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上都說的很好了,不過我認為兩種用法都可以,看你的需求,你如果就是希望它精準的在一個點上,不要有寬度,那還真就非得弄成單聲道不可了。相位問題你可以通過聽聲音、放大看波形、看立體聲分析等各種方法來判斷是否有問題,不必太害怕,不然你混完的東西也就沒法用了,一上電視或電臺或者部分舞臺,全變成單聲道了,那還得了?
不過我是建議,如果確定要弄成單聲道,把音軌拆成兩個單聲道,檢查好,再調整兩者間的比例,進一個mono的aux,會是更好的辦法,甚至直接兩個單聲道只用一個,這樣也是很保險的做法
(題外話多說一兩句,浪費別人錄的立體聲這種想法也同樣是沒必要有,現在的從業者魚龍混雜,有些錄音師真的是根本沒有去了解編曲意圖,有些是製作人傳達有誤甚至製作人自己就不懂,就亂錄,明明就只需要單聲道的情況卻錄立體聲,這種情況就該拆了丫的。不要被別人牽著走,素材是死的人是活的,符合需求才是好素材)
2,通常是調整發送量,but,調整aux音量也是一種方法,下面細說:
當你是多個軌道共同發送至同一個aux去進同一個reverb or delay,基本就建議aux不要動了,全部靠發送量來調整;因為你動了aux會影響所有發送到這個aux的軌道的效果的量。
當你這個aux只給單一的軌道用,例如給主唱用,而且你又希望比如這個主唱在唱的密集的地方delay和reverb比較小,唱到句尾的時候可以把尾音推出來,這種情況建議是推aux軌音量的automation,因為直觀,你不用去預判神馬delay time啦pre delay啦這些,只要在你希望它尾巴跑出來的位置把aux推起來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