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放过带,常规做法确实是按照2楼说的,走LINE IN过一次录回,但是也有人直接走MIC IN过带的,而且,在某些设备上,两者过完对比下来,话放可能感觉更好一点,比如我听过的NEVE VR通道条,我就感觉貌似话放过出来更好点,当然可能也得看风格···换句话说,同一台话放,走LINE IN与MIC IN,结果未必完全等同···
需要强调的是,走MIC IN过带对操控要求可能更高一点点,类似于正统江湖传言的禁忌----邪门魔功“二次放大”,没经验或者不小心,就失控过载···过劈了自然就只有破坏作用了···
插件染色很好了,我不否认,毕竟很多插件都式采样模仿对应硬件来的,肯定是有几分诚意在的。在要求不苛刻的情境下,完全可以齐活儿···但是,我经过一些实际对比和观察一些大师的做法,以及对应作品的听感,还有与一些混音老师聊天交流···我个人觉得硬件过带或者说效果处理,与软件在染色上基本可以很像硬件,但在声音塑形以及轮廓塑造上,软件还是没有好的硬件来得利落、结实、有立体感(其实很多教程,看似在纯软层面操作的,但实际音轨很多都提前经典硬件下完成过声音“塑形”处理的,增强了质感),独听辨别需要耳力和经验都很好才能分辨···如果混合到整个作品里,各音轨相互关系处理,相对来说,这方面会感受更明显,当然,这种“明显”依然是相对“听力”而言的···如果觉得没有感觉,这事儿绝对就是多此一举的事情,完全可以略去···
纯属个人的实践、理解与看法,无关软硬优劣说,没有褒贬的意思,喜欢用啥就用啥···就事论事而已~!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2-9-12 13:16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