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子前电平 pre-fader-level(PFL), 指后端信号电平(发送或者是下个insert的输入信号)不受轨道推子的影响,保持为轨道推子在0dB时候的电平输出。推子后电平after-fader-level(AFL)有时候也可以叫做post fader level(为了区分跟推子前电平的缩写一般有些硬件或者软件都会叫AFL),是指后端信号电平会跟随推子的变化同步变化。在steinberg家我们就简称PRE和POST。
发送信号的具体应用:
1.比如给人声发送一个-15dB的混响,如果是推子前,那么当你的人声轨推子从0dB减到-6dB的时候,发送混响的电平还是-15dB,这样就会造成人声和混响的比例产生变化,如果是发送推子后,同样的推子变话,混响的发送量就会变为-15dB-6dB,这种情况下 人声和混响的比例是没有变化的,只是整体的人声+混响的音量减少了。
2.并联压缩的时候,如果我们给一个鼓组发送一个-10dB的并联压缩,当我们想减少干声的比例的时候,如果是推子后发送 那么进入并联压缩的信号会随着鼓组轨道推子的减少而减少,这会影响压缩后声音,如果是推子前发送,则进入压缩器轨的信号不会随推子变化而变化,声音会保持一样,如果需要调整压缩和鼓组信号的比例,只需要调整鼓组信号和并联压缩轨的推子大小即可。
总结,发送式用推子前还是推子后,取决于你是否要保持原始信号和发送效果之间的比例。如果需要保持比例,就用推子后,如果想方便调整比例就用推子前。
关于insert的应用:大多数情况我不建议用推子后电平的insert,因为对于大部分效果器都有输出电平的调节,根本不需要使用推子去控制,并且用了推子后电平,你的轨道就少了一个输出的控制,这对混音是很不方便的。有些情况例外,比如总线轨道最后加的limit,总线总输出电平基本上我们都会保持为0dB,而limit的输出电平基本上我们也会设为固定值,这时候总线上的推子我们可以作为一个limit的增益输入使用,对于调节响度,是很方便的。
各位大佬还有什么补充吗? 本帖最后由 nrcc1981 于 21-5-22 17:01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