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装PEN?学点和声吧(连载之十)
微信公众号:音乐边缘
这两天有朋友问到转调的问题,兴趣来了,那就再说说转调的问题。
有几个基本的理念请各位注意:
其一,和声教材上的转调手法是理论家从作品中总结出来的。其实在同一个时期转调的手法多种多样,就像今天的各种APP、各种平台,但经过大家的使用,最后总有一些应用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理论家顺势总结,再通过编纂教材或者上课来指导年青的作曲家,久而久之,就成为规则。
因此,虽然这些规则可能无意识中吻合了某种更高层次的艺术规则,但就其发生的过程中说,具有深厚的人为色彩。
既然如此,转调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自由的,个性化的。否则,20世纪的无调性音乐岂不是无法存在了?这一点对于创作的人来尤为重要。如果你始终屈服于教材或者老师所讲的名目繁多的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虽然依旧可以写出不错的作品,但终究缺乏了一些挥刀走江湖气魄。而万一你混出了点名堂,也免不了没那些没心没肺的后生才俊归为迂腐不化的老朽。
如果你还对上一段的说法心存疑虑,那请你分析一下李斯特、瓦格纳、马勒、斯特拉文斯基等人(应该算是传统音乐的大师了,很有代表性的了吧,当然,这个名单可以非常长)的转调手法,了解一下他们是如何自作主张地对和声教材上的转调手法进行解剖、分-Lie、重组的。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大师的地位,并被后人看作是那个时代和声的革新者。
这又牵扯出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音乐本身的质量与作曲家技术创新哪一个更重要?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已经听多了教材或者老师这样的说法:没有不好的技法,只有不好的作曲家!这句话看似强有力地说明了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音乐质量!
但这个理解却是有问题的。因为这句话也体现了这样的意思:即任何技法都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你怎样使它的应用体现出一定程度上自恰的逻辑性。
也就是,技法创造本身是中性的,是丰富创作手段的重要方式,那么它对作曲家来说当然很重要。而音乐价值的评价却受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你只要看看专业人士和社会对巴赫、维瓦尔弟、李斯特、马勒等等作曲家艺术价值评价的变化就知道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有太多的或然性因素。
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在音乐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的作曲家,人们在总结他们的艺术成就时总会说他创立了什么形式、完善了什么技法、创造性地使用了什么、开拓了什么什么的先例、首次把什么什么应用到作曲之中……因此,几乎所有的大师其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其在技术上的创新。
似乎又扯远了点,回到正题。
其二,既然转调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自由的,那意味着随意转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本阁强调的是教材上的转调原则只是音乐转调中可能合理原则中的一小部分!其实已经留给作曲家广阔的个性化应用的空间。那么,如何评价转调是否合理呢?通常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
是否流畅。转调是否流畅是传统功能和声对转调的基本要求。那么多的教材不断地强调和弦的转调手法,其实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提醒一句,听觉的流畅顺滑应该是判断的主要方面。
是否体现出整体逻辑构架。调性作为古典音乐重要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其本身应该具有整体性的逻辑构架。那么每次一次的转调就是这一整体构架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此,判断转调的质量需要结合宏观逻辑。
是否支持了局部的表现目标。音乐表现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也无法简单地说明白。但无论如何,音乐在进行的过程总有技术的、音响的、表现的、审美的、美学上的目标。判断转调是否合理也应该考虑到这个方面。
说完这两个基本理念性的问题后,我们再来聊聊为什么自由的转调存在着合理性可执行性、
在任何一本和声教材中都会用专门的章节来说转调的问题。而说到转调的方法,又几乎全部是以共同和声(中介和弦)转调做为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如果没有搞清楚的朋友请参见本系统的相关内容。
那好,通过中介和弦转调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在前调中的和弦同时可以看作后调的某一个和弦,而这个和弦就成为前后两调的一个桥梁。这种转调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转调平稳和平滑。
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思路扩大化,既把前面提到的所有和弦都纳入到这个转调思路中来,这样就会极大丰富转调的效果,提供更多的选择性。
比如C-E-G和弦,如果前调是C大调那就是主和弦,它可以看做是后调的那不勒斯和弦,那么可以自然地转到B大调或者b小调(要知道在传统转调方法,这样远关系的转调还是要费点周折的);把它看成后调的降六级和弦可以转到E大调或者e小调;把它看成大S可以转到g小调;把它看成降三级可以转到A大调;把它看成后调的导变和弦(导和弦升高三、五音)可以转到#C大调;把它看成后调的那不勒斯和弦的行为音和弦可以转到C大调……这样几乎通过任意一个和弦可以转到任意调。当然,通过减七和弦的等音转调同样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但这种思路却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可以继续扩展。比如重属变音和弦中有增六度,而属变和弦和下属变和弦中可能存在增六度,这样前调的重属变音和弦就可以做为新调的属变和弦或者下属变和弦而转调;附加音和弦由于和弦外音的厘定也可以做为后调诸多和弦转调;甚至偶然和弦、间插和弦也都可以作为前后两调的中介;自然大阶音阶、和声音阶、旋律音阶中各个特殊和弦作为中介和弦也可以自由使用,比如和声小调的增III级和弦可以作为后调属变和弦与下属变弦中的增三和弦。
掌握了这些手法,你基本可以在转调上做到无形无相了。
当然,因为没有谱例,有些语言理解起来可能会有困难,这正好验证一下你对相关内容是否熟悉了。而今天聊到的一些转调手法和思路至少有一部分你是在和声教材上找不到的。你可能会质疑:这些手法有根据吗?合理吗?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会这样用,我也在一些作品中见过这样用。再说了,这本来就是一个“个人臆断”的理解,你太认真那就是你的问题了啊!
好了,至此,和声学习的第二个阶段算是结束了。如果权概括一下的话,和声学习第二个阶段的索冀 主要的理念是你通过第一个阶段了解了功能和声的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基于功能这一核心观念解释、应用、甚至创造性地把玩任意可能以包含功能思维的和声现象。
以上和声学习的两个层次基本属于照本宣科的层次,给你的创新空间其实不大。但到了这个层次,可以说你的和声水平已经入了专业的门槛。在一般的、创作、研究、教学中不会碰到什么太大的问题。
当然,你也不会太傲娇,因为在本阁的和声学习层次中,共有六级,现在看,才刚刚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