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春晚音响的那点事

( 16 )
12
 
[收藏]
-  第 1 页  -

135
#1 12-1-28 16:16

春晚音响的那点事

聊聊春晚音响的事:
(声明:没看春晚、纯属一菜鸟听后的印象及分析)
聊聊到这事挑起这么多的口水战,专门去找这几个歌手的视频听听,个人总结如下:欢迎拍砖!

1、那些说太的可能经常KTV,想湿就是想弥补自己声音的不足,要的是ECHO(回声)、不是所谓的混响(Reverberation),仔细听了一遍,没觉得混响不对,(比例确实有点问题)。对于那些认为没混响不能唱歌的或认为混响比例一定要大才有效果的朋友可听听出版的CD,(听欧美的好不?)没有您认为的这么湿
2、说放错伴奏的就更离谱了,放东方红”   你能唱我爱北京天安门???真天才!!!
3、不排除返听EM的问题:包括比例、大小、有无湿声,一个专业的歌手,既然首先找准了节奏、听准了音高,然后在后面唱着唱着就跑了。。。。。。你能怪谁呢?

4CCTV这样规模的晚会,估计会有2级混音,一级PA负责现场,二级负责TV混音转播(与一级PA音源信号完全相同);PA可另备份信号给TV、:1、主信号,2、主持人、3、歌手,4、音乐,、5、现场(不出PA,)等。
5EM(返听)的信号一定是PA给的,完善的返听应该另加一级返听混音,专人混音(返听混音有时比主混音还重要,特别是有现场乐队时,相信没人反对吧,)这里说“完善”是因为它太“重要”了,一台亿万观众的晚会呀,即便卡拉OK也“完善”一回吧。
6、还是说EM:不同的音响师用法是不一样的,这与歌手的习惯有关系,有要立体声的、有要单声道的,有单尔、双耳之分。单耳的就想听现场声及观众反应,并可以通过EM把握节奏、音准等,演出效果就靠音响师的造化了,用双耳的歌手是完全信任音响师的,TA可以完全投入自己的演唱,并且监听的效果是TA认为满意的。
   
   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歌手有自己的“御用”音响师吧。

7现场声场的问题
   这是很多朋友都忽略的问题,有这么个360度的“超级舞台”估计没有主扩这一说,观众听到的估计还可能是返听(为舞蹈等)、也就是说这个舞台的演出音响的系统设计或许存在“瑕疵”,(为设计师抱不平)为了展现唯美的视频画面,导演团队一定不会让音箱露在外面,采用隐藏分散式安置。看过视频估计还安置得比较高,这样问题就来了:
声干扰、延时等问题对舞蹈来说就稍好一点,对现场“真唱”的歌手是致命的,找不着北了,或许在某个歌手演唱的时候,现场声与EM“打架”。

补充:
无线监听系统的发射与接收的问题:
a、射频干扰,影响接收效果;
b、发射天线与演员的距离(这种低级错误相信音响设计不会有的);
c、变化多端的led升降偶尔屏蔽了(或影响)EM的接收.



[ 本帖最后由 atmosphere 于 12-1-28 18:36 编辑 ]
观众反应
:看来现场声场设计的问题比较严重

3590
#2 12-1-28 18:21
分析的比较靠谱。。。

135
#3 12-1-28 18:25

回复 atmosphere 在 #1 的 pid=3387623 的贴子

8、不排除 EM无线接收的问题,导致有断音的情况发生。

353
#4 12-1-28 18:45
王力宏那个节目到底是咋回事呢?

1179
#5 12-1-28 21:34
今天看了春晚的舞台的一些音箱摆位的照片,感觉音响的地位在春晚节目组里还是一个丫鬟。可能为了照顾那些大红大绿的led在电视画面的效果,2串主音箱是吊在观众席对着舞台的,呵呵。不是在现场听过,不知到这2串香蕉开了多大,按一般的状况推想,这2串东西要给现场的观众提供合理的声压的话,肯定会给舞台的返听带来延时的声音干扰,这是不是也令演员感到困扰而影响发挥的因素之一呢?

135
#6 12-1-28 22:25
有照片?麻烦给个链接。

19
#7 12-1-28 22:25
没看春晚不知道呀,里面出了这多事

1179
#8 12-1-28 22:37

135
#9 12-1-28 22:48

回复 hansound 在 #7 的 pid=3387878 的贴子

谢谢!那里好久没上了,密码忘了,看不到。你能贴在这嘛?

122
#10 12-1-28 23:35
很仔细想从电视画面里找主扩音箱,不过都是找不到。

135
#11 12-1-29 00:24
感谢 hansound朋友提供的链接,看了现场的音箱位置,问题就出在那串线阵列对舞台的延时干扰。影响了歌手的节奏,如完全双耳EM的情况就应该好些,单耳监听嘛,。。。。。

看介绍,返听用了意大利k-array的音箱 http://www.k-array.com/en/professionalsound/portable.html,这个家伙在2010年何彪老师在一室内晚会用过,现场效果真不赖,最大的好处就是隐蔽性好,看现场不是那种推荐摆放,是围绕led的(没看清),也就是上述的 第7个分析观点:现场声场的问题---那串线阵列

既然用了

k-array,观众席就全部分散用它也未尝不可,控制它的声压级,以不影响舞台返听为前提,延时的问题解决了,歌手就不难受了。

电视晚会是给电视观众看的,现场的气氛有
k-array就够了,这点何彪老师很精!
file:///Users/atmos/Library/Caches/TemporaryItems/moz-screenshot.pngfile:///Users/atmos/Library/Caches/TemporaryItems/moz-screenshot-1.pn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5
#12 12-1-29 02:45

回复 atmosphere 在 #9 的 pid=3387960 的贴子

看来是完全把舞台返听的重点放在耳机上了

4633
#13 12-1-29 23:11
现在很多现场演出的返听完全依赖IEM,比如孙楠广州演唱会。 舞台上那些返听音箱是给舞蹈演员用的,歌手和乐手全用IEM。

IEM真的不能出问题!!!

572
#14 12-1-29 23:21
D&B很火啊 北京春晚也用的它。

41
#15 12-1-30 11:23
小白我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