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朴
在孩提时代我就常听到母亲哼出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Three Elind Mice,Row Row Row Your Boat等。父亲留美时选修过音乐欣赏课,回国时还带回了一些古典和通俗的外国音乐唱片。童年的我会在手摇留声机前呆得好久,直到大人把我抱开为止。这样有人在我五岁生日时送了我三张唱片做礼物。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一张是《白雪公主》里的Heigh Ho歌,反面是Whistle While You Wosk, 另一张是男童星Bobby Breene演唱的Flower Song和Rainlow On The Riuer,还有一张是女歌星Deanna Durbin演唱的I Love To Whistle和Il Bacio。后来三舅搬来和我们同住,他是个大音乐迷,除了从外公那里继承的一大堆唱片外,自已也收集了数量可观的唱片(1986年我赴美探望他,见到他的地下室里到处是音乐资料,CD、密纹唱片就达6000张之多),而且无时无刻地播放着。我自己也开始在小摊上寻觅我喜欢的唱片。
1952年我随父亲移居北京。1956年参加工作后,领到工资的第一件事便是到东安市场和隆福寺淘唱片。记得当时我的工资是43元,而一张我喜欢的唱片就是5元,尽管这样我也还是买了很多。后来这种小摊子没了,就在国际书店买东欧、前苏联版的唱片。记得当时7寸45RPM唱片3.5元一张,10寸33又1/3RPM的8元,12寸的10元,可惜在文革期间大部分都丟失了。
1986年我到美国探亲,在四年的时间里,每当节假日我便跑小摊、集贸市场、救世军或好运连锁旧货店及Yard Sale(家庭甩卖)等地去寻觅喜欢的唱片,前后收集了约2000张左右,90年回国后陆续都运了回来。95年退休后,我开始尝试制作“老熊猫音乐杂谈”节目性磁带,由于资料太多检索不便,便下定决心利用电脑将基本资料统统输进去以便查找。后来在国内CD市场又找到一些资料,扩大了收藏量。现在我收藏的音乐资料已有80000多条,可按曲名、曲作者、演奏者、类别和旋律分别查找。整理资料用时四年,其中最费时者为旋律,需将乐曲主旋律按简谱输入,这就需要遂曲聆听,煞是费时费心,唯优点为只知旋律而不知曲名者亦可查找,甚是方便。如今将这些资料放在“熊猫”音乐网站上,虽说亏欠很大,但应该说对主流流行音乐的覆盖面可达80%以上。
今后我将在网上与喜欢欧美早期流行音乐的乐友们共同探讨。
他的网站:
http://panda123.com.cn
说囊括40~70年代美国流行音乐榜首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