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出品的专业硬件混响器其实就是一个小电脑,只不过软件是固化在 ROM 上的,还有就是他的 DSP 芯片的性能远远差于奔腾级 CPU 。它值钱的地方其实也就是他的软件,也就是混响特征曲线(impulse response),而在硬件方面,现在高档声卡所使用的元器件,并不亚于这些硬件混响器,但从电脑上出来的混响效果,还是比不过某些专业硬件混响器,这并不是电脑硬件方面的原因,而就是软件的原因。
每一个混响软件都内含有许多种 impulse response 曲线,这些曲线都是软件厂商自己绘制的,就算是对同一个场景的描述,比如“大厅”,各个厂家得出的 impulse response 也都是不相同的。而根据经验来看,那些老牌硬件厂商的 impulse response 显然做得更漂亮,这就是效果好的原因。说白了,也就是软件厂商在音频技术研究开发方面还是比不过老牌硬件厂商。如果让这些老牌硬件厂商来做软件,一定是横扫天下。可惜软件是一个无法牟取暴利的行业,这些硬件厂家瞧不上眼。
不过,随着软件厂商在音频技术研究开发方面的进步,总是会赶上的。现在用于 Pulsar 声卡的软件混响效果器,就与那些玩意平起平坐了,还有,Sonic Foundry 的 Acoustic Mirror ,是一个采样混响器,如果使用那些专业硬件混响器里的 impulse response ,从理论上来说效果就完全一样了,但由于受到声卡的限制(而不是电脑本身的限制),出来的声音有一点点不同。
不过,如果你拿普通的专业硬件混响器来跟现在的软件混响来比,那可就势均力敌了。
总之,专业效果器如果比电脑好,也只是由于软件部分好,而并非硬件部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