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解释:当您在钢琴上敲最左边这个低音1的时候,其实不光是这单独一个音在响,
上方空气中其实还飘着他的泛音,如上图示他(她)们依次为:(1),1,5,1,3,5,b7,1,2,3,#4,5,b6,b7,7...
音乐的发展进化史,以及调性音乐中
每个音所暗示的情感内涵,大致可以按照泛音列中每个音的出现顺序做出追溯:
1,partial 1
人类的起源,娘,唱歌哄娃不哭——人类史上第一条单旋律的创作是伟大的母亲。
(1的情感:中性)
1,partial 2
第一条“二声部写作”:爹,八度与娘齐唱,来自partial 2,基音的上方八度。
(--)
5,partial 3
中世纪教会,用四度和五度为旋律写二声部。
(5的情感:中性)
3,partial 5
(a) 教会不太接受第五个泛音——大三度音的出现,原因,
“此度数会极度影响和分散歌者那虔诚的心。”
(b) 于此同时街头一位名为“Bob Dylan the 1st”的中世纪民谣诗人不小心弹出了一个三和弦。
(c) “调式音乐”的特征随着三和弦的出现而变的不在明朗,从此,“调性音乐”主导了
从巴赫到销售冠军Taylor Swift的全部“民众音乐体系”——
这个partial 5蕴含了太多人类的多愁善感与酸甜苦辣。
(3的情感:快乐、喜悦、成功与好运)
b7 & 7,partial 7
Bb会引领我们去F大调,于是我们把他(她)纠正为还原B来保持C大调的调性。
泛音列的不完美成就了调性音乐的不完美:如果不停地敲击C,你会不会听到其上方的Bb泛音?
而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F大调弹C7?
(b7的情感:悲凄,伤感,悔恨)
(7的情感:强烈的愿望)
2,partial 9
经过音在1与3之间。
(2的情感:愉悦的、满意的)
#4 & 4,partial 11
F#会引领我们去G大调,
于是我们人为得将F#换成还原F——再一次,泛音列的“不完美”成就了调性音乐的“不完美”。
(#4的情感:强烈的实现目标的愿望,抑或是敌意的、邪恶的)
(4的情感:伤感,一种可以引起人们怜悯、同情的气质)
b6 & 6,partial 13
泛音列中的第十三个音,其实是在b6与6之间,若选b6那么他(她)有去5的倾向性,选择6则有去7的倾向。
(6的情感:愉悦的、满意的,同“2”)
(b6的情感:绝望的、不可救药的、惨淡的、不可能的,同“b2”)
b3 & b2,What??!!!
他(她)们均未出现于泛音列前16个音中,他们的渊源,可以想象为“5,6,7,1,b7,b6,5”平移到了“1,2,3,4,b3,b2,1 ”。
(b3的情感:悲剧、惨剧,同b7)
(b2的情感:同b6)
爱的边缘——调的边缘,
当我们有了上述的这12个音之后,音乐的情感变得极其饱满、激烈与紧张。同时,我们也就走到了爱的边缘,调性的边缘。
无调,
若我们12个音都使用,并抛弃三和弦的基本结构——那么“无调”就会像是一桩
违反牛顿三大定律的奇事,简单而自然地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