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转贴] 3D声场技术能否带来电声革命?

( 13 )
 
[收藏]

1774
#1 15-2-12 16:53

3D声场技术能否带来电声革命?

先说一下这已经不算新闻了 只是感觉似乎很少人知道和尝试 所以发来讨论一下。


在武侠世界里,有一种神奇的武功,如一灯大师远隔数丈,只需要嘴巴微动,就能以千里传音之功,把话语秘密送到黄蓉耳内,其他人无法觉察。别以为武侠的世界无物理规律可言,最近,一家名为东方酷音(Coolhear)的公司,就发布了一种3D声场控制技术,让人在室内随意行走时,随时可以听到系统精确送入耳朵的声音,从技术层面实现了千里传音之术。

虽然千里传音的技术还需要完善,未达到商用的级别,但是3D声场控制技术却如掀开了声音的新次元,让大伙熟悉不过的各类声音,突然变得有生命起来。对此,南大声学所邱小军教授曾经深入浅出地解释过什么是3D声场控制技术下的数字音效——传统的音响,很难感受到声音的方位,声场也很不自然,并且容易受到噪音干扰。而3D数字音效,则可以准确欢迎声音的自然效果,你可以辨别声音的方向、所处场所的声音氛围,假如你聆听一曲交响乐,就能感受到乐队分布在你的周围。如果你所处的听音环境有外来噪音,3D数字音效系统还能根据你所在的地点,用智能降噪功能开辟出一个安静的区域。

“千里传音”技术从3D耳机做起
虽然东方酷音的3D声场控制技术看起来十分“高大上”,但是如果落实不到具体的产品上,让用户可以摸得到,听得着,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面对目前的智能手机热潮,东方酷音十分务实地把此项技术引入了需求量较大的耳机领域,试图把目前普通的立体声耳机,打造成真3D音效耳机,实现用户体验的蜕变。
东方酷音Coolhear耳机和普通耳机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采用的是从音源到软硬件一揽子的技术解决方案,在音频采集时就采用3D的方式,可以充分记录当时的环境数据和音源方位,形成3D音频数据,然后通过智能手机的专用APP、Coolhear 3D耳机来真实还原。Coolhear 3D耳机并不是单向的声音回放,它的内部集成了传感器,比如陀螺仪的加入,可以让播放端感知你头部的位置和运动的情况,实时调整音频的回放策略,颇有点VR眼镜的感觉。而在3D音频源并不普及的今天,Coolhear也提供了2D转3D的解决方案,让用户入手即可获得可闻的3D音效提升。

将可能引发传统耳机淘汰潮
正如1980年代CD的发明,催生了高保真音响。2001年iPod的诞生,改变了整个音乐行业的发行方式。每一次音频技术的进化,都会引发一场革命。为什么说3D声场控制技术会引发革命呢?因为普通用户,之前对高保真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甚至有很多人听不出来HiFi耳机和普通耳机的区别所在。因为HiFi领域的那些名词,比如解析力、定位、结像力、频响延伸等一大堆,普通用户根本没法有直观的感知,而人与人之间耳朵构造的差异,也会导致不同人对声音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之前人只能被动地聆听,音响无法感知人所在的环境、人的位置、人耳的情况、环境噪音水平等。
而3D声场控制技术运用之后,音响和聆听者将不再是割裂的关系,音响能够因人而发声。最重要的是,普通用户即使不懂哪些技术名词,不想去了解什么是3D音效,但是只要能直观地聆听出Coolhear 3D耳机和普通耳机的明显区别,其效果就像是当年大家从CD随身听转到iPod那样,是质的改变。
与此同时,现在的耳机还有一大痛点,就是容易受到噪音的困扰。很多人喜欢在地铁、公交车等通勤状态下聆听音乐,因为重度的噪音污染,不得不把音量调得很大,这样既不利于安全,也会一定程度上损害听力。而Coolhear 3D耳机具备的降噪3D重放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传入耳朵的噪音,让聆听者可以在相对较小的音量下聆听,几乎是一举三得。

耳机行业或从“时尚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可以说,音频技术在公众的视野内,是相对发展较慢的。但是声音作为人类五感中最重要的感知之一,一直被赋予了基础的交流和更高的艺术价值。可以说没有人可以离开音乐而活着。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音频设备领域还大有潜力可挖,在高端智能手机纷纷把HiFi纳入核心卖点时,也迫切想看到声音回放方面(耳机、音响)的技术革命。
相信随着Coolhear携3D声场控制技术和3D耳机杀入市场,将会让“时尚驱动”的耳机行业重新重视“技术驱动”,毕竟比起酷炫的外观,听得到的音效提升才是核心竞争力。因此,不排除Coolhear 系列3D耳机的上市,会对现有的耳机格局产生洗牌效应。



转自:http://xinhaiguang.baijia.baidu.com/article/45577  

[ 本帖最后由 mryc 于 15-2-12 18:00 编辑 ]

1774
#2 15-2-12 16:55
现在全世界好像只有国内的一家厂商在生成这种耳机 感觉没什么人买 好像也很少人知道。
有没有朋友发表一下看法[size=13.7931032180786px],这个技术是否有前途?
以后能否全面普及?
若普及会有哪些障碍(各方面,比如硬件,价格,人。。。。)?
估计需要多少时间?
如能普及它能带来哪些影响(尽可能多的想。。。)?

4104
#3 15-2-12 17:08
看起来像是广告文,里面瞎说的太多,不知从何说起。[size=13.7931032180786px]解析力、定位、结像力、频响延伸根本不是什么技术名词,他们连准确的定义都没有,技术名词指的是能被准确定义和测量的,信噪比,频响曲线,失真度,功率等。
从CD 到iPOD也许历史上是前进,产品是前进,技术上肯定是倒退了。
而且文章也没有任何技术细节公布。无法评价

382
#4 15-2-12 17:33
所以带着这种采集位置信息重混音源的耳机在地铁上听音乐,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然后就没声了,以为东西坏掉了打给客服说不好意思您已驶出音乐厅范围了。

然后原理其实还是心理声学那三大件时差、强度差、相位差最后形成的不同频谱,大家都用过了,只不过这回玄乎一点所有的信息都是根据收听的状态实时处理的,不就是在每个通道都挂一个位置信息综合plug in,参数对实时采集到的位置响应,随身听手机的CPU处理能力真的够用能做到实时响应吗。

其实这个思路就是和杜比atmos如出一辙吧,只不过面向对象不同。

这种东西玩游戏可以,看电影可以,听音乐?算了吧,谁会在音乐厅里托马斯全旋就为了感受这个定位感。。。。。。更何况现在有多少音乐是录回来一大堆音轨叠起来就完事的,大家都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段来美化声音,几乎所有效果最后都会要影响到空间定位,那这个美化后的效果怎么随着位置信息更改,冰冷的技术手段开始向人文审美下手啦?

南大声学是老牌,很崇拜,但这个记者问了这么个技术就发文搞电声革命也太kuso了点吧。

1774
#5 15-2-12 18:19

回复 ddyykk_hello 在 #3 的 pid=4396269 的贴子

哎呀 我肯定不是做广告的 论坛老朋友了 我只是刚知道这个东西 觉得是不是会像2d电影到3d电影一样会对以后的音乐播放会产生很大影响 然后搜索发现没什么资料 也没什么关注 就发来想多了解一下。下面是唯一能搜到的数据 请评价一下
    • 喇叭直径:11+6(Φmm)mm
    • 导线长度:1.2(m)mm
    • 频响范围:20-20K(Hz)Hz
    • 灵敏度:102±3dBat 1KHZ(dB)dB

    • 加工定制:是
    • 加印LOGO:可以
    • 阻抗:16(Ω)Ω

    • 类型:
      耳塞式插头类型:直插型
    • 是否无线耳机:有线耳机
    • 耳机输出音源:随身视听
    • 插头直径:3.5mmmm
    • 用途: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MP3、MP4、游戏机
    • 插头:3.5(Φmm)

1774
#6 15-2-12 18:26

回复 黄河 在 #4 的 pid=4396297 的贴子

实际听感怎么样 我觉得这个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我不太懂它讲的技术 只能概念上大概理解 但具体的会牵扯到哪些技术不太懂 会对原来的音乐产生具体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一个听觉概念  是好了还是坏了  或者有利有弊  假如有弊的话那是不是还可以通过技术发展改进?其实我是想知道这个技术能否有未来?就像这个记者吹嘘的一样能不能有一个很大的未来,甚至是革命性的?

1774
#7 15-2-12 18:30

回复 黄河 在 #4 的 pid=4396297 的贴子

现在的音乐声场都是假的,都不那么真实,我觉得如果真能只通过两个耳塞就能达到还原任何声场的效果,还是很让我期待的。但我不太懂这个东西的具体利弊,以及它的前景,仅此而已

1774
#8 15-2-12 18:38

4104
#9 15-2-12 20:03
我说的技术上如何实现了3D?3D如何定义?

仅仅多单元就叫3D?外国耳机多单元的多了去了

721
#10 15-2-12 20:47
立体声音频实现方案,本身就是,3D技术的应用。不要玩文字游戏了。

1774
#11 15-2-12 23:02

回复 ddyykk_hello 在 #6 的 pid=4396428 的贴子

说3d是相对于立体声而言的吧。从听觉上现在的音乐除了5.1,双声道,单声道,不基本都以立体声为主吗?  立体声就有相位感  所谓的空间感也比较假   听现在的唱片能听出多少身临其境的感觉?  就像你听乐队唱片与看live house演出能一样吗?最起码是逊色的,因为播放端本身的限制,只是两个喇叭怎么能模拟出“全息”的现场感?。 当然我不知道这个耳机有没有实现所谓的身临其境的3d感,抑或只是噱头,因为我也没听过,我也不太懂那些所谓的技术。我只想知道这个技术的概念有没有前途(即便这个新闻只是噱头),将来的音乐会不会实现所谓的3d,或者叫4d也好,总之就是在音响听觉上有没有某种跨越的可能性,就像2d电影到3d电影的跨越一样。既然你懂技术,那咱们先不说这个新闻说的那些词汇,就你的技术上的了解和所能做的展望而言未来有没有可能实现某种音响听觉上的跨越。举例:就像5.1一样,假如5.1在音乐上普及的话,那么一个是音源(录音、混音)还有一个是播放端都需要改进跟上。就音源而言现在技术上实现5.1都不是问题,那在只有两个耳塞的耳机有没有可能实现播放5.1(借指3d)的可能呢? 另外如果是立体声音源,那技术上有没有可能实现在播放端(指耳机)将立体声转5.1(借指3d)呢?   我也说晕了 本人才疏学浅 不知道说清楚了没  如果懂我真正想问的就直接回答我说的,说其他的我真晕了

[ 本帖最后由 aalahu 于 15-2-12 23:09 编辑 ]

1774
#12 15-2-12 23:12

回复 大河之声 在 #7 的 pid=4396488 的贴子

那就说是4d吧  有没有这种跨越的可能呢

4104
#13 15-2-13 09:40

回复 ddyykk_hello 在 #6 的 pid=4396428 的贴子

实在不懂你想问什么。“我只想知道这个技术的概念有没有前途?”  问题是这个技术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你发的文章没有任何有意义的说明。多单元耳机早就有了,跟3D没什么关系。5.1跟3D更没关系。某种跨越到底是什么跨越?

1774
#14 15-2-13 19:36

回复 ddyykk_hello 在 #6 的 pid=4396428 的贴子

好吧 我也说不清楚。就等有技术也有想象力和洞见力的人来展望一下吧---相比现在的音乐而言,[size=13.7931032180786px]未来的音乐有没有可能实现音响听觉上的某种[size=13.7931032180786px]跨越?好比2d电影到3d电影在视觉上的跨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