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张老师,凌老师,麻烦介绍一下高清与标清之间的图像差异

( 11 )
 
[收藏]

615
#1 06-3-1 20:27

张老师,凌老师,麻烦介绍一下高清与标清之间的图像差异

现在民用高清代表机型HC1E据说可以用普通DV带,以标清模式记录和重放,

我没用过高清,与3CCD的标清相比,HC1E这类机器有没有太大的优势?

1351
#2 06-3-1 20:45
高清我还没有赶上咧,参数的区别很大,实质上的区别也一定很大.
高清跟标清没有办法相比,是完全的2种东西.在现在这个阶段,高清的实际意义我认为还不是很大.HC1E能用小DV带,只能说这个机器的信息载体是用小DV带,但记录的数据是高清的.

615
#3 06-3-1 21:39
现在网上卖日本原装HC1000和HC1E价格在7200-8200之间,该选哪个好一点?

13860
#4 06-3-1 21:56
能够继续使用DV载体的前提是它的码率和DV是一样的(25Mb/s),因为采用了MPEG-2 IBP帧间压缩方式(当然在这之前还有预压缩),才能将500Mb/s的原始数据压缩到25Mb/s。
正因为采用了MPEG-2 IBP帧间压缩方式,6帧一个GOP,对帧间的相关性要求高,所以编辑点太过密集(比如1秒钟内连续的快切),图像质量就会差很多(比如较多的马赛克)。不过这里还要看是以什么格式输出,如果还是以HDV的格式输出,那么这个图像损失非常明显。也就是说摄像机记录的时候虽然采用了HDV格式,对每帧画面的相关性要求较高,但是一般我们在拍摄时很少碰到连续快切的画面(迪厅里频闪灯下的人群就类似连续快切的效果),在进入非编系统剪辑的时候,也能精确到每一帧(只是解码需要的时间比采用帧内压缩的DV格式要慢,这就是HDV剪辑的硬件配置要求较高的主要原因。如果采用更多的帧组成一个GOP,那么解码的时间就更慢了),剪辑时一旦做了连续的快切,这样的快切如果再以HDV格式输出,由于快切的频率太高,再次进行MPEG-2 IBP帧间压缩时,图像的连续性达不到要求,就会出现马赛克、图像碎裂等现象。
(目前采用MPEG-2 IBP帧间压缩的只有HDV和DVD)
如果采用帧内压缩方式的格式输出,就不会出现这个现象。所以大家在剪辑的时候多注意,快切不多的时候不要紧,快切太多并且连续的时候,就不要再以HDV格式输出了!

[ 本帖最后由 张俊 于 2006-3-1 22:04 编辑 ]

1351
#5 06-3-1 22:16
还是张老师研究的透啊.一个字,牛.

615
#6 06-3-2 07:44
看来还是标清的靠得住

13860
#7 06-3-2 21:19
也不能这么说啊!
任何设备都有优缺点,你只要知道的它的缺点,使用的时候尽量避免它发生,最终效果也是不错的。
HD比HDV可靠,但是数据量太大,没有强劲的后期设备(录放机、非编、硬盘阵列),就别想干活了(当然几秒钟的广告使用5万元级别的非编还是可以的)!

239
#8 06-3-3 00:38
受益匪浅,虽然还是有些看不懂,不过至少有了些概念。

1412
#9 06-3-3 05:57
真是好老师,又上了一趟预备视频课,谢谢啦!

1206
#10 06-3-3 12:57
赫赫,编辑时候GOP的迁移是图像更趋向劣化的主要问题.要做到0帧精度就涉及到GOP的解压过程,用解码器将所有B帧和P帧信息还原为I帧形式.当然这样的I帧包括不了所有信息,所以误差就出现在GOP迁移上.

1206
#11 06-3-3 12:59
另外SONY的SX也是为数不多的长GOP记录格式,最早的版本也出现编辑精度与GOP的问题.

1111
#12 06-3-4 11:08
单从图像差异来讲,排除那种极端情况
高清和标清有很大的差异,当然你有真正显示高清显示器最好
高清HDV比DV分辨率高三倍多!数据量也大得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