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点晕的现场测试问题,帮忙啊?
前一阵子搞了个小小的夜场音响系统。。在调试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让我模糊的问题,在此请教一下各位?
问题:吊挂起来的全频箱和摆放在地下的超低频箱如何做延时调整?
场地的一些情况和测量的过程叙述:
全频是在超低箱子的同一位置上吊高大概在3米范围内。测试软件是SIA,测试话筒有两只,一只是ECM8000,一只是AUDIX TR40,声卡什么的都OK的,是用M-AUDIO的。话筒在距离超低箱正前方大概有五米处左右,离地面高度Min主是1。5米左右,测试话筒略抬头20度左右。。实际去测量全频箱的距离是5。24米。当时的市内的温度是26度。。软体开始启动测试前都做好前期的调整了。。。全频测量下来都很正常。。在测试超低箱的时候,先初步做高切到130HZ左右,不考虑斜率上的选择,在SIA上做距离测试不下十次,每次的距离都不低于10米,最大的还会跑到20米左右,这让我一下子感到很郁闷,没半法就用Impulse做连续扫描测试,但其结果也是不停的变化..而后,停下抽只烟,完了,随后做一下音场的声音表现测试,用枪声做了一次扫描分析后,得出场地在120HZ到300HZ之间的清晰度缺损比较严重,做演唱是可以晃悠过得了关,但如果打慢摇之类的舞曲音乐就模糊不清,尤其是在130HZ这个点上面共鸣很是厉害,舞曲的速度越快,模糊度越高..了解一下,低音箱正面的舞池一小快面积有抬高将近40公分的高度用木板铺面最上面再加一层钢化玻璃.也许是这个原因吧..现在问题是陷入的测量过程的困境??/
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把超低箱的处理器放开,做全音域输出,当下去测距就非常的准确了,经和全频计算后,得出结果不到30厘米的时间差.且在相位的表现上也相对稳定...这下问题又出来了?这样去弄的话,那我在调整全频和超低箱之间的斜率配合上,该从哪一方面下手,该如何去测量作为参考依据?
暂时先不管这些,记住当下的延时时间,写入超低箱的处理器,打开全频和超低做最后的调整,除了调整曲线以外可以,当下更重要的就是全频和超低箱之间的斜率调整了,如果调整不好,听起来很容易感觉衔接不良..看着SIA相位图上面从200HZ以下象绕线机一样,极其的不稳定,一下子陷入困境??而超低箱更不允许单独去做测量..还有一个问题,当下做一下距离测量,又有一定的变化,跟先前单独做全频测距上有一定的误差,而且还是比较大的,有超过1米的范围.这下越来越模糊,是我哪里没有搞对??以前是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的...
问题就在这里,哪位大哥碰到过这样情况,最后如何得出有效的测量依据出来?
最后自己放弃SIA,用最原始的方式去做调整了,全频率在做低切32.4HZ Q:12 L-R..超低低切:36HZ Q:18 L-R,高切:102HZ Q:24 Beselll....在选择两者斜率的前,站在DJ台上的听感,感觉全频和超低有些跑马现象,衔接不良,(低音箱直接放在DJ下面的).正面听起来,明显感觉低音不足..中低音部分缺失很厉害..频率范围大概是在100HZ到160HZ...这样一来在等确定下来全频的低切点和斜率选择后,去调整低音箱的高切点和斜率选择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没有一个科学的参考依据毕竟对自己还是没有一定的说服力出来..整个在调整低音部分大概来回有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很累......对了,还有一个问题要提一下:在调整时候,我还把先前测试得出的30厘米左右的时间以写入超低箱的处理器....到收工的时候,又客意把这个处理归零,在近距离听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也可以说心理作用,不惊异间,在距离15米后,却实实在在的可以听的出来超低和全频之间因为这一点点差别而带来的效果变化,以往做测试都是在距离比较远的地方,都有超过10米开外做这个工作.....这个现象我想应该是因为全频和超低之间因距离关系,在某一点频率远距离传输过程后,产生的相位相干现象了,要不要弄好因人而异..
最后,完工后,又做了一次总体的枪声测试,,音场在100HZ----200HZ上清晰度的表现还是令人感觉不佳,没办法啦...尽量做些调整了....取个平衡出来....随后好几天一直都在想,如果再碰到这样的场地和情况,该如何好好的去利用SIA做个有效的测试依据出来???
各位大哥,你们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时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式,还请帮忙指点一下...好几天都睡不着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