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弦乐编写和混音的浑浊度的关系,体验
帮一位歌手做了几首歌的混音,他的编曲由几位不同水准的老师完成的,谈一下感受:
·
1.编曲水准高的老师,知道弦乐什么时候应该“默不吭声”不要出来,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明显的“放出来”,
这种编曲给后期混音省了很多麻烦事,在大部分情况下不会让歌曲整体听起来比较浑浊。
·
2.编曲水准不怎么样的老师,编的那个弦乐,特别是副歌部分他们让弦乐“一直在跑”的感觉,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歌曲的整体听感“浑浊”,这时候怎么混都听起来歌曲浑浊不堪(把人声加上后的),
后面找到了解决方案,就是重新给弦乐的音量画表情线(4个弦乐轨分别处理),把很多地方的音量故意降低,让它显得“不那么一直在跑”的感觉,
但是这样的处理方法是没办法的办法,处理后,弦乐似乎不会那么“浑浊不堪”了,但是吧 歌曲也会显得略有点“清汤寡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