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也只是門外漢, 不過我們就當聊天談談。 我想這個也牽涉到責任的問題了, 如果只給自己聽的, 就是對自己負責, 給越廣的層面去欣賞, 面對的就更廣, 被要求的亦更多。以技術而言, 混音沒有絕對好與壞, 應該只能盡量令到大多數聽眾的認同、滿足, 也就說是要在不同的監聽設備和環境都下都要有良好表現, 除了混音技術外, 也受到混音師本身在混音時的設備和監聽環境所影響, 這方面會受客觀條件限制。bob k 在他的書內就有提及到中頻原來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匙, 令混出來的聲音可滿足大部份的監聽設備。
至於修改的問題, 以唱片製作為例, 監製就要負責整個在製作過程, 由找人編曲、錄音、混音和母帶處理, 都要監管著, 與製作人溝通。而在混音師立場, 亦必須按著監製的意思去完成任務, 大量修改與否, 應由監製決定, 因為這個責任是由監製去決定, 而最後面對群眾亦會是監製。
我覺得老弦兒兄所提出的問題, 要視乎面向的是什麼人和什麼情況, 如果只站在一個混音師來說, 他的責任就必須以個人的技術滿足監製的要求。
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