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探讨一个语言逻辑的问题

( 22 )
12
 
[收藏]
-  第 2 页  -

1595
#16 21-5-24 15:37
compusic 发表于 21-5-24 15:15
因为问的是时间,而且是问的是“最多几分钟”,换句话说最大等于几,也就是不能超过多少,小孩子拿之前做 ...

我觉得您这个理解有偏差,“最多几分钟干完”不是让你求所需要的最长时间,而是指满足既定条件的最小值。

比如说,我这个活儿最多还有10分钟干完,假设我每分钟的干活儿效率是X,活儿总量是F,那么我说的意思就是10*X大于等于F,现在的题目是已知F求X,请注意,虽然题里面问的是最多需要多少小时,但实际上求的是X的最小值,因为小时和F成反比例关系而不是正比例。

再比如说,我这个活儿至少或最少还需要10分钟,表达的意思是10*F小于等于F,也就是说如果让我只干10分钟,这个活儿我干不完或者勉强干完。换到这个题目,假如问的是最少需要多少时间,那么解题思路是3X'≤10,求得X'=3,然后需要再加1,即X=X'+1=4
观众反应

94
#17 21-5-24 16:29
其实说到底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在进行逻辑计算的过程中代入了对语言的日常使用习惯

楼主原话“总共有10块砖,小强1分钟能搬3块砖,问小强最多几分钟(取整数)搬完?”——这里的“最多”在不同的语言使用环境下既可以被理解为≤也可以被理解为≥

之所以“最多”会被理解为≤,是因为我们在日常使用时在说出“这件事最多需要多少时间?”时心里想的却往往是“你可别跟我说超过了这个时间这件事还tmd办不成!”——注意,这里内心趋向的是尽可能做到≤而 绝对不要

后面提到的扣字眼问题,其实可以在“问小强最多几分钟(取整数)搬完?”前面加入“在小强不偷懒又不超常发挥的情况下(总之就是在额定工作状态下)”解决,因为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逻辑计算而不是单纯的对语言的日常使用

1795
#18 21-5-24 17:53
感谢各位的讨论和讲解。

我也是觉得这里涉及到日常用语的习惯问题,还有语境的问题。

但小孩子做题是按照最多、最少等字眼来决定大于、小于、等于的。

这给小孩子解释起来感觉有些费劲。

1277
#19 21-5-24 23:36
我曾经数次研究过类似问题,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出题者是在玩文字游戏,应该先把出题的人送到医院检查大脑是否正常,完毕!

1277
#20 21-5-24 23:42
逻辑问题应该在实践中进行施教,如果在智商普通的学生中进行考试,出题的人误人子弟,应该先送他去见见上帝,然后送去见阎罗王。可笑的是居然有很多人在嘲笑美国的高考题太简单,可知人家用简单的题目培养的科学家比你多N倍!

1277
#21 21-5-24 23:43
中国的老师最喜欢的事就是玩文字游戏

1277
#22 21-5-24 23:45
教育小孩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信心,不是用题目去把他们难倒

379
#23 21-5-25 09:30
出题的数学老师的中文有问题,你还去较真就不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