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谭盾与卞祖善发生争论全记录 当年没看过的看看吧

( 29 )
12
 
[收藏]
-  第 2 页  -

1285
#16 05-4-7 13:20
卞祖善老先生电视上评论谭盾《鬼戏》,其中说到谭盾“带了一个美国弦乐四重奏还有一个旅美的弹琵琶的吴蛮女士”,“这五个人在台上像梦游者一样的踱来踱去”,

那么,拉提琴的人到底为什么不坐着,有时要踱来踱去?

诸如此类问题,谭盾当时并没有回答,而是一走了之。我们可以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有时要踱来踱去”这并不单是卞老所理解的“视觉表演”。而是为了完成音乐音响上的“音相变化”。

立体声音箱分左右声道,音色的空间位置叫相位。音色的空间位置即相位,也是音乐的要素、参数之一。传统音乐,各乐器的空间位置比较固定,一个曲子录音中相位一般不变。

而谭盾让演奏者在空间里左右踱来踱去,显然是为了完成音色相位的连续变化。做MIDI的人都知道,给参数Pan画曲线,可以完成MIDI里的相位连续变化。  


(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有话好好说〉里,有一个这样的场面:

被砸的音箱在空中由电线悬着,音箱还继续播放着那首歌,但音箱在画面里左右晃荡,影院的立体声音响,就显示那首歌左右音相的明显变化----明确显示影院的环绕立体声效果。 )

1285
#17 05-4-7 14:57
最简单的,一辆汽车在你面前从左到右急驶过去,汽车声音就完成了一个相位相位变化(当然,车开得够快的话还有音响的多普勒效应)。

当时我在北京音乐厅看了,这个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音响相位变化”,觉得不错啊。

  
游戏规则变了

比如艺术体操,在地上画了个一定直径的圆圈,你必须在圆圈内表现体操,还可能有规定时间。

好了,现在有个BACH ,玩这个到极点了,别人没法玩了。只好,改变规则,比如,把圆圈的直径扩大。或者,把圆圈改为长方形,等等。

又如,足球,不能用手,现在,却不让用脚只能用手,就改变了游戏规则。

艺术都有一些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有创造力的人是发明新游戏规则的人,有创作力的人是坚持在某游戏规则下玩到极致的人。在艺术上,以往通常后一种人更被尊崇为顶级大师,前一种人是开拓者,后一种人也就是集大成者。

    abada (2005-04-07 14:58:44)  No.7  

谭盾《鬼戏》里另一个最明显的声相变化

《鬼戏》里有个长长的纸,从舞台上空右上角,拉到舞台地板左侧。

有一个按某种节奏抖动那个纸的乐段,纸声从舞台舞台地板左侧,逐渐波动到舞台上空右上角,也完成了显著的音相变化。

但一般音箱只有左右或环绕声道,没有空间高低上下声道,所以,难以完全再现这个音色节奏的空间变化。

2166
#18 05-4-7 20:01
谢谢,我当年听说了,一直想看呢!

1285
#19 05-4-7 20:55

我有一个概念音乐的《鬼戏》,文字谱如下:

我有一个概念音乐的《鬼戏》,文字谱如下:

“你用一个高灵敏的录音机,放到太平间或坟场,在你离开以后的无人深夜里,自动录音。

然后,取回录音带,你独自一人在家关上门窗黑暗中仔细倾听录音。”

---------------------

我这个作品说明,休止附完全是可能有心理力度的。

discovery片子有一集《恐怖实验室》,采访了一些著名恐怖片的导演,其中讲到制造恐怖的几大方法:

1、想不到的突然惊吓

2、预知有悬疑,伴随沉默

3、观众预知的灾难与片中人物不知的安详的对比

1285
#20 05-4-7 21:16

上贴针对:

“卞祖善:在休止符的时候呢,是干这个这是干什么呢。他要通过两个人的指挥呀来表现休止符的力度。休止符没有声音因此也就没有力度了,但是我们的评论家又赞扬了。
  
  谭盾:不,不,我认为休止符(是可以表现力度的),这是个人的意见。
  
  卞祖善:这是音乐上的一些事情观念。刚刚不是提到观念,这也是观念,观念可以讨论吗? ”

2166
#21 05-4-7 22:35
“从大提琴协奏曲这个题材的角度来看,这是很一般的作品。无论从调式上、从技法上、从大提琴和这个乐队的交响性来说,都是非常简单的一个作品。”

——就是因为这一点,说明谭盾严肃音乐的功底并不深,所以卞祖善看不起他。如果谭盾的大提琴协奏曲写的高明,卞祖善一定不会这样评价他。

“你看现在有的节目,芭蕾,芭蕾可以在肩、可以在头上立脚尖,它是芭蕾吗。它还是杂技呀?它还是杂技。”
——严重支持。

2166
#22 05-4-7 22:53
观众支持谭盾是因为那一天到场的本来就是谭盾的支持者,而且谭盾获奖了,让中国人骄傲了。其实靠新奇获奖的作品多了,只是因为观念而获奖,并不能代表作品的技术含量高,《4’33”》这样的作品对传统冲击够大了,但是技术上我们学不到任何东西,如果每一个搞音乐的都写这种作品,那就象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标新立异一样,我们怎么能够接受?

1285
#23 05-4-7 23:59
休止的心理力度还要看其前后具体的心理关系,观众的预期、紧张期待的实现和落空等

1483
#24 05-4-8 00:19
实在没辙了,就玩玄的。玩点“音乐行为艺术”。问题是一定要想鲜点子糊弄,有人买帐才行。背地里那个笑啊:“你们那些老老实实做音乐的人多傻。“被那些狗屁乐评吹捧地都找不到北了。象那个啥大师似的,到最后真就以为自己可以穿过玻璃幕墙。

1483
#25 05-4-8 00:21
那个啥大师是指气功大师。

4483
#26 05-4-8 03:35
非常认同谭盾的这几句话:
“因为只有那个声音你找到了的话,你才可以感动你自己。你只有感动了你自己的时候,你才有资格去跟别人去分享这个东西。你这个东西,感动你自己的东西,它不是虚假的东西,就是说它不是虚荣的、虚假的东西”

但同时,我也觉得他本人并没有遵循它!

1285
#27 05-4-8 12:40

有人看过《鬼戏》的现场吗?

那个国际著名弦乐四重奏团,当晚演奏了好几个现代、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为什么只有谭盾的《鬼戏》能一直抓住观众的心理,获得满堂喝彩,演完这个后鼓掌谢幕时间如此长?

和那么多作品一起演,演出成功是否很容易?卞老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

2553
#28 05-4-13 21:56

音乐拒绝做秀,耍猴加敲锣不是交响乐。

音乐拒绝做秀,耍猴加敲锣不是上档次的音乐。甚至不能听一听反面意见,不是中国人传统概念里的高人,获奖未必代表一切。看热闹无所谓,但真正动人心弦没本事做不到。

377
#29 05-4-13 22:52
我始终不觉得凯起是作曲家,的确更象发明家,但我很喜欢他,音乐是多元的,难在如何有效的结合

1284
#30 05-4-26 12:50
卞祖善可能是有点学究气,但态度确实是诚恳的,
潭盾简直太没风度了……
得了个奖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还好意思在那夸夸其谈什么世界音乐,跨越高文化与低文化,跨越西方与东方,跨越于浪漫、多情与武侠功夫……我呕!
《卧虎藏龙》无非就是在贩卖老外眼中的所谓东方文化罢了。
至于音乐,如果说创意也是音乐的话,我相信很多广告设计师可以比他做的更好……甭管说的多玄,他那些什么所谓的后现代艺术50年后还不是土包子一个……而肖斯塔科维奇则会一直流传下去。

[ Last edited by 此乃俊男一名 on 2005-4-26 at 05:03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