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听听这个,现在国内歌手的英文歌唱的跟老外差不多!

( 4 )
 
[收藏]

4
#1 05-11-21 23:52

听听这个,现在国内歌手的英文歌唱的跟老外差不多!

听听这个,现在国内歌手的英文歌唱的跟老外差不多!
挺好听的,原以为是老外的歌曲。后来才知道是一个叫谷僳的大陆歌手唱的。
(好像也是他自己写的??)

http://music.hyjy.net/music/4c/287/5.Wma
或者
http://music2.tyfo.com:81/paihb/54tj01.ram

5258
#2 05-11-25 15:56
很多尾音还是不行...
跟老外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不过发音还算不错了

692
#3 05-12-2 23:48
谷僳是很有才气的一个新兴创作型歌手,来自兰州。大家可以去听听他专辑的主打歌《我是谁》和《那风筝》

我是谁

[media]http://news.263.net/indexnews/22272.wma[/media]

那风筝

[media]http://news.263.net/indexnews/050208.wma[/media]

他目前的经纪人是黑豹的经纪人郭铁军,窦唯也曾经表示过对谷僳的赞赏。

692
#4 05-12-2 23:51
2004年7月,谷僳录制自己第一个专辑《我是谁》的时候,恰巧著名的摇滚歌手许巍也在同一个棚里录音。谷僳专辑的制作人,著名音乐人郭传林说:谷僳与许巍的经历非常相似,都是来自于祖国西部大城市的充满理想主义的青年人,都是高校的学生出身,也都曾经是摇滚乐队的乐手,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狂热地热爱音乐的、不安分的灵魂。
  

生于80年代初的谷僳,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兰州人,从小生性腼腆。由于受到搞摇滚音乐的哥哥的影响,从初中时期就开始疯狂迷恋上了摇滚乐,开始跟随哥哥学习爵士鼓和吉他的演奏技巧,并组建了摇滚乐队。高中时期,谷僳已经写出了很多音乐作品。上大学后,乐队的伙伴们各自单飞,谷僳开始在电脑上DIY自己的音乐,为独立DV电影创作音乐等,到大学毕业时,他已经写下了40多首相当成熟的歌曲和乐曲。1999年,他与伙伴们成立了一支名叫“临界树”的乐队,以演唱摇滚乐和布鲁斯音乐为主,据一些圈内人士评论,这支乐队当时在兰州做的很出色。这也促成了谷僳带着“碰碰运气”的心态第一次来到了北京,向京城的流行音乐前辈们讨教创作的技巧和演奏技艺。这个时期的谷僳已经在兰州小有名气了,大学毕业后,靠着娴熟的演奏技巧和几乎是天赋的乐感,使谷僳得以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生活,并保持着高昂的创作激情。他的音乐生涯象大多数有才华的音乐人一样,是从职业乐手开始做起。从参加“走穴”到成为专业录音师,再到音乐编辑、音乐教师,谷僳逐步拓宽了自己的音乐领域,成为了一个集演唱、创作和演奏为一身的全能型音乐人,并开始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多种音乐元素。
  2003年,谷僳第二次来到北京,这个灵气十足的青年靠着自己风格迥异的作品迅速成为了音乐圈谈论的热点。在许多资深的音乐人眼中,这位不善言谈而且非常个性化的年轻人实在是非常幸运,他刚到北京,便凭着一张作品小样被著名的资深音乐人、当年“黑豹”乐队的经理人郭传林所看中,并火速将谷僳签约到他旗下的鸿钛时代(国际)文化传播公司。随后,郭传林立即着手为谷僳打造第一张个人专辑。目前,这张名为《我是谁》的音乐专辑的前期制作已经完成,来自香港、台湾两地的数位著名混音师正在进行后期的缩混和制作。


               谷僳和郑钧
  圈内人都知道,郭传林曾经是黑豹乐队、轮回乐队、郑钧等许多著名艺人的经理人,一向在音乐方面十分挑剔。业内人士分析,谷僳之所以能够吸引了大名鼎鼎的“四哥”(圈内对郭传林的称呼)高度关注,是因为谷僳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一种以英式摇滚乐的风格为基础,巧妙地利用和结合流行音乐的各种元素的音乐形式。但是谷僳并不认为自己的音乐是摇滚乐,他说:“一个做音乐的人,对音乐的审视要全面和客观。我认为在实际创作中,采取哪一种风格或者形式并不重要,只要是做的好,都是好音乐”。因此他在专辑的创作和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尝试各种新的元素和形式,并且从编曲、配器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从他的第一张专辑来看,专辑《我是谁》分别呈现了英式摇滚乐、布鲁斯、乡村音乐、雷吉乐 (Reggae) 以及其他多种流行音乐的形式。谷僳认为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比较偏摇滚的元素可能多一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选择了某种立场。他认为在创作中多一点摇滚的元素,只是一种把自己的音乐与一些太过滥俗的流行曲区别开来的办法。在创作上,谷僳认为做音乐的人,首先要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他说:“做音乐人要木讷一点,可以使自己在潮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音乐要巧妙一点,作品才会有灵气”。


我是谁》收录的是谷僳长达八年的音乐生活中的创作精华。丰富的经历奠定了他对各种音乐形式的独到的理解力和把握能力,也奠定了这张《我是谁》的音乐水准与高度。前期制作完成后,鸿钛时代公司举行了小型的专辑欣赏会,在这个有多名京城资深音乐人士参加的欣赏会上,专家们给予了这张专辑以高度的评价。专家认为,谷僳的《我是谁》是一张目前少见的、有思想深度的、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的跨界音乐专辑。这张专辑充分地体现了数字时代的人们对生活、对环境、对自身定位进行的反思和领悟,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所产生的激动和焦虑。反映了在互联网时代中,人们在虚拟和现实两个世界中不断地相互切换,最终必然产生的那种“我是谁”的困惑。而在一个以移动通讯为主的世界里,手机虽然从通信意义上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但又使人们产生虽然近在咫尺、但心理上更加疏远的陌生感。专家们认为,这张专辑的风格虽然很难用一些目前既定的概念进行定义,但是却非常动听,是一张能深切地打动当代听众内心世界的优秀唱片。
应该说,谷僳确实无愧于目前中国为数不多的“数字音乐人”的称号。这张专辑从作词、作曲、编曲等都由谷僳独立完成。由于谷僳还有从事专业录音、混音师的职业经历,因此对于专辑的制作,谷僳也是驾轻就熟。这使他得以更好地把握自己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更为难得的是,象王迪等流行音乐前辈一样,谷僳在大学里的专业也是美术。因此,专辑《我是谁》的封面设计也由他一手完成。业内人士感慨,这种全才式的音乐人只有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现代音乐狂飙突进的年代曾经涌现过,在当今的乐坛里,象他这样的音乐多面手真的是少而又少了。
  郭传林在回忆发现谷僳的过程时曾经说:“在我第一次见到谷僳的时候,就感到他身上的一股对音乐的灵气。从他的身上,我能看到当年窦唯、郑钧的那种影子”。当然,数字时代的谷僳不是当初的窦唯和郑钧,而他所处的时代,也再没有了产生当年这两位摇滚大师级人物的那种转型时期波澜壮阔的社会背景。作为最新锐的一群,谷僳有着自己对音乐的独特想法。他认为各个时代有各自的文化特点,也就有各自的音乐潮流的代表。而一种音乐形式的进入和流行,必然有其背后文化背景的进入和支撑。比方说,一种音乐的流行,必然伴随着整个社会人们的装束打扮、思想行为的变化。在80-90年代摇滚音乐进入中国的时候,最流行的装束是长发和牛仔;而伴随HIP-HOP时代到来的,是染成黄色、白色的头发和短衫宽裤。作为音乐人,如果不能看到不断变化的流行音乐形式背后的文化变迁,就会把自己孤立在社会主流之外,形成一种抵御的心态。在这个方面,谷僳最为推崇的是崔健,他说:“早在20年前,崔健就跑在了所有人的最前面。但是崔健之所以让我崇拜,是因为20年以来,他永远在不断地实践新的音乐,他永远是这个社会摇滚音乐的领跑者。没有谁有希望超过他的成就”。因此,谷僳的《我是谁》中对多种音乐风格的尝试,相信是也受到崔健的启发。而谷僳自己对专辑的期望,只是希望它能成为一股清风,让这个时代里的人们从沉重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中稍许解脱一点,听一个数字时代游吟诗人的几句浅斟低唱吧。
谷僳《我是谁》专辑歌曲:
1. 我是谁     
2. 那风筝
3. 投降
4. 疯狂
5. silence with you
6. 数字梦幻
7. 沉没
8. 恣意摇摆
9. 风起

692
#5 05-12-2 23:53
2004年将过,这个基本没有什么重大事件的年度让评点中国流行乐坛的众媒体感觉颇为郁闷。如果说在猴年里还有一件事情能够令人多少有些惊喜,那就要数中国的摇滚力量在贺兰山的重新爆发了。除了商业运做方面的成功之外,贺兰山之行值得关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所折射的关键信息--中国的摇滚音乐正在重回主流音乐舞台。这种回归不仅表现在一些老牌摇滚乐团和艺人如黑豹、唐朝、崔健和何勇等重出江湖,另类摇滚新军二手玫瑰乐队的亮相出人意料地颇受欢迎,以及迷笛音乐会的大获成功。更加意味深长的是以孙燕姿、阿杜等为代表的当红海外艺人纷纷开始在曲风中融入摇滚的元素。从这些信号中,我们似乎可以预见2005年将是中国摇滚音乐的回归之年。
    "如果只从摇滚老将们又回来了这件事情上来看,还不能说中国摇滚音乐是真正的复兴了"。贺兰山之行的组织者、著名的乐评人黄燎原说。"摇滚乐在中国的回归,应当以未来出现一批高水平的新人和新作品为代表。当这些新人在艺术上能达到或者超过那些90年代中国摇滚音乐人的水准,而在商业上能超越当年黑豹、唐朝等乐队取得的成就时,他们才算继承了摇滚前辈们的使命。到那时候,中国摇滚的辉煌年代才会真正到来"。
  在这次对中国摇滚圈子的岁末采访中,我们注意到黄燎原等人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来自兰州摇滚圈的新人,他的名字叫谷僳。他们对谷僳的重视引起了记者浓厚的兴趣。这是个什么样的新人,为什么这些摇滚老将们对他寄予了如此的厚望?


                                    谷僳与制作人严钢
窦唯:后生可畏
     采访过窦唯的记者都对他那种温文尔雅态度下的沉默寡言感到头疼,这位中国摇滚乐辉煌年代的代表人物象孔雀爱惜羽毛一样珍惜自己的名誉,从不对音乐圈里人和事发表任何看法。对于经验稍差一点的记者来说,他的每句回答似乎都是谈话的结尾。而这次在回答记者关于谷僳的问题时,窦唯却是少见地滔滔不绝。

     "我听过谷僳的作品。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后生可畏。从某些方面来看,他和许巍有些相象,但是能听得出来他还是有很多自己的味道。应该说这个年轻人非常有潜质,他的作品在词和曲的结合方面让人感觉非常舒服,那是一种很自然而然的表达。我觉得作为一个音乐人,他做音乐的角度是最重要的。我们很难说一个音乐好或者不好,但是有一个关键的标准在于它真实不真实。谷僳的作品里有很多质朴和纯粹的东西,这是非常难得的"。在采访中,窦唯表示他希望中国的摇滚界能出现更多一些象谷僳这样踏踏实实专心做音乐的新人,而少一些专门利用某个音乐风潮兴风作浪的"弄潮儿"。如今已经年过而立的窦唯希望自己将来能做一个伯乐型的人物,做一个开发和挖掘人才的角色。他的生活愿望就是为有才华的新人做好幕后工作的同时,也埋头做好自己"本分的音乐"。


                              谷僳与唐朝乐队主唱丁武


                             谷僳与著名制作人老哥
谷僳能走的路很多
     作为同样从大西北走出来的摇滚音乐前辈,郑钧也很赞赏谷僳的作品。但他认为谷僳的音乐风格与许巍实际上并不相象。他说:"其实谷僳不象许巍,我觉得他还是有更多自己的风格"。而著名的乐评人刘蜀秋的观点和郑钧一致,他说:"听谷僳的音乐,觉得他的作品风格很多样化,好象什么风格都有一些,这点上和许巍是不同的。这可能是因为他还非常年轻,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特点"。。
刘蜀秋认为谷僳身上具有新一代的摇滚音乐人所共有的一些特点。相对于摇滚老将们来说,这些新进音乐人在观念上更新,个性化更突出。对于谷僳,刘蜀秋觉得他的音乐非常自由,感觉象天马行空,很有味道。他觉得象谷僳这样能够集作词、作曲、编曲、演唱、制作于一身的音乐新人确实非常的少见。刘蜀秋说,谷僳的音乐底子非常丰厚和扎实,在今天的流行乐坛里,象这样可前可后的年轻人已经很不容易找到了。"我觉得四哥的眼光挺准的,象这样优秀的人才,他将来能走的路很多"。
  刘蜀秋所说的四哥,就是当年黑豹乐队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摇滚音乐界的第一个乐队经纪人郭传林,圈内人称"郭四"。对于这位资深音乐人传奇式的经历我们已经早有耳闻。90年代他一手缔造了黑豹乐队的商业神话,此后,他又慧眼识珠地发现了轮回乐队等优秀的摇滚艺人。不仅如此,很多优秀的艺人当年的成名都得益于他的提携。因此,郭传林在摇滚圈里的口碑甚好,中国摇滚乐发展历程中很多重大的演出活动都是他一手操作的。这次也是郭传林首先发现了谷僳的音乐才华,并迅速把这位优秀的新人签到了鸿钛时代的旗下。著名乐评人刘蜀秋认为,郭传林在艺术和市场之间的平衡问题上把握得一向很到位,有他担纲制作,谷僳在市场上的成功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西北文化的底蕴
     著名策划人张铁军在谈到谷僳的音乐时对记者说:谷僳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动听众的心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汲取了中国西北现代音乐的养分。
     提起中国音乐的西北一脉,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那种大漠戈壁中磨砺出来的沧桑雄浑的大气,以及从那些西北汉子宽广、淳朴的心胸中流露出来的真挚情意。中国西北文化的深厚底蕴,赋予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和特有的金戈铁马的豪气。黄河源头的文化土壤,不仅养育了举世闻名的中国歌王王洛宾,也成就了许多当代中国音乐人的梦想。从演唱《阿姐鼓》红遍海内外的朱哲琴,到当今人称"歌坛奇迹"的刀郎,都是以西北音乐作为自己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目前,从中国的大西北走出的音乐人群体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乐坛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张铁军认为,大多数人在想到西北音乐时,往往会只联想到少数民族的民歌音乐等在艺术创作上的影响,很少有人知道数十年来现代西方流行音乐在大西北的传承脉络。
     张铁军说,了解中国当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我们国家的建国初期,建设大西北的理想曾经激励了无数内地的优秀人才奔赴祖国西北的戈壁荒滩。从50年代起,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专家和海外学子西出嘉峪关外,他们在为大西北带来科学和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兰州大学多年来始终是中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它的核心力量就是由这些志在报国的海内外精英组成。在大西北的知识群体中,对西方优秀文化的吸取始终在坚持。毕业于兰州大学的谷僳,便出生在这样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的知识家庭里。他和早期的乐队伙伴们,都有着同样的家庭背景,同样的志趣爱好。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祖国遥远的西北重镇涌现了如此多的现代音乐高手。他们既有得天独厚的民族音乐养分,又有着西方现代流行音乐的文化传承背景,这样深厚的根基让他们脚下的土地比别人更为坚实。
     张铁军认为,谷僳的音乐中充分代表了中国当今流行音乐的重要流派--兰州现代音乐所特有的那种"内敛的豪放"风格。他的作品在形式上既展现了英式摇滚的沉稳和厚重,又有拉丁音乐的跳跃和浪漫。在内容方面,谷僳更是继承了90年代中国摇滚乐"狂飙突进"时代的梦想和思考。因此,在他的身上,寄托了许多国内摇滚前辈们的殷切期待。
     行走在数字时代的歌者
     表达现代人在数字时代产生的迷惘和思索,是谷僳的作品内容中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他的主打歌《我是谁》等刚刚录制完成,便迅速流传到网络上,继而被音乐爱好者贴在一些知名的论坛中。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它的功能从最初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发展到成为了许多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互联网使人进入了一种"虚拟真实"的生活环境,人们在这种虚拟环境里自由地表达情感、沟通联络、享用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甚至扮演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角色。许多人因此而具有了双重的身份: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角色和在虚拟情态下的网络角色。两种角色之间的切换,使很多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类似"我是谁"的迷惘。
     谷僳很象是一个游走在现实与虚拟环境中的行吟诗人,他在用歌声呼唤人们找回自己真实的感情和真实的心灵。他的歌声使人体会到虚拟的快乐只是人生快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现实生活中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体验和对自然的感恩,才是获得人生快乐的真谛。因此,谷僳的作品首先在网络群体中引起普遍共鸣应该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