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女人身上

( 28 )
12
 
[收藏]
-  第 2 页  -

831
#16 06-6-14 10: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17
#17 06-6-14 11:02
原帖由 关于黄昏 于 2006-6-14 10:13 发表



也不尽然。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不但娶过两个老婆,还生了20个孩子。但是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完成的工作量,可以说是超级恐怖。而且他对于复调音乐的发展,无人能及。

至于达芬奇,有这么一些说法:
1 ...

哦~~

我以为,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虽然娶过两个老婆,还生了20个孩子,但他未必在她们身上花费了太多精力——这并不矛盾不是吗?
达芬奇到底什么样子我们也根本无法了解。还有科学家指出“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是因为她牙齿掉光了~~~
我只是借他来说一些看法,也可以换作爱因斯坦。。。。。。

总之,一个人生命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能指望一边跟女人做爱一边写首协奏曲是吧?
我想一个聪明的男人会尽量避免让自己陷入感情纠葛——诚然有些时候无法避免。

我想俄国的诗人普希金之死是一个悲剧的例子。他为了捍卫他与娜达丽娅(后查明是个荡妇)的爱情和人决斗,一位年仅37岁的天才诗人的生命因此戛然而止。

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尽量避免偏执。
不过我们可以对着镜子审视自己或侧过眼神关注朋友,在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人正在或者将要陷入这样的纠葛?追逐女人——现在女人这个词很模糊,或许可以换成感情。我有个朋友,他就这样追逐,像理想一样追逐。 我不确定他是否知道,这个理想是有两条腿的。

那样的经历我也曾有过,恐怕和我同龄的人也感同身受——就像被一条温柔的带子拴住了,什么也做不了。
有时候我觉得结婚是个解决的办法,让热铁投身冷水,让悸动归于平静。

当她昨天又对我说,单位某某的男人每天接某某下班,就像我们初恋时那样——我又苦笑了一下。

500
#18 06-6-14 11:07
原帖由 当笨蛋遇上炸弹 于 2006-6-14 10:40 发表
只要我爱一个人。我就会为她付出我的所有



你好小啊,★★★★★★★★★★★★☆☆☆★★★★★★★★★★★★★★

831
#19 06-6-14 11: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17
#20 06-6-14 11:33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房龙,米勒,福克纳,茨威格——谁能知道他们回首之时会不会懊悔哪?

74
#21 06-6-14 11:36
无论男女,如果为了一个值得的同性或者异性付出无论多少精力都无可厚非~因为他/她的人性最终得到了升华……有爱情滋润,才有动人的艺术。
如果没有才华又不会把握机会,一事无成还放弃了爱情,最终只会一无所有……所以连忙碌过的影子都留不下。

当然四处留情的男女最可悲……
谁也不值得为它们付出太多精力~
有那功夫不如回家SY……
毕竟每个人的激情都是有限的,不如留在创作上用呢……

1517
#22 06-6-14 11:42
如今滥歌比较多,滥情是一方面原因。

74
#23 06-6-14 12:07
原帖由 sunpeixi 于 2006-6-14 11:02 发表

哦~~

我以为,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虽然娶过两个老婆,还生了20个孩子,但他未必在她们身上花费了太多精力——这并不矛盾不是吗?
达芬奇到底什么样子我们也根本无法了解。还有科学家指出“蒙娜丽莎”的神 ...


奔事业的男人轻蔑追逐感情的男人很正常
但是否还有必要留些激情慢慢发散呢……

如果冷水能把热铁变硬
肯定能把感情加固么?
也许冷却还带来了脆弱
就怕碎了才会惊恐吧?

一个同事每天中午吃老婆做的饭菜
同时要挂一个电话
虽然只是三言两语
但至少比鲜花蜜语或者不屑一顾来的有意义吧?
人家也没看事业做的哪里不好
技术业务样样精通……

说是为了爱情
也不是为了爱情
说不是为了事业
也是为了事业
归根结蒂都是为了生活……

自己的鞋只有自己知道
怕别人看了不爽
就必须让自己或者朝夕相处的人不爽么?

1517
#24 06-6-14 12:27
原帖由 Iinwonderland 于 2006-6-14 12:07 发表


奔事业的男人轻蔑追逐感情的男人很正常
但是否还有必要留些激情慢慢发散呢……

如果冷水能把热铁变硬
肯定能把感情加固么?
也许冷却还带来了脆弱
就怕碎了才会惊恐吧?

一个同事每天中午吃老婆做的 ...

不错。


我的魔鬼词典: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就是说,当你握住另一双手的时候,你成功的一半赌注就已经押在对方身上了。要想完全掌握自己,还是当个单身汉好。

226
#25 06-6-14 17:31
其实`~
是责任感的问题`~
有些人的责任感只放在他的事业上~~
而且升华到一个世人看不见的地步
像达芬奇~(你会认为他是处男吗?)
有些人的责任感包括了其他东西~
例如女人,权利,家庭,自己的利益等~

我们跟伟人的距离就是心灵上的差距~

635
#26 06-6-15 19:47
其实真正能遇到喜欢上的一个女人,确实不容易,遇到了话就要珍惜,就要全心付出,
除非你遇到不是你非常喜欢的,或者是凑户过的,那样的话可能工作会占多一些.

2176
#27 06-6-16 04:12
原帖由 当笨蛋遇上炸弹 于 2006-6-14 10:40 发表
只要我爱一个人。我就会为她付出我的所有



哎呀,不知道哪位女性朋友愿意为我付出全部啊?
别全部了,60%就可以了!

2176
#28 06-6-16 04:12
原帖由 冰岛菜菜 于 2006-6-14 11:07 发表



你好小啊,★★★★★★★★★★★★☆☆☆★★★★★★★★★★★★★★



又把你大的不行了是不?

1517
#29 06-6-16 16:30

转一篇

普希金之死谁之过﹖
        诚 意/文

1837年1月29日,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当这一不幸的消息从莫伊卡12号传出来后,人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普希金怎么会死?但命运之神却大大地开了一个玩笑,把年仅37岁的天才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召回了天国,留给人们无限的悲痛和惋惜。

    在悲伤的人群中,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她就是普希金年轻漂亮的妻子,年仅24岁的娜达丽娅·冈察洛瓦·普希金娜。此刻,她不仅要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和打击,同时还要承受人们对她的恶语中伤。人们责备她,甚至咒骂她,正是由于她的轻佻行为导致了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以致于丈夫死在情敌的枪口之下。



不和谐的婚姻

    普希金与娜达丽娅的结合,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以″郎才女貌″的标准来衡量,可以说是天生的一对,非常般配。1830年,普希金诗人的声誉如日中天,此时,芳龄十八的娜达丽娅犹如刚刚开放的玫瑰,鲜艳欲滴,清香诱人,人人都想采摘,普希金被她迷住了。在次之前,有多少女孩迷恋他,但没有一位向娜达丽娅那样使他魂不守舍。恰如中国一句俗语所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普希金虽是一位大诗人,但却不得不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在1828年第一次求婚遭到拒绝之后,1830年他再次求婚,终于实现了梦想。

    其实,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就孕育着一颗不幸的种子,。按照现代人的解释,普希金与妻子之间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对于普希金来说,诗歌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他的一切。除此之外,他一无所有。但对于娜达丽娅来说,诗歌如同乏味的公文一样,她根本不感兴趣,当然也不懂。每次,当普希金把他的新诗朗诵给她听时,她就大喊:普希金,你的诗歌我已经听够了。一次,几个朋友来到普希金家,他们在一起朗诵普希金的新作,娜达丽娅也在场,大家问她,朗诵是不是影响她时,她客气地说:朗诵你们的吧,反正我也不听。可见她对诗歌的索然寡味。

    结婚之后,普希金陷入了困境。身边虽有一位美若天仙的妻子,这满足了他的占有欲和虚荣心。但要博得这位美人的欢心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需要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为了维持婚后的体面生活,普希金不得不靠借贷来度日。以致于跳舞到很晚才归来的娜达丽娅还睡在床上的时候,门口就传来了债主们前来讨债的门铃声。普希金欠所有人的债:木柴商人、卖牛奶的、卖面包的、修马车的,还有自己仆人的。他欠酒帐777卢布,裁缝450卢布,欠女时装师为娜达丽娅制作服装的费用3364卢布,欠书商也是同样的数目。在他结婚的头四年里,欠债已达6万卢布。在随后的两年里,不仅没有还掉以前的债务,反而越欠越多。临死前已达12万卢布。债务压得普希金抬不起头来,应酬使他丧失了宝贵的写作时间。他感到了精神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陷入了困境。普希金在给好友纳肖金的信中痛苦地写道:″对生活的操心使我没时间感到寂寞,我已经没有单身汉时的自由自在地用来写作的时间了。我的妻子非常时髦,这一切都需要钱。而钱我只能通过写作来获得。而写作需要幽静,单独一人……..″但是,作为家庭主妇的娜达丽娅对这些家庭生活经济上的困难一点也感觉不到窘迫,她甚至一点也不关心,从不过问,继续去享受她的奢华生活。面对这样的妻子,普希金再次痛苦地写道:″您是怎样的一位帮手和工作者呢?您的工作只是在舞会上跳跳舞,帮助男人们挥霍而已″。可怜的普希金!

    娜达丽娅虽是家庭主妇,但除了陪普希金睡觉、生孩子之外,其他职责一概不问。甚至连孩子们的教育培养也多半是她的二姐娅力山德拉照管。在姐妹三人中,娜达丽娅年龄最小,长得最漂亮,最早出嫁。而娅力山德拉其貌不扬,自知只能做个陪衬,因而很少出入社交场合。但是,他虽然长得不漂亮,但却非常聪明能干,对普希金崇拜不已。她自愿替妹妹承担了管理家庭的重担。普希金从她那里得到了本是妻子应该给他的照顾和关心,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实现了部分交流。不幸的普希金!



匿名信

    1836年11月4日上午,普希金收到了一个纸袋。拆开一看,里面装着三封″绿帽子协会″寄给他的成员证书。证书上面这样写道:绿帽子最高勋章获得者、骑士团长及骑士们会聚勋章局,在尊敬的纳雷什金主席主持下,大家一致同意任命普希金为主席的助手和奖章史研究家。落款是:常务书记——波尔赫。

    另外,就在同一天上午,维娅泽姆斯基、维耶尔戈尔斯基、瓦西里契科瓦等人也收到了同样的匿名信。顿时,整个彼得堡流言蜚语声四起,普希金成了上流社会谈论的笑料,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甚至在一次晚会上,某个名叫多哥尔鲁科夫的年轻人在普希金的脑后竖起了两根手指,作羊角状,即表示″戴帽子″的意思。

    难道真的是有人故意陷害普希金吗?或许吧!但俗语说得好:无风不起浪。普希金的妻子娜达丽娅到底有多美?她的魅力究竟有多大?普希金的好友索洛古博是这样描述的:″一生中我见过许多漂亮女人,遇到过比普希金娜更迷人的女人。但从未见过象她那样将古典端庄的脸型与匀称的身段如此美妙地结合在一起。高高的身材,神话般纤细的腰…….这是真正的美人。无怪乎,甚至是从最靓丽的女人中挑选出来的女人也要在她的面前黯然失色。我第一次看见她时,就神魂颠倒地爱上了她。必须承认,当时,彼得堡没有一个年轻人不对普希金娜暗暗地恋慕着。她那灿烂的美和魔力般的名字,让人们陶醉。我认识一些年轻人,他们非常自信地确定自己爱上了普希金娜。不仅是那些仅与普希金娜见过一面的人,还有那些根本就没见过普希金娜的年轻人″。从这一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普希金的妻子的确很漂亮,她那美丽的姿色具有无坚不摧的魅力,这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子。

    普希金在与娜达丽娅六年的婚姻中,初始如获至宝,倍加呵护和炫耀,为取得这样一个美人为妻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凭借自己天才诗人的名声,将自己的妻子介绍给朋友,引见给皇后和沙皇,带进彼得堡的上流社会,进入交际圈,引起人们的一片惊叹,人们对这一对″郎才女貌″的绝配赞叹不已。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普希金爱美,其他的男人也爱美,沙皇尼古拉一世更爱美。随着普希金带着妻子参加的舞会越来越多,娜达丽娅的魅力越来越呈现出来。开始,她借着普希金的大名与达官显贵们结识,享受着第一诗人夫人的荣誉。但不久,她那魅力的光环已经超过了丈夫诗人的声誉。现在,在各种舞会上,人们谈论的话题,已不再是普希金和他的诗,而是他的妻子和她的美丽。人们喜欢她,仰慕她,热恋她,甚至渴望得到她。在众星捧月许多男人大献殷勤之后,娜达丽娅已经晕头转向。她开始接受所有男人献来的殷勤,不顾在丈夫面前与他们打情骂俏。特别是在″英俊王子″荷兰公使的干儿子,法国人丹特士出现后,她那不检点的行为举止更加明显,有时甚至达到了放肆的地步。娜达丽娅和丹特士,不知究竟是谁先爱上了谁,或许是一见钟情。丹特士,高高的个子,一副漂亮的面孔,两只粗野勇敢的大眼睛稍稍前凸。非常自信、活泼、幽默、快乐、机智,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伙子,与娜达丽娅同岁。在彼得堡圈子里,普希金开始也因他那活泼的性格而喜欢他,沙皇宠爱他,女人们更是爱他如掌上明珠,将他从一个人怀里抢到另一个人怀里。他在交易场上的成功与娜达丽娅不相上下,在这方面,他们俩可以说是天生的一对。丹特士利用自己是外国人的身份,及沙皇的信任和人们对他的宠爱,大胆地追逐女性,尤其是对娜达丽娅穷追不舍。而娜达丽娅也被他的青春魅力所吸引,因而对他的追求和放肆不但不加以拒绝和阻止,反而非常乐意接受,觉得很快乐。这种状况持续了两年之久,娜达丽娅不知分寸的举止越来越离谱。那些与她交往甚密的好友曾试图劝她要学聪明些,要识相些,与丹特士打情骂俏不会有好结果。但每次都听到下面这样的回答:我和他在一起感到很快乐,我只是喜欢他而已。请放心,不会出什么事,今后还会与两年来一样。这就是1836年普希金收到匿名信时的娜达丽娅及她的表现。

    至于娜达丽娅与沙皇尼古拉一世是否有亲密关系,这很难说,但我想,仅以上所述,娜达丽娅的行为足可以使人们认为,她给普希金戴了″绿帽子″。



决 斗

    自收到匿名信之后,普希金坐卧不安。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妻子的荣誉,他毅然决定向丹特士发起挑战——决斗。对于普希金来说,荣誉高于一切。收到普希金挑战书后,丹特士的义父,荷兰公使老格尔恩顿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意识到,义子的行为太过分了。同时,他也清楚,普希金对于俄罗斯意味着什么。决斗,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都是不愉快的。于是,他开始四方奔走,多方斡旋,以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结果,安排了丹特士与娜达丽娅的大姐叶卡捷林娜结婚,并于1837年1月1日举行了婚礼。至少从表面来看,给人们的印象是,丹特士追逐的不是娜达丽娅,而是她的姐姐叶卡捷林娜,从而给普希金收回挑战书下了一个台阶,挽回了荣誉。丹特士在这桩婚姻中的确扮演了一个不幸的角色,叶卡捷林娜不但长的不漂亮,而且比他大6岁,丹特士的心理极不平衡,甚至连皇后都为他打抱不平:″我很同情他,他这是一种宽宏,还是一种牺牲?″

    就在一场风暴看似过去,紧接着晴天之后,其实孕育着一场更大的风暴。丹特士与叶卡捷林娜结婚之后,他利用自己现在是姐夫的合法身份,更加大胆放肆地追起娜达丽娅来。只要那里有娜达丽娅的身影,那里就有他丹特士。他公开地挑衅地为娜达丽娅的健康干杯,邀请跳舞,大声地说着恭维话。不仅如此,他通过别人约娜达丽娅与自己单独约会,独白自己的爱情,并用自杀来威胁对方接受它。在丹特士的进攻面前,娜达丽娅陷得越来越深,她没有发现自己的这场游戏有多危险及其严重的后果,他甚至不顾丈夫的禁止她参加一切年轻人的聚会的命令,依然我行我素,四处招摇,正如索非亚·卡拉姆津娜在写给弟弟的信中所写的:″我沉重地告诉你这个发生上周三的悲剧,就在那一天,那一刻出现了可悲的结局,可怜的普希金,可怜的人!自从那天收到了那封卑鄙下流的匿名信之后,三个月来,他的精神上遭受了多大的打击啊!就是这封匿名信,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这个悲剧产生的原因……但引起决斗的具体原因,人们认为,是在上个星期六沃龙佐夫家的晚会上,当普希金看到妻子与丹特士在一起亲密地谈笑,跳着华尔兹时,他的愤怒达到了极限。还有这位不谨慎的女人一点也不介意星期天在麦雷尔斯基家,星期一在维亚泽姆斯基家再次与丹特士见面!″

    面对这样″贤惠″的妻子和无赖的连襟,普希金纵有诗歌才华,此时也无济于事。除了决斗,他毫无选择了!于是,他再次发起决斗挑战,并确定了极其残酷的条件:双方射击的距离只有十步,并且在第一次双文都没有射中对方之后,决斗再重新开始,直到有一方倒地为止。看来,普京希真的拼命了。

    1937年1月27日,星期三,决斗在离彼堡不远的黑山进行,结果出现了本文开头中的局面。伟大的诗人死了,他的妻子被人们唾骂,是她害了普希金。普希金成了她美丽姿色和轻佻行为的牺牲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