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
我们的老祖宗们就已经总结出,“歌唱”其实就是夸张化的“语言”。
那么这种先词后曲的作曲方式就很容易掌握思路了。
先把歌词通读百遍,达到流畅背诵的程度(同时要深刻、到位的理解歌词想要表达的涵义)
然后发挥你的想象力,把歌词里蕴含的情绪在你脑子里进行夸张,悲就要悲到让自己悲到想要自挂东南枝,喜就要让自己喜到想要手舞足蹈,柔就要把自己催眠成如水处子,刚就要把自己嗨到气吞山河。
然后用极尽夸张的语调来念诵歌词,同时在字词的连/断中寻求一个可以贯穿全文(至少要贯穿副歌部分)的节奏脉络。
然后用找好的节奏脉络结合歌词语调的抑扬平仄形成旋律。尽量不要逆着抑扬平仄来写旋律音高,那样会让人听成别的词,也不要违背歌词本身的语言节奏,那样就会像周杰伦的很多说唱那样“中文十级都不知道他唱的是啥”,同时,创作旋律的时候也要兼顾一下歌曲的类型、风格要求。
最后把搞出来的旋律里面能去掉的音都去掉,能精简掉的变化都精简掉,尽量用最简洁的旋律结构来表达出最深刻的情绪。
最后这一步很重要,甭管歌词写得多参差不齐,你都要力图用最简洁的主题旋律动机把它们框进去,很多歌是两个主题动机,主歌一个,副歌一个,也有的歌一个主题动机经过来回变形就可以形成一首完整的歌。主题动机的重复出现(变形后的也算)其实就是一个给听众洗脑的过程,只要你的主题动机以起承转合等各种姿势反复强-Jian听众的耳朵,只要能在听众的脑子里形成一个鲜明的印记,听众就会觉得你的旋律写的很好听。评判一首歌是否写的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听众听完了以后能不能记住里面的主题动机——往往就是主歌的第一句和副歌的第一句(大部分情况是副歌的第一句)。只要你的歌放完了,听众能立即哼出来印象最深的那一句,那你这首歌就算是成功的。写歌最忌讳信马由缰的胡乱挥洒灵感——每一句都写的很用心,但每一句都完全不一样,听众听完了以后一脸懵逼,一句旋律也记不住,那这首歌也就失去了“被传唱”的可能性,只能孤芳自赏了。。。。。所以,歌曲的旋律写作要注意两点:1,旋律要足够简洁,让人能轻易地分辨出主题动机。2,要让主题动机(或者主题动机的变体)尽量多的反复出现来加深听众的听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