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树标杆,期待智慧监管的保护
近日,出现一些宜信公司的不实报道,房地产项目问题也罢、代销产品问题也罢,发展模式也罢,在不少媒体和评论家笔下,都让人觉得这家成立了8年的企业与传统金融行业差距甚远。所以会有人以所谓传统金融机构的眼光提出质疑,其实,外界不断的非议足以说明宜信已经拥有被关注的资本,甚至成为一种行业标杆。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获Zheng-Fu工作报告支持,国家政策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之前,宜信似乎并没有如现在一般成为焦点。宜信最早将普惠金融的先进理念引入中国,并靠摸索、实践,逐渐形成符合中国经济、金融环境的模式。如针对贫困农妇的公益理财“宜农贷”、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中心、针对工薪阶层的“宜人贷”等。这些都是“高大上”的传统金融机构所未能涉足的领域。如果按照传统金融机构审核模式和风控模式操作根本无法覆盖“草根阶层”需求,更遑论所谓对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计提风险资本和拨备覆盖。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其中,商业银行对我国中央Zheng-Fu和中国人民银行本外币债权的风险权重为0%,然而对企业、个人的债权及其他资产的风险权重均为100%,为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商业银行对草根阶层信贷投放必须控制在小规模范围。如果P2P既要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标准率计提和拨备,又要覆盖到现时普惠金融需要,其总资本量要做到多大?宜信的核心是“信用有价”,那么“信用”二字能否发挥最大价值,成为补充传统金融机构的核心原则呢?
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由于市场对普惠金融的强烈需求,才会出现迅速扩张发展的状态。同时,正由于互联网金融面向的人群属性与市场作用的不同,不适合完全照搬传统金融机构的标准和要求。由于互联网金融面向人群较之传统金融机构客户呈现更为分散、复杂、难评估的特性,可以说即使风控水平高的传统金融机构也并不代表能做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所言,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机构需要完善,没有机构,谈不到产品创新,没有产品创新,谈不到市场机制形成,没有市场机制的形成,更谈不到监管。发展普惠金融,就是要增强金融服务的多样化、落地化,为消费者提供实实在在的选择,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行业已经有了标杆,下一步期待的,就是智慧监管对这个行业标杆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