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从各种设备盲猜贴想到的…

( 24 )
12
 
[收藏]
-  第 1 页  -

2568
#1 21-12-8 18:53

从各种设备盲猜贴想到的…

大家都对设备的差异这么关注,那么起码有一个原因,就是顶级设备和基础设备差异究竟有多大?
就像U47配1073话放,通过U87配电子管话放再加上后期效果处理,能模仿几成?这么来个比赛。有另一种意义。
这种最终的差异究竟在音乐制作中,占的比重又是多少?
本帖最后由 9lixiazhao 于 21-12-8 18:54 编辑

3131
#2 21-12-8 19:16
万元级的差距很小 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不是说电子管的音质更好 是电子管的染色更讨耳朵 密度这个词也是一些半吊子胡说的 音乐的品质取决于音乐本身 本帖最后由 Oxford 于 21-12-8 19:18 编辑
观众反应

2614
#3 21-12-8 20:01
设备到了一定档次,相对差距真的不大,决定性的是音乐的创作,制作,演奏演唱
观众反应

8966
#4 21-12-8 20:12
感觉贵的设备 都差不多的 主要还是看音乐技术与审美
观众反应

2181
#5 21-12-8 20:28
通常情况下,这个有规律可循,而且之间还有人为因素,假设我们抛开人为因素,默认使用者都很熟悉设备并且能将设备性能充分发挥,在这个前提下比较才有实际意义。
假设百元级别的设备,如话筒几百元、声卡几百元、音箱也是几百元,那么与千元左右的相差并不大,出来的作品都属于能够听的级别【收音机和磁带级别】
假设千元级的设备,话筒千多、声卡千多、音箱千多,那么与万元级别的的差异就大到足以明显区别,或者说达到【收音机和CD的差别】。
至于更专业的设备,那种动辄百万级的设备与万元级别的设备从音质上的区别并不太大,百万级别的设备更多的不是音质上的提升,而是功能和使用场景上的区别了。
我个人认为,专业音频设备有几个槛,千元是一个槛,从3、400到1000、1200,都差不太多。五千元是一个槛,从4000多到8、9千应该属于差不多一个层次。万元以上到十万是一个槛,十万往上又是一个槛。
设备在音乐制作中占的比重要看音乐本身质量,广场舞音乐就算用十万级别的设备也就那样,不会有太大提升,总不能说广场舞会去追求音质吧?
如果要做那种特别精致的音乐——比如发烧音乐、电影音乐、大型演出音乐,那么万元级别到十万级别的可能可以胜任,千元级别的就不行了。
——————————————————————————————
具体没有去仔细了解,也没有条件去对比测试,上述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观众反应

4243
#6 21-12-8 20:52
不同的人比较设备,有不同的收获和意义···或正面的,又或者是负面的···

对比···

有人为了挑一件万能顶级无可替代且一物在手别无所求的设备;

有人为了证明某种差异对审美和艺术创作的影响;

有人认为对比设备是为了了解不同设备,了解好设备、好用的设备应该具备哪些听觉特征,了解人耳对声音的审美取向,同时反过来理解设备品质特性在运用中的价值···进而确立良好的听觉标准和正确的音质评价观,然后运用于自己的艺术实践中

有人对比设备为了装逼,告诉他人这个牛逼货我用过,我可以评价,有或踩或抬的谈资;

有的人对比设备为了吹毛求疵,追求自认为的唯一最好的偏激“极致”,也就是“烧”;

有人觉得无需对比,自己觉得舒服就是最好···好坏没有标准,自己就是标准~··;

音频技术的学习绝对不是“来,你说,我记笔记”那么简单!而经典设备,是过往行业规律、经验、音质观等宝贵遗产的物质体现(很多大师可能很遥远、可能去世了,你无法直接拜师学艺,但是他们在浩如烟海的设备中,为什么选择那些成为了经典,答案其实都在设备声音里,绝对值得考究!如果能听到“理由”,显然就能学到有价值的东西···),别轻易鄙视经典和比较的意义,愣头青似的无理由否定它们,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那一刻自己已经给自己的梦想、甚至职业生涯判了死刑~!对比参考经典设备,可以训练自己的声音审美能力、混音的驾驭能力、适当选择合用设备的能力、灵活运用设备特性更好在混音中塑造作品的能力等等···

对比设备不能说没意义,也不能说比了就有意义,就像幼儿园到大学,你不停地做练习题一样,那种大小三个水管放水,多久能让池子注满水···那种甲乙丙不同速度骑车、步行,何时相遇,何时追上,诸如此类···又能有多少意义呢?···显然,这个过程能收获什么,能证明什么,能理解什么,能运用什么,能举一反三地创造什么···,这些才是关键···单独无前提地说“比”的表象,没什么好说的···就好像你天天看到练武的人在枯燥地扎马步,吹乐器的人不吹曲子,总是练长音···直播间里言不由衷地叫着陌生的“家人”···抖音上装萌卖傻无聊恶搞···不理解自然可能会觉得他们有病···目的不同,认知和思维角度不同,各取其道吧···

我跟一个钢琴学生说:练琴、弹琴很重要,但是早脑子没找到方向之前,也许未必会有深层质的长进,只是自己觉得很“踏实”,因为又在琴房呆了一天···任何忽视“标准与标杆”的学习,很多人都在徒劳···思考与练习一样重要···古语就有思而不学···学而不思···的说法

关于上面说的声音密度一说,我不认为是半吊子胡说,理解不了反而觉得是半吊子胡说,(当然,不排除有人只是跟风说这个词儿,并不真正理解),艺术更多的讲究的是想象力、抽象理解力、甚至不同事物间的通感···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1-12-11 16:42 编辑
观众反应
:8成的人,认知是局限的,更不具备均衡判断.

2674
#7 21-12-8 22:53
从千元级别开始,5000是个分水岭,5000以下和5000以上有很大区别,万元级别,以万为单位做一级,贵一万就是一个档,1万的单通道话放和两万的没法比,但是1万和1.5万的区别就不大。

811
#8 21-12-9 00:11
对设备的音色理解都是主观性的,放在今天看来,其实更重要的是搭配,提高对音色的理解力才能保持创造力,王力宏那张摇滚专辑,用的鼓是小时候第一套玩具鼓。

811
#9 21-12-9 00:12
还可以讨论玩音乐的几个过程:第一阶段,拼命找音源、好硬件来保证自己的信心。
第二阶段,开始考虑如何组合设备,来做到各种风格的标准。
第三阶段,开始思考以前看不上的设备,全面发现和认知音色,再判断自己的作品需要什么音色,淡化对设备的依赖。
本帖最后由 punkeel 于 21-12-9 00:14 编辑

3131
#10 21-12-9 01:09
yousing 发表于 21-12-8 20:52
不同的人比较设备,有不同的收获和意义···或正面的,又或者是负面的···

对比···

密度在用来形容音质的时候 变成了一个很感性的词汇 因为任何一本书里都没有对密度的解释 在物理学里的倒是有密度一词。

声音里最接近密度一词的是采样率 但是你真的听的出196和441的区别嘛。这个就算听得出区别 那一万的话筒和十万的话筒同在441的采样率下录制 为什么会产生密度不一样的结论呢?难道是因为振膜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嘛 可是同一振膜的价格差异大的话筒 也有人用密度来形容啊。

所以我真不觉得 同一条件下 一万和十万的话筒在密度上有什么差别。

个人不太懂电路 难道是电路的设计也会影响电流的密度导致声音密度差异嘛?

所以个人认为 不应该用密度来描述话筒的质量 尤其是当频响 染色这些硬性特征都不提的时候 只讲密度 给人感觉特别像半吊子。也可能是我才疏学浅了 一些拙见 还望大佬指教。
本帖最后由 Oxford 于 21-12-9 01:12 编辑

2467
#11 21-12-9 09:35
有了话筒模拟和话放采样 ,天价设备已经不重要了 ,专业级入门的话筒话放,通过话筒模拟和话放采样 ,在经过自己想要的效果器处理 ,而出的声音跟天价设备 基本上各有千秋

2467
#12 21-12-9 09:41
关于密度,比如说纸,木头,铁,三者的密度不一样 ,我们分别敲击 纸箱,木箱,铁箱,得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纸箱的是轻的飘的 不沉稳的 ,而铁箱的是重的,扎实的,沉稳的,二者密度不同 ,得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点基本常识 。如果用纸片和铁片做话筒振膜,因为密度不同,得出来的声音 特性都不一样 ,这个特性 也就是包含我们所说的声音的密度 。木头的声音 夹在中间 ,但密度不一样 与两者的声音也不一样 ,这些都是基本常识啊 ,怎么说没密度呢

2467
#13 21-12-9 10:28
CCTV-1男主播的声音 ,跟普通人的声音 ,他的清晰度 厚度 力度,穿透力各方面更强,也包含了我们所说的声音的密度 ,不然每一个人都是CCTV男主播了  。不同密度的东西,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换句话来说 ,不同的声音 ,他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空气有密度 ,水有密度,声音也是有密度的

3131
#14 21-12-9 11:20
天一润音 发表于 21-12-9 10:28
CCTV-1男主播的声音 ,跟普通人的声音 ,他的清晰度 厚度 力度,穿透力各方面更强,也包含了我们所说的声音 ...

这么说还是感性啊 那密度究竟是个什么物理词汇呢 在声音里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振膜的区别可没有你说的纸箱木材那么大吧 而且经常有同一振膜的话筒也被人用密度比较过啊。

理性点说 我认为 你说的这些要归到“声音特性”里 厚了 薄了 结实的 软的 这些我认为和密度真没什么关系~

穿透力指的是共鸣能力 就是引起周围其他物体的共振的能力 跟密度更是没什么关联啊。
本帖最后由 Oxford 于 21-12-9 11:21 编辑

3131
#15 21-12-9 11:25
天一润音 发表于 21-12-9 09:41
关于密度,比如说纸,木头,铁,三者的密度不一样 ,我们分别敲击 纸箱,木箱,铁箱,得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 ...

说说声音的物理特性 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大小 振动频率决定了音高 谐波决定了音色 而声音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是不变的 好像这里面唯一和密度有关联的就是振动频率 但是好像又不是密度。。。

班门弄斧了
本帖最后由 Oxford 于 21-12-9 11:28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