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摘抄自 知乎
作者:冉Randy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0804807/answer/25074688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980年代首次出现PRO TOOLS录音软件,标志着电脑数字录音的出现。在此之前,甚至到现在依然会有,是录到开盘录音机(磁带机)上的。披头士早期只有一台4轨录音机,他们需要边录边整合。比如先录好3轨,再把它们一起Bounce到第四轨中,这样就能多出新的三条轨道去录音。 Bounce这个词我们现在知道是并轨的意思,其实早在那时候就有了这个概念;并且很形象,确实像“跳进去”一样。并且由于设备的限制,早期披头士通常只配备立体声(一对)效果器,比如Fairchild 660压缩器,于是他们必须节约使用,只能挂在总Bus上,形成一个效果环路,让每一个轨道一起共用。直到Abbey Road这张专辑,他们才有了一个多路调音台去录音,这样整合各个乐器就更方便了。所以,那个时候录音比较考验技术水平。虽然可以反复录和Overdub叠录,但是磁带不像电脑,擦录多次必然导致音质的降低,所以能一把成是最理想的。人声音准校准也只能通过叠录人声轨来实现,所以那时候唱的好是真*唱的好。其实早在80年代,就出现MIDI这个概念了。而那时候数字录音还并未普及,所以有些答主的回答并不太准确。80年代日本生产了一系列便携的多轨磁带录音机,如Tascsm Porta studio, Marantz PMD 740,抑或是小开盘机Fostex R8,这些都是针对个人用户或是小型录音室,就像是我们今天的Daw+声卡一样。区别在于,录音载体一个是磁带,一个是电脑硬盘;一个是模拟录音,一个是数字录音。模拟录音时代,录音需要更科学:比如输入电平需要足够大才能抵抗磁带的天然底噪,而又不能过大导致音轨之间“串音”; 而如今数字时代,大家往往会忽视这个重要法则。把输入Gain拧到马上就要破的程度,其实是不科学的: 0VU/-18DBFS 才是可取的。录音也更加有人情味:磁带饱和失真是一种很美妙的存在,而如今数字录音,只要超过0DBFS,一切就Clip了。我很喜欢磁带录音,因为磁分子的运动产生了音乐,它是真实的,有生机的。我也离不开数字录音,因为0和1带来的是准确性,以及反复修改的可能性。善用磁带录音,可以提高音乐人自身的水平;善用数字录音,可以尝试出更美妙的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