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人咬狗》由瑞米·贝瓦克斯、安德烈·贝泽、贝罗特·波维德共同编导他们都是布鲁塞尔INAS电影学校的学生。1989年,他们萌发了拍摄一部有意思的影片的想法,由于资金的匮乏这一想法被搁置了两年半。三个年轻人最后通过布鲁塞尔法语区的募集及自己打工的积蓄凑够了所需经费,用六周的时间完成了影片的拍摄。为了节约开销,影片中的所有角色均由他们的亲朋好友出演。创造了比利时影史上的一个奇迹,成为当年商业上最为成功的比利时影片!
名称 《人咬狗》
外文名称 Man Bites Dog - Criterion Collection (1993)
【导演】莱米.贝瓦克斯, Andr Bonzel, 贝罗特.波维德
编剧:
Rémy Belvaux ....script & dialogue
贝诺特·波尔沃尔德 Benoît Poelvoorde ....script & dialogue
Rémy Belvaux ....idea
André Bonzel ....script & dialogue
Vincent Tavier ....script & dialogue
【主演】
贝罗特.波维德, Jacqueline Poelvoorde-Pappaert, Nelly Pappaert, 海克特尔.佩珀特, Jenny Drye, Malou Madou, Willy Vandenbroeck, Rachel Deman, Andr Laime, Edith Lemerdy
【类型】喜剧 犯罪 剧情 恐怖
【年份】1992
【地区】比利时
【语言】法语
【片长】95分钟
【色彩】黑白
【电影介绍】
影片入选戛纳电影节并引起了极大轰动,幕名而来的观众络绎不绝,组织者甚至不得不动用警力以维持秩序。影片中的凶手亲善但变态,他什么样的人都杀,为钱杀人,也为快乐杀人。他还夸夸其谈地探讨哲学以及怎样称水中尸体的重量。电影的拍摄,拉近了凶手与摄影者的距离,当然摄影者也陷入了凶手恐怖的谋杀事件中,他们成了它的一部分。制片人安德烈明确指出《人咬狗》的目的就在于,它能叫人大笑,而笑后又能叫人反思自己为什么看到这么残忍的内容依然大笑。
【影片评价】
连环杀手在片中一点也不神秘,象与我们擦身而过的人,而恐怖的是他杀人基本没什么理由。影片打正以暴制暴的旗号,从生活暴力(连环杀手无理由地杀人)、心理暴力(纪录片成员从记录到参与)到影象暴力(影片无时不刻地暴力展示、剪接上逼迫观众观看插入连续情节中的无关联画面)多方面皆有大胆地探讨,但却忽略了他们在探讨的同时也正在使用这些暴力手段,而对于被批判的暴力,他们自己可能也并不清楚是否能传达有力和有效的批判。
比较明显的是影片后半部编导开始为主角设计了黑帮仇杀的情节,目光逐渐向传统黑色电影靠拢,连环杀手的恶劣形象也在巨大的黑帮阴影下变得有些令人同情,而且情节一拖再拖,甚至都让人觉得有些乏味,比如那些追逐戏,其实可以剪接的再干净些。
当然,影片还是有许多地方相当不错,象他们这队电影人在旧楼中遇上了另一队也在跟拍杀人的电视台,两大影象媒介的暴力互撞令人苦笑;电影创作者参与到犯罪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记录者唯一一次的正式参与犯罪是轮Jian而不是杀人,又一次的心理暴力讨论)也是讨论纪录片究竟能反映多少的现实性的重大课题,但可惜这样的闪光点并不多,大部分戏中,主演都在极力地模仿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难得的是他笑的时候酷似德·尼罗),编导则在编造着一些无聊的对白,虽然那些场面与对白有黑色幽默的成分,但却引不起笑果。
影片几乎所有的镜头全出自于拍摄纪录片的摄影师的主观视点,甚至最后四人被黑帮击毙也是如此,那个与摄影机一起倒下的主观视点让人联想到了文德斯的《事物的状态》最后一镜的视点,但本片的这个以慢镜强调震撼的场面多少让人觉得作者对暴力是如此的依恋,在面临死亡时也不忘要浪漫一下,因为那个表现连环杀手倒地的慢镜让人联想到的是英雄人物的悲剧,而不是一个恶棍的结局。
当然,对于一个学生作品来说,本片无论从各方面来看都已相当成熟。
以前看杂志上介绍《人咬狗》到结局时摄影师才放下摄影机冲入杀人行列,当时觉得这个结尾真酷,如果影片真这么拍的话,那前面的情节都要重新更改了。此片仿造纪录片风格太强,看它当年抢滩美国时只有区区25万美金的票房,如果放在1999年重新推出,说不定会借着《厄夜丛林》之名有翻身机会的。
http://movie.gougou.com/search?search=%E4%BA%BA%E5%92%AC%E7%8B%97&restype=4&id=1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