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装修音棚的误区和困惑,跟大家探讨
最近又要开始装修音棚,之前已经自己装修过两个音棚,这次想弄的正规一些,所以请教了一些在声学设计方面所谓的资深人物,在交流过程中,其中有一个人(下面简称他为“专家”)的话给了我一些启示,同时也让我产生了一些困惑。想发到这里跟大家探讨一下。
以前两个音棚的装修都是常规操作,墙面打木龙骨,填岩棉,橡胶皮,石膏板,外罩软包布艺,不再赘述。而专家讲,其实这是种误区。音棚外界的噪音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来自窗体和门的缝隙,就好比水桶的最短木板规则,水桶装水的高度取决于围水桶最短一块木板的高度,花大力气在墙体的隔音上,如果门窗隔音没有做好,墙体隔音等于白做。现在一般的房屋砖墙,都已经达到了很好的隔音系数,除了固体传声或称结构传声无法避免外,通过空气传播的噪音都基本可以阻隔,只需简单做一下即可。针对我现在要装的这个音棚,因为周围环境较好,噪音很少,而且是顶楼(没有楼顶走路的噪音),而收音间正对着的下面一间房间也是我自己的,所以没必要花大力气在隔音上,要得到好的录音环境,关键在于吸音,在高、中、低频段上有针对性地做好吸音。另外关键的关键,是要做好门窗缝隙的隔音,这样一个收音室也就装修完成了。
我的困惑是,按照他的说法,之前好多理念都是错误的了。那么我的问题是,墙体的那些约定俗成的龙骨、岩棉(玻璃棉)、橡胶皮的结构到底是不是必须做的,还是像专家讲的那样,有时也可以不做呢?
另外,论坛的朋友们,有没有听过一种叫“植物纤维素”的隔音/吸音材料,有谁用过?效果如何?
希望各位有什么心得和经验之谈,可以不吝赐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