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报纸上说到小刘投资五百万拍了部电影,叫《疯狂的石头》,居然是在重庆拍的,当时以为是网友们拍摄的DV电影,想必一定是蹩脚的摄影和混乱的情节,就没太在意。后来媒体一再提及,考虑到在重庆拍摄和电影对白是重庆话的原因,我耐不住性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了影院。第一次来到华纳,影院环境不比环艺差,而且价钱更实惠,半价场时段更长,嘿嘿。
出乎我的意料,影片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故事情节很简单,围绕着一块翡翠展开的与贼斗智斗勇的情节。导演比较会讲故事,在多维空间和时间扯开线索,还没讲错,够厉害了。特别是在时间上,一次撞车的过程分作三四个场景来拍,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一次事件的不同形态,这种拍摄手法让人有一种新鲜感,能以一种置身事外的心态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这种手法在国内电影里用的并不太多。
不知道是从第几代导演开始喜欢用方言拍电影,在听惯了普通话以后,还真有点不习惯,主要是看字幕有点忙不过来,不过还好,作为一种更贴近生活的表现形式对增加电影的感染力世不错的,如果演员真的能把方言说得很地道。以前看贾彰柯的电影没办法分辨其中的长治话是否正宗,可这部电影里重庆话很容易就能听出是外地人学的,比如男一号。我看电影的时候老是把导演宁浩跟贾彰柯放在一起比较,其实他们是不相干的两种人,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是所谓的先锋导演,拍所谓的“类型”电影,从事小成本制作,而且都获得了公映的机会。把《世界》和石头放在一起比较,个人以为石头的镜头运用更成熟,更会摇镜头,无论快速镜头的切换,还是广角、长镜头,都显得更娴熟,哪怕《世界》是贾导的电影里最不像DV的作品。或许不应该把艺术片和商业片放在一起比较,因为香港电影在影像上一直比内地电影更“清晰”。这部电影是小刘公司为振兴影坛做的“亚洲新星导”计划的其中一部,但是应该说本质上还是一部内地影片。
石头被定性为喜剧片,当然其中的喜剧成分是比较多,方言的魅力在这个时候的体现出来了,重庆人的率真和草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我最欣赏这部电影的不是它的所谓“语录”,也不是有多搞笑,而是如导演所说:重庆的气质契合了石头的味道。重庆是一座发展中的大城市,基于山城的特点,繁华和落后往往就在方寸之间和谐地相处。这是一个在外地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地方。解放碑的高楼大厦旁边,是瓦砾一样破旧的房子和汗流浃背地劳作着的窘迫的人,在这样的地方,经常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好比一锅沸腾的粥,混沌之前的,业已开化的,统统的在一口锅里翻滚,所有的事物都在以一种不同的加速度进化着,白领免不了踩到狗屎,棒棒也赏玩着美女,有如穿再干净的礼服吃火锅总免不了沾上一身火锅的味道。而这座城市就是一口火锅,海鲜和猪下水在一起无奈地攀上了亲戚。石头在影片的编排上情节跳跃的节奏很快,往往通过一个小细节猛然把剧情拉到很远,中途没有任何的过渡和提示,这与我对重庆的认识是相同的,各种差别窘异的人和事却可以共同相处。反差太大,不可思议。从前在地王广场的某楼曾经有百货公司的女职员被奸杀,案犯把女职员用水泥包裹在正在装修的墙体里,这个事情过得很久才被发现。那些每天在商场里来来往往shopping的人儿,谁又知道在漂亮的橱窗背后,有一个怨灵在哭诉?而在距离杨家平步行街不到两公里的地方,有蔬菜在茁壮生长;在离家不到一千米的地方我也有过迷路的经历,让人觉得需要经常对这座匪夷所思的城市进行再认识,山城的真面目和围绕在它周围的迷雾一样,变幻莫测。
如果说《重庆森林》除了名字以外跟重庆毫无关系,那么石头就是根据重庆的气质打造的。围绕着一座小小的罗汉寺,聪明的和愚蠢的,争得不可开交。在影片很容易就看到熟悉的街景,听到地道的重庆话,倒是让人有几分亲切。就这么一部有着本土气质的电影,我不后悔进入影院观看,而看完电影,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去罗汉寺看看门口是不是真的有一个窨井盖,这倒是十分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