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个问题我说说自己不一样的看法,当然,仅供参考!
一首音乐作品其实是包含两个部分:音乐的部分和音响的部分,从音乐过渡到音响是有一个过程的,作曲的时候可以不考虑最终音响效果,只要能够把感情表达出来就可以了,但是从编曲、配器开始就要注意最终音响效果了,混音只是最后的一个阶段而已。
1.首先编曲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乐器之间的音响效果,比如吉他的低音部分就尽量不要与贝司的高音部分重叠音符、钢琴的柱式和弦尽量不要与吉他扫弦的音域重叠——除非有意加强情绪。
2.配器的时候也尽量避免相似音色的叠加或者交叉——除非刻意,比如有个竖琴在演奏琶音,吉他也在弹分解,就容易混淆不清。
3.混音的时候先做个草稿——关于音响效果的图示,比如吉他应该在舞台左边还是右边?是靠前还是靠后?鼓组是在后面吗?后面正中位置吗?用一个草图来先把各个乐器摆布排列好,然后再考虑音量啊、均衡啊、压缩啊、混响啊之类的效果问题。
比如做菜,得先把菜切成需要的形状才下锅吧?土豆是切丝还是切片,总不能整个丢下去吧?
作品最终的效果取决于每个步骤,优美的旋律、饱满的演奏、动听的音色、合理的排布,最终才出来美妙的音乐。
在混音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妨回头看看编曲和配器有没有问题,尽量从根源上解决,而不是后期打补丁,补丁越多越难看.................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前期的编曲和配器如果做到位了,其实没有后期混音啥事儿——参考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出,出色的演奏基本上完全来自于编曲配器和演奏,与混音有毛关系?
——————————————————————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