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縮混和頻譜儀的圖像,相信沒有甚麼直接的關係。
但頻譜分析儀在應用上是必要工具之一。
雖然有些人感覺聲音最好單靠耳朵,少一点倚賴眼睛。
但對於頻譜分析儀,我有着很?同的看法。
科技帶給我們可以從肉眼去分析頻率的变化,我們應該適當的利用。
例如幾十年前,沒有电腦的剪接,單靠耳朵 Punch-in,是沒有精確性的。
电腦的剪接,帶來是精確的效果。雖然是耳朵、眼睛並用的操作,但电腦剪接也只是單向性的。
頻譜分析儀和耳朵的關係,是相向、互動性的,時常啟動頻譜分析儀,腦子裏便儲存了各種樂器的頻譜影像,
假以時日,單靠耳朵,也可大約知道任何一種樂器的頻率分佈及峰值點,這像是一種對耳朵的鍛鍊。
頻譜分析儀最直接的用途 –
每個人對頻率的敏感範圍也大不相同,例如我有一位朋友對1Khz- 3Khz的敏感度很低,
這便是他的盲點,假設我也對200hz左右的頻率敏感度不足,這時候頻譜分析儀便大派用場。
特別是低頻的頻率密度不高,位置錯誤的調教可能會發生相差很大的效果,
但頻譜分析儀可顯示出精確的數據,例如峰值216hz,尤其是當我雖要弄一個Q值很窄、很Sharp的EQ,
我需要很精確的數據,單靠人類的耳朵是沒有可能這般精確的。
况且Parameter EQ 的 Q 值是相對的,即中點是峰值,高低頻伸延的曲線是平衡、相對的。
但每種樂器的高低頻伸延曲線也不可能是平衡的,這時候頻譜分析儀也可大派用場了,
我們可以很精確的從圖像看見樂器頻率的分佈情况,弄到自己心中所想的目標。
所以很多大型的Studio也必定配置一台 Klark Teknik 作頻譜的分析。
但近年來也看到一些趨勢,少了人運用頻譜分析儀,甚至有在職的工程師也不大懂得看,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因為小弟會認為,沒有頻譜分析儀,怎樣弄精確的處理 ?
可能用數萬元的價值去買一台看的儀器,有點像格格不入,沒多人願意投資。
又有可能 - 人類覺得自已的耳朵……..强大了。
况且市場上也充斥著很多軟件的,可能軟件的也太不濟,沒多人願意使用。
但個人感覺除了Saw自帶的有著及格的速度、精確度,
市場上沒有一個是軟件分析儀是理想的,包括用運用硬件DSP的軟件。
[ 本帖最后由 dabeat 于 10-7-2 10:5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