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文章:《献给锁链中的爱丽斯》
你这次的意见我收了,诚心地,虽然你并没有(或者我没有看到你有)任何资本让你可以这样评价,你的建议看多也觉得乏味了,淡了,没有能够让我引起共鸣的东西,对你提的那些,我的意见如下:
1、显然这首作品和那位歌手的以往的歌曲风格完全不同,原来那些是淡的,声乐的,live多一点的
2、追求亮点并不是所有音乐的动机,我想不是每一首歌都要具备高潮和亮点,特别是对一系列将要呈献给听众的作品。
3、保留点点口音是故意的,我们本不是北方人,何必挖苦?!谁说唱中文歌只能用普通话?广东话,闽南话的歌或许你也哼过,是什么味?还有什么味?!——听不懂,唱不准,麻木了吧!
4、“一首不如一首”那是你的听觉心理,显然那和我的热情、技术和想法没有关系。至于我的想法是怎样影响别人的心理,我自己有自己的分寸;至于我如何算是一种突破,我自己有我自己的标准;蝴蝶不是播种、生根、发芽种出来的,没有展现在你眼前的不等于没有。而且你的洞察能力并不能等同于我的或其他人的洞察能力,那些细节的开创的东西,是不是刚刚从你的自以为敏感的眼前耳边遛过了?如果新鲜是一种色彩,一种味道,郁闷,我也不妨要看一看,尝一尝。
5、有的人渴望成为专业的音乐人,而另有一些人则渴望成为专业的评论家。你,你们,我想,卖弄文字,可能还不如我;做音乐,可能不如很多人;我敬爱的未来的评论家们,我疑惑,我纳闷,你们的资本在哪里?我痛心,我郁闷,我的音乐也只能这样乏味了……
最后说一句:我快给你憋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