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观心

( 12 )
 
[收藏]

304
#1 07-3-29 19:53

观心

今天心情不好,无比的困惑。。

听了大师的一席话,立刻好多了。。

在这里贴上这段话,自己多复习,也跟大家共勉~

烦恼是我们的老师
  “人生”有人把他比喻成一串由无数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笑着数完他,悲观的人们只能在烦恼中痛苦叹息。

  我们在家学佛人,应把此烦恼转成智慧,不仅把他变成我们精进的动力,而且要当下转成往生佛国净土的愿力。
  去除烦恼的根本方法是对“人无我”的修悟,然而对于大多数的净宗居士,于此是个弱点,因为修学人无我,不仅在缘起理论上要有足够的基础,同时要求在禅定实证上也要有一定的功夫,只有对人无我有修有证,才能真正以智慧之剑断烦恼之障。

你看到自己的本来的时候,就叫做悟道,解脱,证果,断惑

你认为的 好的坏的你,都不是真正的你,是应缘而起的妄心

看清这个让你困惑的心,产生烦恼的心到底是个啥东西

你仔细找找,每决定做一件事之前, 学会观察心念,才能学会修心

先慢慢观察,在生活里最好观察 ,自己的心念启动

真正解脱的人,是生命全然的展现,不是在语言的表达!你的身心活在这个人间,你得大自在——不偏不倚、不染不住、不取不舍,万法对你都没有妨碍。"若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要精进修行,现在的社会只能用如实观照的方法: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加上一个观照。开始我们的习性很强,容易散乱,容易被外境转,所以辛苦一点;专注力较强以后,跑掉了,抓回来,跑掉了再抓回来;如果你慢慢地把这个观照力加强的时候,你就不用起心动念的再把它抓回来,它不会跑掉的。我们只要时时" 系念在前",习惯了,路熟了,那个时候的观照力不用起心动念的。你觉得:你活着,从你意识清醒的那一刹那开始,你就开始观照了,你不会离开观照的。当你能够做到这样时,你就会发觉:其实修行也不难!当你在觉照中,那个习性不能作主,觉照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觉照的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功能!那个探照灯一打开,犯过错的机会就不大了。我们就是在失照、无明中才会随着习性而转。如果你时时刻刻把那个灯开着,黑暗自然不来;但是,你把灯关掉,黑暗一定会到的。所以,我们只要保持着觉照这个觉性,它就会产生自然的功能,这是法尔如是的功能,它必然有这个功能的:第一可以防患于未然;第二观照力强了,你就可以发觉我们身心的真实相。一旦明白了,你就不再颠倒了。你知道什么叫"法性"、"法尔本然"?什么叫"本自空寂"、"寂灭"?真的明白时,你就不再颠倒了,你有一个安住处,时时刻刻不会离开的,那时,你就会安然。修行,不是一下子山洪暴发,要细水长流,要持之以恒!所以,如实观照就是居士们在这个社会中时时刻刻摄心的方法。



[ 本帖最后由 白晶晶 于 07-3-29 19:57 编辑 ]

2808
#2 07-3-29 20:06
wk~~真巧~最近给一个作品起的名字就叫观心器~~

150
#3 07-3-29 20:57
佛理就是这样,能让人突然豁达~~

337
#4 07-3-29 21: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37
#5 07-3-29 21: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944
#6 07-3-29 21:17
原帖由 mingming 于 07-3-29 21:02 发表
  中国佛教不大提倡这四念处的修法,只有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曾写一本《四念
处》,他是以大乘思想来讲解四念处的修行。自此以后,就没有人宣扬此修行方
法了,这是很可惜的!...



       恩,因为四念处偏小乘权教,是佛陀刚开始应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及人们理解的能力而权设的,所以叫权教。 如果一开始就说大乘般若,没人能理解的。 所以到后来时机成熟了才在法华会上才破小乘权教,教弟子回小向大,归于园教。

      四念处对人的观照刚开始的形成是很有用的,所以刚开始接触如实观照的人从这里下手会比较快得到利益。缺点是粗,对于细惑,法执作用不大。 建议从四念处修学形成观照后再学六妙门或者大乘止观,以及般若才能一路向上。

2848
#7 07-3-30 14: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37
#8 07-3-31 10: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04
#9 07-3-31 23:44
原帖由 长了毛的心 于 07-3-29 20:06 发表
wk~~真巧~最近给一个作品起的名字就叫观心器~~


WK音频第一美女,毛心心MM

你好啊~~~~

谢谢你来回我的贴子啊,我太激动拉~~~~晕一会先~~~

难道我们取了一样的名字是心有灵犀不用点???

304
#10 07-3-31 23:45
原帖由 <i>joyi</i> 于 07-3-29 20:57 发表<br />
佛理就是这样,能让人突然豁达~~
<br />

是啊,真的很奇妙~~~

心理突然就很平静了~`

304
#11 07-4-1 00:01
原帖由 mingming 于 07-3-29 21:02 发表
  四念处除了这四个不同的观行外,还有一个总相念处,既是在这四念处中观
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苦、无我以及空性。既是:身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受
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心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法念处 ...


明明...

谢谢你~~~

我会好好学习~~~

304
#12 07-4-1 15:53
原帖由 oting 于 07-3-29 21:17 发表



       恩,因为四念处偏小乘权教,是佛陀刚开始应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及人们理解的能力而权设的,所以叫权教。 如果一开始就说大乘般若,没人能理解的。 所以到后来时机成熟了才在法华会上才破小乘权教, ...


呵呵,小O,你的功力太厉害了,

立马见笑,这些天什么事情都能想的开了

生活和工作也是越来越顺利

神奇~~~~

我对你的感谢不能用语言表达了

677
#13 07-4-3 23:06
哎呀。。。。
lz是禅宗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