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第一次用SAWSTUDIO混东西,还有很多瑕疵,但是激动的和大家分享

( 6 )
 
[收藏]

4632
#1 06-3-18 01:00

第一次用SAWSTUDIO混东西,还有很多瑕疵,但是激动的和大家分享

http://www.163888.net/sing/music/2860994.html

我第一次用SAWSTUDIO混东西,很是粗糙(没办法,本人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
通过这次混东西,发现了SAWSTUDIO的操作不难,而且也很简单,我特别喜欢他的AUX、EQ、压缩部分。

而且定位也比SAM准确,这个东西有34个轨道,以前用SAM一般到15轨道(每个轨道都有效果),基本就完蛋了,不能动了,需要用冻结来帮忙了,但是SAWSTUDIO再没一个轨道两个到三个效果下(包括本身自带的EQ 和 压缩),一般都是80%前后的消耗,如果不在播放的时候调整效果,一般都是69%左右的消耗;

我现在算是喜欢上了这个软件,简单,容易,而且操作类似硬件,很直观,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都在运用中明白了 ;

但是我想问问SAWSTUDIO有冻结功能嘛?

1895
#2 06-3-18 02:16
声音别扭的很啊朋友  MP3素材?

13670
#3 06-3-18 13:17
初初聽有點不慣, 可能先聽 waves 的版本,  故先入為主,,  但聽下去, 雖然聲音有點像旁邊房間傳來, 卻反而聽到另一種味道, 也聽到 ying 很細心, 很用心做。如果朝這方向再修改一下, 相信有不錯的效果。

4632
#4 06-3-18 13:55
谢谢,其实这个就是WAVES 教材的里面的示范曲,但是我 尽量没看他的教材,没用WAVES的效果来做,大部分用SAWSTUDIO的效果弄的。

其实无论如何,好与不好我也很满足,毕竟在我的电脑上(P4 2.4A 1G DDR),SAWSTUDIO是不需要用冻结功能就能混完这个歌曲的软件(虽然后面加多了一个以后还是跨了,我还是很高兴,起码相同的效果数量下,SAM早在20轨道(无冻结)就完蛋了。

[ 本帖最后由 Ying 于 2006-3-18 14:55 编辑 ]

13670
#5 06-3-25 17:17
剛聽了你的新版本, 進步了.....但bass有點混濁, 做了什麼?

4632
#6 06-3-25 21:22
其实我是看了英文版本的录音师工程师;
学习他的步骤:
从音量控制->PAN->动态->EQ->距离(混响)->空间(这个是做5.1的)->个人创意;
我一开始就把所有轨道都加做了音量的控制,在MAIN OUT那里加了个PSP的VU表,尽量让声音保持在VU 0以下;

然后就是设置PAN,然后每一个轨道得声音都处于不同得为止,这个完全是归功于您介绍得SAWSTUDIO,真得~PAN得方面比SAM好多了(其他软件没用太深刻,PT我有M-POWER版本,但我知道这个不能代表PT得PAN功能,所以评论PT了);

然后对一些乐器(吉他,鼓组的高频乐器)轨道用延迟+反相得方法,让声音宽一点;

然后我对人声轨道做了叠加加(其中也做了类似 延迟+反相辅助人声轨道,让人声挺起来宽一点,特别是对于歌曲中的合唱轨道和人声效果轨道,人声效果轨道是素材里面给的,其实就是预先对一些人声做了切成N段,然后每一个小段的EQ或者音调直不同,做成颤音的感觉);

然后加效果,从压缩开始,先对KICK 和 BASS加压缩,然后从人声开始,一直中间向两边;加完压缩以后;然后就做EQ,我特意全用了SAWSTUDIO的EQ;然后开始AUX发送效果,我这次只是用了两个混响,一个人声混响一个乐器混响(前者是TIMEWORKS的DX混响,后者是用LEXICON的混响,LEXICON的混响其实就是SONAR送的那个,我在电驴上下的,由于一些采样混响消耗十分大,所以只能用消耗小的混响了).然后觉得人声不够厚,就开多一个人声轨道,做AUX合唱发送,ANTARES 的 AVOX效果集里面合唱效果十分好,简单而且十分容易用;我们音频应用的音频编辑专区就有下载;

最后,由于我动态实是做得不太好,于是只有在OUT PUT轨道上做动态处理,我分别建立了三个OUT PUT轨道,分别是鼓组得,STRING得,人声得,分别做整体压缩(用DB效果系列得,不耗资源,如果SAWSTUIDIO得output上有压缩,我连插件都不想用了);然后又在MAIN OUT上做了一个简单得PEAK 压缩(用BT得集合,十分好用,能选择RMS和PEAK得压缩方法);

最后就是用臭氧做了一个简单得MASTERING;

这个本来是WAVES的一个教材里面的素材,但是我没有对照WAVES的教材看,因为我想尝试一下自己理解了多少.

最后我想谢谢HIMHUI,真得,你介绍我看得外国网站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有一次我看一个外国论坛在介绍SUMMING得时候,作者得意见是对于同频率乐器是先用频率分开,但是到了最后得讨论,得出得结论是先音量,无论如何都是先音量,他们叫BALANCE,然后才是考试EQ;很简单得道理,但是他们阐述了30页;
所以我十分感谢HIMHUI,没有他,我不可能认识这些道理,可能我还在不停得做EQ呢(不是说EQ不对,而是我觉得,在可能得情况下,先互相降低音量,控制音量,到了最后才做EQ);

最后,我很希望这个顺序对各位有用:音量控制->PAN->动态->EQ->距离(混响)->空间(这个是做5.1的)->个人创意;

以上只是自己这几天来的体会和过程,不是什么良言,如果有错,很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4632
#7 06-3-25 21:29
以下是人声的轨道和AUX SEND和OUTPUT轨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