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关于音乐性的问题。

( 14 )
 
[收藏]

2600
#1 21-9-1 00:32

关于音乐性的问题。

今天和几个老师讨论了一下,关于音频设备音乐性的问题,尤其是DIY的产品。论电子电路理论很多DIY大师都是强手中的强手了。但是很多产品缺乏:音乐性。这个词我也无法具体定义,暂且理解为声音的活跃度,精气神。
这是我在购买一些DIY话筒是最能明显感受的,你要单听一个话筒没啥问题,但是和一些品牌的比,这些话筒明显就感觉声音暗沉,歌手似乎无精打采的样子。此问题同样出现在话放或者其他硬件设备中。看似声音厚实了,咋一耳朵听起来好像很抓耳朵,但是声音的那种积极感,活跃的状态不在了,四平八稳但无精打采。
我不知道这样的描述有多少人能听懂,也有被杠的风险,但确实是我自己使用了一些DIY产品遇到的问题,虽然我用的好东西不多,但相比厚实,饱满,等等这些看似诱人的特性,我更关注声音状态的活跃度,声音听起来是不是立体的,悦耳的。
就暂且瞎说这些吧……

869
#2 21-9-1 01:10
这个概念在下认为不是太严谨,应该叫音响性,也就是音响效果,而音乐性是在作曲(含编曲)部分,也就是do re mi fa的设计阶段,音响性是用什么器乐或声乐或噪声来体现或者还原这些do re mi fa。这两者肯定不是一个概念。
老烧是老在对器材的了解,或许对电器具备相当的知识背景和实操手段,但其实这些都是‘家用扩声’的范畴,而音乐性,在我看到听到的范围内,大多所谓老烧都是‘被动感知和切磋’,没有多少个会去研究乐理硬核。你跟他们讨论音乐性,他们就自然会牵出更多散文流的词汇来发表主观的听感,而其实音乐性是‘更前面、更源头的概念’,他们了解多少呢,这其实就已不在一个频道了。

412
#3 21-9-1 01:25
我有一些发烧的朋友,他们也经常谈论音乐性,不过他们是这样说的:我换了一个XXX前级或者后级又或者音箱等(这里指CD,前级放大器或数播解码器之类的),原先那个音源(CD或者解码器等)听起来没有情感的,现在换了这个高档的,情感也出来了,松香味也有了。这些几乎就是他们的原话,对于这些我只能是呵呵呵了,说心里话,我非常讨厌所谓的发烧友,在我心里感觉到所谓音响发烧友绝大部分都是器材党,而且各方面的知识都非常欠缺,比我强的就是他们太有钱了.

456
#4 21-9-1 07:28
这种情况建议三轨素材盲听,如果听一会儿能辨认出每轨素材的特征,说明感性描述背后的客观事实是存在的。
观众反应

4243
#5 21-9-1 08:46
音乐性,是好的音频设备的灵魂,一点不过分~!因为,它主要就是为音乐的录音、混音而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显然是出偏了的···

音乐性,是种多元的体验,触发点是人的听觉。所以,音乐性必须与听觉审美和风格多样联系在一起的,难有固定答案,不同审美层级、角度都会有不同选择,包括更多理解不深也却“一本正经”地聊着···

音乐性,除了客观指标,更多的是强调人的体验,对音乐中声音的理解、塑造、设想,然后到听众的审美共鸣···多数很难用目前常见的设备指标衡量(或者说更多此类指标并没有参数来描述,又或者不适合定义化描述,毕竟“随机”是艺术审美的有效特征之一),而仅仅有音乐修为有关···所以,音乐性是比常规参数指标更高、更直接关联人听觉审美的设备品质表述特性···

设备能实现基本参数指标、功能为初级品,设备能做到频响听感平衡为中等货,设备能做到频响整体平衡,还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更重要的是这些特点符合人的审美需求,才是高级品···显然,这就主要就是说的音乐性~···

音乐性其实包含了与音乐相关的任何听感因素,评价也相对主观,在不同的人耳朵里有不同的反应。玩了些年的DIY,越来越感觉到“泛音”对其影响就是决定性的,在频响平衡的前提下,好设备比拼的是“泛音塑造的音乐性”,这其实关系到早已定论的乐音要素:音高、音长、音量、音色当中的“音色”,而“泛音”正是影响音色的核心因素,复杂性远高于其他三个要素,设备生产中有偶然瞎搭成事儿的,也有潜心研究掌握核心技术的···无疑,这些都是产品成功的关键···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音乐性”不是一个科学的话题。而事实是,今天的科学还远未深层触及这个话题,而是更多的依赖人的音乐修为与体验、实践与经验,甚至审美的时代认同感···这点上,与所有深层研习的学科一样,具有高度专业性,并不适合随便一个人都能感受、表达、领悟···且跟随审美、个人修为的变化而变化着···

如看女生,端正、好看、漂亮,···都是表面的,上街一扫一大把,但如果加上内涵、气质,显然立马就凤毛菱角了···当然,不少人可能还未必能领会何为“内涵与气质”,这就是自身修为问题了,多接触气质美女,才能更有效分辨距离,就如多接触高端有音乐性的设备一样,慢慢才会知道“音乐性”是何物···当我们质疑一种“感悟”不存在的时候,可以先问问自己,有没有“悟性”···这点对于初学者、普通爱好者很重要···因为感受“音乐性”需要这种悟性!与冰冷的数字和公式不一样的···因为,音乐是一种撩拨情感情绪的东西,它不是一种化学分子式合成油漆配方···更不会只是停留在工具0与1上···

另外,我还想再次说一下,对于从事音乐职业、想从事音乐职业的学习者来说,当出现一些不同观点,甚至听辨对错的时候,别老是用有人听不到、感受不到来“忽悠”自己,想着想着自己都信了,路也就断了···也许你想要成为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那些人当中···想证明自己没问题、不缺悟性、不缺音乐感觉,想比较和找成就感,也应该有合适的参考对象,而不是就低不就高···因为“就低”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满足的只是自己的一种心态,能力上不但不能提升,更会是把路走偏···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1-9-1 13:27 编辑

8842
#6 21-9-1 09:25
谢谢分享

559
#7 21-9-1 09:39
为啥我觉得音乐性也是分听众的,属于并没有普世规则的一种“个人观感体验”的范畴。 我所认为的音乐性应该是作品是否传达出了作者想要的情感表达。
比如,有些大神敲敲桌子拍拍板凳也可以做出音乐性的作品, 早期的留声机,放上一张轻微受潮的唱片,也会有人说,对! 就是这个味儿。 甚至沉迷于此无法自拔、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如果非要定一个“音乐性”的普世规律的话,我觉得应该可以跟“表现力”挂上钩。

1384
#8 21-9-1 09:44
这样的大师有,但非常非常非常的稀有罕见,楼主你为什么能遇到这么多的大师。。。

4243
#9 21-9-1 09:48
音乐作品的“音乐性”与设备特性体现出来的“音乐性”,本质上说都是附属于“音乐”···

但我个人觉得,楼主说的还是设备声音方面对“音乐性”的影响以及差异,而非音乐作品本身的创作···

是的,音乐性必须与“音乐表现力”挂钩,而音乐表现力则直接与人的听感、体验挂钩,所以···终极问题核心还是在于人的审美与是否符合人的审美上~···

而具有特定声音个性设备的生产、评价、选择,也就自然地与人建立了必然联系···符合这点才是高级阶段,而仅仅符合当代物理、数学、音乐、数字技术等等理论,都依然只是停留在音乐生产的基本技术应用的阶段···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1-9-1 12:52 编辑

11067
#10 21-9-1 12:17
很好的问题

550
#11 21-9-1 14:04
我竟然把标题看成“关于音乐  性  的问题”,我心想:音乐也存在性问题吗?
对不起,我错了!

2600
#12 21-9-1 14:27
可能我没有表达清楚,我说的音乐性,指的是设备本身对声音处理产生的结果。没有音乐创作的范畴。当然会有朋友说我乱用概念,暂且说是乱用吧,因为我找不到更确切的词形容。
我做过很多次不同话筒同时录制同一声源的对比,结果就是有的话筒让人听起来很有劲,歌手仿佛是笑着唱歌,二,有的话筒则很暗淡,歌手仿佛在敷衍了事。单听任何一轨,都能用,但只要一对比,总有一个你会更喜欢,它会多出一些你说不出来,就是要选择它的东西。这个对比,在话放,压缩等等硬件上一样适用。尤其是DIY产品与厂牌之间对比,这结果更明显。所以我开篇就说,DIY老师们对电子知识绝对都是专业的,但是产品的缺陷是否他们意识到与否。亦或者,只是我无中生有罢了,那就笑笑而过就好。

4243
#13 21-9-1 16:41
音乐性的问题,一定是有的,说白了就是音质差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选择就看个人喜好了···且先不说DIY与大牌厂商比,纵使就是直接都拿大牌厂商的货来对比,同样会有“优与劣”产生,你总会有一个更喜欢的,且不论综合素质,至少在当前自己做的对比条件下一定是这样···否则也就不会有诸如老NEVE好还是AMS好的提问出现了。···所以,这也不是DIY与大牌对比的独有问题,而是但凡有对比就难免有伤害的。事实上,如果有价格差异的跨度,也应该允许有适度的品质差异···当然,同等条件下(包括价格)DIY可能出现不满意的几率会高一些,这是个实情,原因很多···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要PK,能否在价位、应用范围、风格类型出入不大的区间内来做,这样就显得更公平、公正些些,毕竟拳赛也在论“男女”和“公斤级”对打的···还有就是,设备这东西也讲究性价比的,谁都渴望花少钱办大事儿,但基本的价值规律不可能荡然无存的···

我做DIY,作为我个人来说,如果是严格还原复制,还是我说的三个条件(主要是针对音频通路部分的电路来说的):一、原版机;二、原版元件;三、原始电路图。三者都在且严格把控的话,出入不会太大,至少也有个七八九成,但谁也不敢说100%一样,大牌原厂时隔一二十年再产,即使宣传说完全一样,也未必是如实描述,DIY就更需要仔细甄别了。至于,DIY与原厂机的差异作者有没有认知,这点我觉得对于DIY来说,看个人根基和审美吧,有的人可能有,有的人可能没有,甚至差异存在、做不成一样,反而还宣传成更好了、升级了、优化了、秒了···每个人的思考问题的逻辑、标准、专业修为、营销法则,甚至道德底线不同,这些会综合起来决定最后的结果···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1-9-2 09:22 编辑

455
#14 21-9-1 19:28
lz说的音乐性,可以理解是基于硬件设备使用不断提升出的专业性审美,但问题在于硬件审美到达专业水平的人是少数的,所以这种话题很难聊,因为常年用整套万元级声音系统的人,在没亲身使用聆听过的情况下,是无法想象lz所说的这种,具有“音乐性”整套百万级声音系统品质是什么样的,更专业的那些审美到底好在哪,贵在哪,经验积累不到一定程度是理解不到的

4楼的兄弟说的很对,那是最有用的方法

本帖最后由 野人.阿博特 于 21-9-1 17:31 编辑

4243
#15 21-9-1 23:19
4楼的方法其实就是靠听来辨别,但是靠听,得有个前提,就是得是“会听”、有经验、有素养的人听,并以其专业的审美标准做出的判断,才能作为参考···而相反,不具备能力素养的听辨结果,可能会误导“正确”的方向···!

所以,分轨ABC对照听,“听”本身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什么程度专业素质的人来听并做出的判断,当然这种人绝对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指的一类人,具有审美评价标准的一类人···这里,可能未必能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常规计票法则,是很多人需要明白的,数字壮胆在这件事儿上,可能会意义并不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