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和声布局与作曲、抄袭的关系

( 31 )
 
[收藏]
-  第 1 页  -

522
#1 07-11-23 08:33

和声布局与作曲、抄袭的关系




和声布局与作曲、抄袭的关系
/玄道珠
先说与作曲的关系。
西方音乐作曲体系。在西洋和声大小调体系下,不管是多声部还是单声部,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和声布局基础上的,通俗的说,就是一组和弦连接,一组和声序进。
近代西方传统音乐的旋律的本质,就是在和弦音基础上加入和弦外音进行装饰来形成的,旋律构造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
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和声布局下,就会产生相似的旋律,风格就会雷同,所以和声布局也是划分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之间的一个参考标准,相同乐派,和声布局基本雷同。
古典乐派时期,音乐的主题旋律,第一句和声一般是1――5――1,或者二者交替;第二句换成1251,或者16251。就是在属和弦前加入连续的上45进行,具体说就是重属和弦,或者重属前再加一个四度和弦。(功能和声的最有力的代表性进行)。并且在属和弦前加入K46和弦,所以同一乐派的作曲家,常采用相同或接近的和声布局。
最典型的例子,贝多芬的《欢乐颂》主题,与舒伯特的《摇篮曲》,相似度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种作曲手法的合理性与逻辑性,使得这种体系空前繁荣了几百年,但同时这也是导致和声大小调体系自身瓦解的一个原因。
这导致了在印象派以后,音乐家为了避免重复,为了创造,最后不得不抛弃了这个体系。因为音乐家发现,你如果采用这个体系作曲,作出来的旋律,总是和以前的某个作曲家的旋律有点象,甚至很像,这使音乐家非常苦恼,因为他根本没有抄袭,结果却变成了抄袭。
因为功能和声体系,就是以三个正三和弦(145)为基础,加入副三和弦的围绕形成的,一个调常用的和弦也就七个,音乐家能作的就是,再作一下音级的变化,改变一下和显得性质。
上四下五是功能和声学理论的基础,体现了主与属的相互支持关系。音的进行符合自然的倾向性,这种进行听起来最顺耳,所以上四下五和声布局在各个音乐家的音乐中广泛存在。
在这个基础上,将上四下五的前一个和弦改造成大三和弦或大小七和弦(副属和弦),就构成离调,离调本身并没有带来新的布局,只是产生了较多的子布局,相当于英语中复合句中的分句,分句仍然是相同的主属结构,只不过在另一个调上罢了。。。。。。。。
说一下抄袭。
回到主题上来,现在的流行音乐,在国外,专家称为商业音乐的东西,作曲基本以古典和声功能体系为基础,就是以大小调,和弦这些东西为手段,来进行的。
学院派的作曲家是不屑于搞这些的,记得一次赵晓声教授给我们讲学,说他一天可以作出几十首这种流行的东西。

我很赞同这种观点,一个受过良好音乐训练的人,坐在钢琴前,拿一些现成的和声模式进行即兴演奏,即兴组合,。。。。。。就很容易写出几十首来。
但同时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这样用一些传统的和声布局创作的话,有些旋律就会和以前的某些旋律雷同,作曲家意思到这一点后,心中无法忍受这种重复,所以很多人放弃了这种作曲手法。
这意味着,一个人打算进行流行音乐创作的,必须面对重复的问题,强调一遍,是重复,不是抄袭。不过好像区别不大。
一.常用和声布局的重复。

先举一个例子,就是最常见的一个进行,13451)。
以这个进行创作的作品有
《月亮代表我的心》第一句
……………………..
/汤尼(最经典的重复)
《烛光里的妈妈》的两个主题段落 。。。。。。。。。。。。。。。。。。曲/谷建芬(成名了,还在重复,对重复的意义理解的最深刻)
《同桌的你》前两句。。。。。。。。。。。。。。。。。。。。。。。。。。。。。。。。。。曲/高晓松(太聪明了,拿来Zhu义用的很灵活,看来鲁迅没白读)
周惠的《约定》的主题乐段。。。。。。。。。。。。。。。。。。。。。。。。。。。。。。(为了挣钱,理直气壮的重复)。
王杰《最后一个冬季》。的两个主题乐段。。。。。。。。。。。。。。。。(为了艺术,理直气壮的重复)等
还有很多港台歌曲,有时我走在街上,一听,感叹道怎么这个也是这种进行。。。。。。。。。太多了。
如果将这个和声进行做成一个伴奏,很多歌曲都可以唱,,速度可以改变的话,就是一个万能伴奏。至少有些歌曲可以唱一句。
我以前学生时代是坚决不用现成的和声进行作曲,现在我也开始用这个了。用鲁迅的话:我这是拿来Zhu义。
这可能也是一种悲哀,一种妥协。在你没有能力创造出一种新的和声进行前,你只有重复,包括很多已经成名的作曲家。再说,你能创造出几个进行。这些东西在西方发展了几百年,和弦之间的组合可能已经被发掘尽了。
既是你自认为创造了一个很好听的进行,也可能会在几百年前的一个作曲家的音乐里发现相同的手法,所以很多人接受了拿来Zhu义,包括我。
还一个角度来说,用这些经典的和声进行,保证能写出很流畅动听的旋律,换一种节奏,涣一种节拍,换一个人演唱,就是新东西。
还有一些例子,大家自己去发现。
推荐一本蔡松琦老先生的书《流行音乐和声技法》,对各种常用和声进行,做了详细的分析。
未经俺同意,不得转载,否则,。。。。。。。。。
《待续》

1487
#2 07-11-23 09:10
先顶后看,还能坐个沙发.

123
#3 07-11-23 13:25
任何东西做多了总会形成一个框架,不容易打破啊。。。继续关注LZ的帖子,继续学习

1098
#4 07-11-23 19:06
这是个无奈的现象和事实,和声进行尤其流行音乐里面,太多的雷同了,很多歌曲一听就能猜到后面的即将是什么和弦。

对于抄袭现象,在相当一部分所谓写歌人士甚至有名气的作曲、制作人里面都有这种做法,拿一些国外的流行歌曲或音乐,根据其和声进行来谱曲,呵呵!举例就不用了,太多太多......,其实我也并不认为这样做不光彩,重要的是吸收西方的经验,毕竟我们落后!严重地落后!!记得以前人们说:小日本抄欧美,港台抄日本,大陆抄港台。

[ 本帖最后由 多来米临时工 于 07-11-23 19:16 编辑 ]

784
#5 07-11-24 00:54
和声布局与作曲的抄袭毫无关系,抄袭的可能是编曲与配器,楼主混淆了概念
观众反应

784
#6 07-11-24 01:04
这也是许多搞古典的看不起搞流行的一个原因,不是看不起流行的人抄袭和声,不成立,是觉得流行的和声比较简单而已,专业的人各种和声走向听得多,自然不满足于简单的和声,希望有变化有惊喜,其实100部笑50步而已,真正的大师对和声更敏感,所谓一些专业人士以为很复杂的在高人眼里可能也简单。

所以和声抄袭说是不成立的,你以为你听到的和声简单,可能你认为复杂的和声在别人眼里也简单,仅此而已。

对于流行乐,国内的编曲人对和声的把握是简单化了,我们还处在模仿港台的阶段,日韩做的比较好,尤其日本,流行方面的和声很强,这是需要我们学习的。

522
#7 07-11-24 09:12

#和声布局与作曲、抄袭的关系. 2.

文/玄道珠
接着聊。有些同志可能没有理解俺的意思,不急。
未经俺同意,不得转载,否则,。。。。。。。。。俺告你重复。
上一个例子的补充还有。潘美辰《我想有个家》。。。。。。。。。。。。。。。。。。1-3 -4-5。

再举一个例子,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就是1――5――6――3-4――5――1(6)
除了大家说的《痴心绝对》。。。。。。。。。。。。。。(用的很流畅,导致后来的跟风模仿很多。)
还有林俊杰的《江南》的高潮乐段。。。。。。。。。。。
小刚的《隐藏》的高潮,小调最好结束在六级。旋律较好。
《笔记》。《香水有毒》等是后来的重复。
我们说是重复,没说是抄袭,有益的借鉴是允许的。就是作曲大师们,也要互相借鉴。
      全曲照搬和声模式,那就有些嫌疑了,
通常的作法是,将自己喜欢的各种序进再加工和再组合成另一个框架,这样有了新东西我觉得这样才是善意借鉴。
全曲照搬和声模式和编曲配器,就算恶意投机了,是应该反对的。
例子三:。1-6-2-5(1),最古典的和声进行,贝多芬时代广泛运用。
代表:
《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前奏以及很多钢琴奏鸣曲主题的第二句。
舒伯特《小夜曲》前奏是1――6――2――5第一句是1――2――5――1
《恰是你的温柔》。。。。。。。。。。。。。。。。。。1-6-2-5(该曲前奏竟然也是1-3-4-5)
张雨生《天天想你》。。。。。。。。。。1-6-2-5。
等。。。。。。。。。。。。
现暂时离开抄袭与重复的问题。
先说一下拿来Zhu义。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出了一个哲学家,忘名字了。
该鸟人写了一本书《脱亚论》,就是脱离亚洲的意思。
文章主要说,日本的邻居中国,朝鲜,都是那种。。。。。落后、保守、传统、不思进取的民族和国家,如果日本也这样,肯定会被欧美侵略为殖民地。
所以日本应该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先进文明,跨入强国之列,脱离亚洲。
。。。。。。。。。。并且可以领导(侵略)这些国家。(直道现在,我们还把日本列为西方国家。)
他的思想影响了多代日本Ling岛Ren和广大民众。
日本人很快接受了西方文化,皇族主动从内部开始改Ge,同时也保留了好的传统。
甲午战争前,日本已经变成海上强国。
甲午战争后,朝鲜被日本占领。朝鲜是个小民族,接受西方文化也很快。基本按照日本的路子走过来。
在音乐方面,采用拿来Zhu义的手法,直接运用西洋大小调体系作曲。没有进行所谓“和声民族”化的争论,同时保留自身民族传统音乐。(我们中国人在争论中消耗大量时间精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小调特点,最有代表性的是常用到下属和弦小调的离调,到属和弦的离调(广泛运用重属和弦),就是说,古典和声上的技法,按照日本人的爱好,直接大胆运用。并在音乐的发展部分转入关系(或离调)大调。
被日本统治几十年之久的朝鲜,接受能力一点也不比日本慢,很快继承了这种手法。
日子久了,形成一个现象。
由于长期运用,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这些手法,久而久之大家觉得这些和声手法都是日韩手法,其实是西洋古典手法。
尤其是韩国人,拿来主意用的最厉害,干脆直接说,这是他们的文化,比如说韩国人端午节是韩国的已经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中医也要改成韩医准备申请。近乎无耻的拿来Zhu义。
回到主题上来。
反观我们国家,由于国人对和声学知道的人仅局限于学习音乐的人士,大多数百姓根本不懂音乐,我们有强大的传统,一件新事物被接受,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
最近香港有一个音乐学家刘敬之,写了一本近代中国音乐史,声称中国近代以来的音乐创作,是――照搬――模仿――抄袭。例子竟然有冼星海。
学了不能用,用了是照搬抄袭。
中国人爱争论。
到底是抄袭,还是借鉴。
所以上学时学习和声学,却没有办法运用,只好写一些奇怪的作品证明自己不重复。
同学们用十二音或其他技法写了很多奇怪的钢琴曲,来证明自己的创新,记得我还写了一个十二音的艺术歌曲。想在想起真幼稚,这些都是脱离民众的东西。
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前段时间我也用西洋古典和声写了两首歌,就是运用向下属小调离调;用重属和弦离调到属和弦的等手法。
这就是那来Zhu义。
我的学生大部分说向韩国风格。
韩国人成功了。
其实韩国人的歌,稍有专业的人一听,能发现都是一个路子,几乎除了上述技法外,就是上四下五。
所以很多韩国歌,都很象,和声布局几乎雷同,但是他们成功了。
因为经过长期思考,俺发现。
最古老的手法;
最简单的三和弦;
最常用的进行;
等。。。。
对于那些刚刚长大的青少年来说,都是新鲜的,都是新技法。
这是流行音乐欣赏的主流群体
还记得少年时,刚学会吉他的一个三和弦,激动的半夜睡不着觉。。。。。。。。。。
音乐不是创作给那些专业士人听的,(当然可以听),一个专业人士的耳朵里,都是熟悉的模式,熟悉的和弦,等于欣赏裸体表演。
拉拉杂杂。。。。。。。。。。还没说清。
再待续吧。

123
#8 07-11-24 13:31
支持加期待,LZ加油

1153
#9 07-11-24 14: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32
#10 07-11-28 17:41
看得过瘾,期待下文

58
#11 07-11-29 17:36

NO NO NO

韩国人叫成功么,那叫失败。因为有执着开创的人存在,寄生虫才不会饿死

1271
#12 07-12-1 22:49
日韩的流行歌曲音色运用和编曲技巧都好丰富,好花俏!但大部分歌曲都是一个味。。。可能这就是特有风格!年轻人就是喜欢这个味。。。。而且大部分人都不会管你用什么和弦进行,他们一般只会说:“好听”或者“不好听”。

704
#13 07-12-2 08:55
原帖由 chzexuna 于 07-11-24 00:54 发表
和声布局与作曲的抄袭毫无关系,抄袭的可能是编曲与配器,楼主混淆了概念



    不知搂主如何看?

704
#14 07-12-2 08:57
原帖由 ivan 于 07-12-1 22:49 发表
日韩的流行歌曲音色运用和编曲技巧都好丰富,好花俏!但大部分歌曲都是一个味。。。可能这就是特有风格!年轻人就是喜欢这个味。。。。而且大部分人都不会管你用什么和弦进行,他们一般只会说:“好听”或者“不 ...




        现实就是这样!

97
#15 07-12-2 16:38
先收藏,,,,,,,,,有空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