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关于使用何种设备录音的一点感想

( 7 )
 
[收藏]

175
#1 01-11-23 01:24

关于使用何种设备录音的一点感想

硬件厂商们总是在宣传他们的设备又如何高的采样率,声音如何的通透等等。好像只要使用这些新家伙就能制作出一流的声音!?
    现在的数字录音技术为声音的后期制作留下了极大的余地,甚至能校准音高;对前期录音时的要求也比早先模拟录音降低了许多,但是设备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人如何去使用这些设备。
    曾经对比过一只万元级的话筒和一支两千元出头的话筒。声音有差别,但是并没有其价格差距那么明显。设备的更新是永无止境的,如何用好现有的设备才是最重要的。我就不相信24/96和16/48的区别人人都能分辨!!!

71
#2 01-11-23 02:06
深表同意,市场的定律,技术的更新,数字领域的不断拓展注定设备级别与格式的不断升级,降价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所以要给自己定位,冯小刚在甲方乙方中说,我们要为什么样人服务,敢于和什么样人说不!坚持自己的判断,毕竟做出来的东西是给人听的,不是给机器,或是狗一样有特长的动物听的(哈哈,狗鼻子灵),人们需要的是感觉,是作品各个环节的潜台词,什么48000
什么96000,人耳只能听到上至20k下到20的声音,能听全的人都不一般拉,哈哈。我感觉作品本身要到位,能钩起录音师的共鸣,感觉到位以后,不要整片处理,而是乐句甚至小节为单位的去处理效果,以我而言我最喜欢的就是有张力,够干净,无噪音的那种声音。至于什么技术设备更新也不能不考虑,看一看,侃一侃行,动钱不干,这种东西不能当传家宝没有什么用。
宗旨:够用就行!干净就行!丰满就行!纯正就行!要是漂亮的话,前3个条件可放宽,浑厚无骇(婚后无孩)也可以考虑!!

12588
#3 01-11-23 11:03
最初由 一鸣 发布
[B]……干净就行!丰满就行!纯正就行!要是漂亮的话,前3个条件可放宽,浑厚无骇(婚后无孩)也可以考虑!! [/B]


非常同意,不过,您所说的干净、丰满,在越高的采样频率和量化值下,就越能实现,这两年,国外的作品听起来,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有弹性,其原因与设备的提升分不开。当然,音乐的考虑仍然是第一要素。但是,在同样的音乐条件下,也就是说,在同样的“人”的条件下,拼的就是设备了。

个人观点,敬请指教。

175
#4 01-11-23 22:34

同意

当人们欣赏音乐的时候,他们欣赏的是乐曲,有多少人家里的听音设备是没有任何杂音的呢???!!!关键是你在录音的时候是否能引导演奏员进入到一种全心演绎的状态,尽可能的表达出乐曲的意境。现在的录音设备和民用的视听设备相比,那已经是一天一地了。所以我认为录音时最大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乐曲的演绎上,而非一味追求声音的品质。雨果发烧碟《喜悦》不就是用ALISIS的8轨ADAT录出来的吗!

38
#5 01-11-24 23:30
举起任何可以举起的部位表示同意!音乐就是感觉,很难说得清,
在硬件上可以比较容易形成共识,音乐上则是自我感觉良好.
以后的烦人硬件搅得人发晕,结果是做出有弹性的,清晰的,大动态的,
完美而又无趣的东西.

11572
#6 01-11-25 00:33
高端的东西的确有自己的优势,有条件用当然更好,如果5080两千块一台,我想大家都会抱一台回家吧?5万的话筒录出来是比2万的好,东西不比较是说不清楚的。但是一台计算机一样可以做出好听的东西,音乐好听和声音好听是两个概念。

4846
#7 01-11-25 09:59
同意!一首好作品,在收音机里放出来也一样是好,差的嘛......毕竟我们是听音乐而不是听声音,当然对录音师来说就不一定了,这也是他们的悲哀啊,没有了欣赏音乐的乐趣。

4477
#8 01-12-31 12:21

对对对

那本<<音响技术>>差点让我放弃干这个了  那上面的东西太邪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