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体会到吴老师的意思了,其实当初做这一点点回旋完全是心里作用,最自己信心的不足吧,我是一直觉得,一套系统最关键的就是前期的设计搭配,只要做的匹配,那就是要全力工作的,肯定没问题的,但是因为自己经验的原因,上了战场就信心不足了,所以做这个回旋的动作找到心里安慰拉!看来以后不需要这么做了,即使出问题也不是设备使用的问题,还是前期搭配的问题,那就要好好改进学习的事情了!
最近公司总代了一款国产音箱,音质我真的很喜欢,老美风格,声音结实干净,虽然缺少柔和的一面,但音质对我而言确实是满意的,可以胜任目前我的中小型演出了,我把我设计的搭配帖出来,大家给看看!也还有些问题请教大家!
按我目前的演出规模全套的配置是这样:全频箱4只,单15寸两音路被动式分频,700w(RMS),1400W(PEAK),灵敏度104DB,率响应:45Hz-18kHz(+-3db)8欧母
18寸超低音8只:700w(RMS),1400W(PEAK),灵敏度99DB,率响应:33Hz-1.5kHz(+-3db)8欧姆
一边是两只全频四只超低的组合,按照音箱灵敏度计算声压的数值大概是这样:为这个音箱的参数中没有给最大声压的数值,国产的疏漏吧,所以我就按灵敏度来算了)
两只全频放在一起是107DB,4只超音按线型阵列放置是108DB,在参数上看我觉得这样搭配不错,但也随之有个问题,在吴老师的讲解举例中都是主动式分频的音箱,整体上很容易做到均衡,但是大陆这边中小的租赁大多数用的是被动分频的,那么这个音压就不能反映到每个单元上,我只是照猫画虎这样搭配,因为目前还没拉出去用过,所以还不知道按被动式分频箱提供的这个参数来这样搭配是否合理,想请有经验的朋友先给说说!
后级部分现在我设计搭配的是比较经济的组合,一边只给了两台后级,一台是1200W的,一台是650W的,1200W供给两只超低的串联,就是4欧2400W的功率,一台后级两个通道正好给齐四只超低音,650W的桥接后是1300W给两只全频音箱的串联,就是4欧2600W的功率.周边就只有一台带SUB输出的双31段均衡来整体修饰音箱,看实际使用效果如何,可能后面会考虑把全频和超低分开调整!其他的周遍在我的数字调音台里完成!
这样设计的理由还有一个就是为了方便灵活,稍小的场地,每边就可以只用2只超低,一只全频的组合,后级则只带两只1200W的和一台均衡就完成了,整个HOUSE部分可以说连接和搬运都很简便,近期可能先是后面这套小场子的配置会马上应用,等完成后会于大家分享! 也请大家帮忙再给看看以上的搭配有些什么问题所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