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音乐剧《猫》怎么我觉得很难看?

( 27 )
12
 
[收藏]
-  第 1 页  -

13894
#1 07-6-25 15:01

音乐剧《猫》怎么我觉得很难看?

一群人给弄成猫的样子,太恶心了,特别是打特写的时候,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人没人样,猫没猫样。

真不明白它怎么被列为名剧。

我最喜欢的还是《约瑟夫和神奇彩衣》,第二喜欢的是《Evita》。

还有什么好看的音乐剧,请大家推荐一下。

452
#2 07-6-25 15:32
白毛女~~~不错的~~~~
观众反应
:赞同!

2085
#3 07-6-25 16:15
我同意特写是不好看.
不过前几年上海大剧院上演原版的CAT的时候,如果你去现场看,一定是会被折服的.我就看完一场不过瘾,又看了一场.后来还长篇大论地写了一大段:
沪上观《猫》记
今天,5月11日,是音乐剧《猫》在沪上演的最后一天,此时我坐在床上开始敲打这篇文字,一边遥想着数公里外的上海大剧院内热闹的谢幕场景,不禁有些依依惜别起来。
本来我四月十三日晚上已经看过一场了,但昨天傍晚,一哥们跑来问:“再看一遍《猫》去?”,一拍即合,丢了晚饭碗就跑,到了大剧院门口已经近七点十分了,转了一圈下来,竟然差点找不到黄牛,只有几个卖望远镜的追着你跑。看来黄牛也怕“非典”害得他卖不出票去。
拜“非典”所赐,若大的剧院正厅上座率不到八成,完全不似上一次坐得满满。我这晚是花了二百元买了六百元的票子坐的八百元的位子,有点超级爽的意思。在大剧院门口和黄牛斗智斗勇已经搞不清多少回合了,这次总算大获全胜,一雪前耻!
该剧的招牌曲目memory的旋律我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的,已经根本无从考证,真正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歌,还是听到三大男高音世界杯演唱会上唱了才明白。几年前有一次在九龙逛唱片,看见店堂里挂着的电视在放这一剧的DVD,问了一下,售价咋舌,加上其时自己也还没有DVD播放机,于是作罢。有了机器后,第一批搜罗回来的D版DVD就有这一张,但可惜没有字幕,不仅没有中文字幕,连英文的也没。后来发现,几乎每一处有音乐DVD买的音像店里,都会有得卖,但D的版本各不相同,又买到过两张仍是没有字幕的版本后,终于在音乐学院附近复兴路上的一家店里买到了有字幕的版本,而且中英文都有!
但看着字幕看完全剧碟片后,却仍是一头雾水。该剧要说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情节,实在是乏善可陈,从始至终,舞台布景基本没有变化,一群“猫”从一开始上场就几乎用不着下场,一直跳到结束,若不是插进诸如老猫杜特洛诺米被犯罪猫麦卡维地抢走再给魔术猫变回来的情节,简直就称不上“剧”。格里泽贝拉猫的回归这条线索份量太轻,最后就唱了一曲回忆然后就能脱颖而出得以升天的情节难以让人信服。全剧的唱词若是看英文字幕还能感受到一些韵文的美感,而看中文的话太多的不知所云……
当然,值得看的还是有的,比如说舞美灯光和舞蹈,但真正使这部剧能“载入史册”的英雄,还是安德鲁•劳依•韦伯。你不得不承认——音乐写得太好听了!
已经唱滥了的memory就不用谈了,我觉得老猫杜特洛诺米上场时的那一段三拍子旋律就特别煽情,只可惜没能充分地展开。贯穿全剧的序曲主题倒是处处尽情地发展,手法之熟练巧妙,让人佩服。此外铁路猫、魔术猫、升天等段落的旋律也是无不朗朗上口。狗打架的一段和剧院猫的一段叙事风格的音乐亦令人称道。
这次上海的演出还有“另加麻油”,据说是韦伯特地为本次亚洲巡演加写的一段,就是剧院猫的戏中戏的回忆,带有东南亚风格的小合唱与搞笑的歌剧咏叹调的混合体,这是全剧中唯一的时空转换,也算让人为之精神一振,其中大段旋律听来特别耳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出处。
演员的素质一流,其敬业精神让我等肃然起敬。无论歌还是舞,毫不懈怠,与碟片并无二样,格里泽贝拉猫最后的回忆中从地上爬起来fff地唱出“Touch me!”的时候,虽然不好与忆莲 佩姬相比,但场内也真是掌声雷动。
有点搞笑的是:有一段挺静的段落,台下后排突然有一丝微弱的手机铃声响起,台上几乎所有静静地趴着的“猫”都突然扬起头警觉地往发出响声的地方望去,笑死人了!
这就是现场演出不同于看碟片的地方,开场时所有的“猫”都是从观众席中穿过去跃上舞台的,然后全剧中观众席都成为表演场地的一部分,摇滚猫上场后没唱上几句就跳到台下拉起前排的一位女孩子从这头蹦到那头。
看了两场《猫》,无疑是享受了两顿视听的盛宴。只可惜音乐伴奏部分不似去年的《悲惨世界》是现场乐队,而是采用的事先录制好的。而且好象这个版本与DVD的版本有所差别,感觉主要是减弱了管弦乐队的色彩,加重了电声乐队的份量,甚至有部分合唱我都怀疑是事先录制的,比如说剧院猫的戏中戏回忆中的暹罗人合唱,瞒不过我这录音师的耳朵。
前不久刚从别处看到消息,说是百老汇的乐师们举行了一次罢工,抗议越来越多的所谓“虚拟乐队”的使用,就是指这样的“放伴奏带”的情形,以至于三月份百老汇大部分的剧院都因此而停演。这场罢工目前已经结束,结果是以资方承诺尽量少用虚拟乐队和工方答应压缩乐队规模而妥协。
虽然是“虚拟乐队”,但演出中演员的歌唱在起承转合上却一点差错没有,原先以为是排演多了经验所至并深感佩服。昨晚结束后,并未象看第一场散场时跑到舞台前看这摸那,而掉过头来准备离场,一抬头看见二楼观众席挑台前挂了两台大显示器,屏幕上有一大仙正跟着还没结束的音乐打着拍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一“虚拟指挥”呢。一群人和我一起围在下面看着这位指挥挥手结束最后一个音符,然后不约而同地向已经黑掉了的屏幕鼓掌致敬……

后记:
有朋友在论坛上读到这个贴子后给我来信,指出“《猫》中的“另加麻油”为《马可波罗回香都》中的音乐”,在此敬表谢意。
另外还有一个重大错误,在此更正:有一位沪上音乐演出圈内的朋友看了拙文后,告诉我《猫》剧在上海的演出并不是全部播放伴奏录音,只有纯粹的舞蹈部分如此,而演唱部分是由两台合成器和一套鼓加一名指挥现场演奏的,但全部在后台,通过多台监视器工作。她去那里看过。所以我们在大厅里看到的面对舞台的监视器里面的那位仁兄并不是虚拟的。在此再次向他致敬!

2085
#4 07-6-25 16:20
除了四大名剧以外,有意思的音乐剧向你推荐一个:<走进森林>,英国的
其实<悲剧世界>真是超级棒的,我现在的手机铃声就是<Do you hear the pepole sing>,
还有<屋顶上的提琴手>,太喜欢了

2085
#5 07-6-25 16:25
还有,<小王子>下个月就在上海上演了,场次不多,欲看从速订票

171
#6 07-6-25 16:31
原帖由 陈浩 于 07-6-25 16:25 发表
还有,下个月就在上海上演了,场次不多,欲看从速订票

前辈,“小王子”的法文名是“C'est ma rose”吗?

13894
#7 07-6-25 16:51
原帖由 陈浩 于 07-6-25 16:20 发表
除了四大名剧以外,有意思的音乐剧向你推荐一个:,英国的
其实真是超级棒的,我现在的手机铃声就是,
还有,太喜欢了


哪有卖的?

1698
#8 07-6-25 21:12
原帖由 Ashura 于 2007-6-25 16:31 发表

前辈,“小王子”的法文名是“C'est ma rose”吗?


《Le Petit Prince》


8448
#9 07-6-25 21:24
《金牌制作人》向你推荐。。。。

《猫》的音乐不错。。。但是真是够难看的。。。令人反感的造型。。。还有某人的皱纹已经可以夹死苍蝇了。。。还在继续演呢。。。

13894
#10 07-6-26 04:17
刚才找了一下,我竟然有《小王子》。但是一看,不好看!音乐没有特色,听了等于白听。而 Webber 的音乐剧,每个音乐都能给人留下印象。

刚刚找到一个韦伯的《万世巨星》,那个演犹大的唱得真好,我就看他一开始的唱段看了好几遍。我就喜欢这种有劲的音乐。

603
#11 07-6-26 07:59

回复 #10 驴半仙 的帖子

http://lib.verycd.com/2004/05/20/0000012817.html
这里有<屋顶上的提琴手>下载,2.1G

603
#12 07-6-26 08:07
驴大,给你推荐一部电影《跳出我XXX》 别怪我,我记忆力最近好差,几年前看的电影了。

这是一部获过奥斯卡的音乐电影,其实就是以音乐剧形式出现的。讲述的是几个艺术学校的学生参加一个电影的选秀。里面有很多很经典的场景,排练室内,一群学生随着一架钢琴起舞合唱,锅碗瓢盆、桌子椅子、玻璃破碎,演员失误引起的尖叫全都成了音乐的一部分。影片最后是所有学生随着音乐跳到了大街上,像狂欢节一样……

我大概只记得这些了。很经典的电影,也是电影学院影视赏析课的教材。隆重向你推荐

5621
#13 07-6-26 08:30
我就知道猫的主题曲很好听。

878
#14 07-6-26 19:11
看猫是需要点点耐心,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难看!

127
#15 07-6-26 19:15
暗夜藏花说的是《跳出个未来》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