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好,把工程采样率设置为 88.2kHz;如果你想节省资源,设置为 44.1kHz。
损失的部分非常小,是可以接受的程度。
不同采样率下的处理,无外乎一个
精度或者说是
分辨率的问题。就好比你用一个大杯子加热水,水只有大杯子的一半体积,水尽管会沸腾但不会溢出;如果你用小杯子刚好把水装满,水沸腾了可能会溢出。
母带处理可以尽量往高了设置,一个是对付一块 stem 的轨道,或者几轨编组 stem 轨资源足够,另外一个就是为了追求精度。
正好最近在研究重采样,分享一些心得。
经常看到某些插件会有重采样(Oversampling,又译作超采样)功能,其实相当于在高倍精度下对样本进行工作,再还原到原精度。重采样能有效解决瞬态失真或者相位失真之类的问题,但是开启后会增加插件延迟量。
NVIDIA 有个 DSR 技术,算是图形视频方面对重采样技术的运用,可以作为参考,非常形象:
http://www.geforce.cn/hardware/technology/dsr/technology
ps:
插件延迟量有个计算公式:采样数/采样率 * 1000 = PDC (ms)
比如 AA 的 PinkZL 版说是零延迟但在 44.1kHz 采样率下有 440 个采样点的延迟量,换算后为 10ms 延迟量。
插件确定的模式下延迟量的采样数是不变的,结论是工程采样率越高 PDC 反而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