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作的接近12音序列的赋格
音乐进行结构、大脑神经元兴奋结构、演奏指法结构,3者实际上是有对应关系的。
人在听音乐时,并非单单是耳朵在感受,而是大脑在感受。大脑象数字化的CD刻录机,把音乐对应地刻录为神经元结构,保存为短期或长期记忆。
大脑还懂得分析和压缩技术。每一个音高,都对应一个神经元,当那个音高奏响时,那个对应的神经元就兴奋(发电)。
如果总是回到某一个音,那个神经元就会疲劳。这就象人们说的“审美疲劳”。
即使天生的聋子,也可以辨别一首曲子是否有趣,或容易厌烦。方法是聋子可以根据指法练钢琴、吉他。音乐丰富,就必然对应的吉他指法丰富,这有对应的关系。如果音乐总是重复一个单纯的和弦,也就容易使手指总是重复一个指法,产生手指动作的“审美疲劳”。武术套路也有练起来有意思的,和练起来没意思、容易腻烦的。演奏指法也一样---只是指法对应的是音乐。聋子根据指法的意思大不大,也可以大概判断音乐的意思大不大。
威伯恩为什么要一个乐器只演奏一个音,然后立即就换另一个乐器演奏下一个音,而不是象通常那样一个乐器连续演奏一句或一段?说到底,就是为了避免音色审美疲劳,在最短的时间,做最大的变换。威伯恩的点描序列主义配器的意义就在于此。
在音高方面,5声调式是很容易腻烦的,因为这种调式不断地返回重复这几个音。从巴赫开始的古典音乐,一直就比民间音乐更接近序列主义。当然,民间通俗音乐虽然容易腻烦,但如今制作者并不在乎,因为这还有利于再生产新歌。大众并不在乎反复听一曲经典耐听,而是要不断的腻烦和不断地换新歌。
下面这首巴赫《平均律第一册》最后一首赋格的主题,已经很接近12音序列了。其主题音高为:
#f--D--b--G--#f--B--#a--E--#d--C--b--#F--#e--D--#c--#B--#c--A--#f--#G--
#F......
注意,这么长的一句主题,确实很少重复回到某个音(特别是在大写字母的重音位置上),而是不断地用新的白键和黑键。所以,说在巴赫那里,12音序列就已经开始酝酿了。
听
http://www.bh2000.net/files/musicbbsdetails43176.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