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很多人问我耳机为什么不能混音,我回答一下。

( 23 )
12
 
[收藏]
-  第 2 页  -

7055
#16 23-10-10 12:51
个人觉得,在没有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成熟、可靠的混音意识和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确和了解相关硬件软件工具的特性!~

一些基础概念需要明确!!~
歌手录音用的“监听”耳机(准确的讲应该称作【返听】耳机),和混音用的【监听】音箱,在设计和用途上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专业监听音箱】趋于平直的频率响应,是为了相对准确的反应出【声音的原貌】!~这一【特性】使之成为一种相对的【标准】!~如同【专业显示器】可以相对准确的还原色彩和亮度一样!~【返听】耳机(如楼主多张图示)、或多数民用音响设备,由于不具备相对准确的反应出【声音的原貌】的能力,所以不能作为主要参考设备!!~

在具有相对【标准】的【专业监听音箱】工具上完成调整后,再把作品在不同的常用设备上进行回放,检查并调整其适应性,才算完成混音!~

具备以上条件并完成混音,至于混音结果是否理想,那是审美、经验和能力相关!~是另一个范畴的事儿!!~

234
#17 23-10-10 13:43
我觉得上面两位老师说的对,人耳对各个频率的敏感度变化很大,非常不平直,设备平直是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让混音师被迫的适应这个标准从而制作统一体系的作品。但从实际听感和实际应用场景来说,混音师必定要做一个在自己“完美”设备上听上去缺陷,但实际应用场景更好的的作品,这就产生了矛盾,这让监听工具平不平直并不是最直接影响作品的关键,上面老师说的多用途对比才是解决频响的重中之重。

382
#18 23-10-10 16:47
耳机的频响曲线不平除了单元本身性能导致和厂商迎合市场恶意调音外,最主要的是耳机频响的目标曲线本身就不是一条直线,因为测量耳机频响是要用人工耳耦合,测出来的数据会带着外耳道共振导致的染色,这和人的耳朵本身也不平直有等响曲线是一回事

51
#19 23-10-10 18:42
哪怕这图里是一条直线 也跟现实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要提升高频 本帖最后由 mxmxmx2009 于 23-10-10 18:45 编辑

976
#20 23-10-10 20:02
以铁三角M50X耳机举例,图片紫色线条部分,就是它的频率图(图01)。
就像看到的一样,他的频率图和他的听感是一样的,他就是一个高频有点翘,低频有点多的耳机,因为这样,导致耳机里中频的solo声音都小小细细的感觉。但是低频打击,和贝斯,高频镲片和人声齿音都比较突出。



所以,修正它。用EQ修正。图片绿色线条部分(图02)。

耳机最终的频率特征就会成为白色线条部分。平直了(图03)。

我们来听听看。

问题:实际听感,低频软了,瞬态和冲击力没了。但是,中高频问题不大,可以接受。

原因:EQ修正的问题,普通EQ调整会导致相位偏移,调整的越大,相位偏移越严重。会导致声音模糊。           
             EQ调整导致的相位偏移对低频影响会非常大。导致低频软了


办法:解决相位偏移问题就要使用线性EQ,砰!!解决了,好多了,但是瞬态还是弱了很多,也就是说瞬态没法用线性EQ解决。


结论:你用一个很棒的EQ修正耳机频率曲线,得到的是一个频率正确,但瞬态损失比较大的声音。其表现就是听起来声音扁了,没力了。


本帖最后由 忐中忑 于 23-10-10 20:17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76
#21 23-10-10 20:09
难道就没办法了吗?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更好的线性EQ去修正它,让他音质更好一点。
下图是我用Q3的线性模式EQ修正的M50X耳机的图片(图04)
我把它的频率抓出来,放进Q3。使用Q3的线性模式的中等性能选项(图05),声音就已经比原来的瞬态好很多。

Q3这个EQ的线性模式算法非常好,声音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用耳机得到一个比较正确的声音,听起来和正确的大音箱是差不多的。基本不会导致因为耳机而误判频率。
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善。

但是,,,有点困了,我睡醒后再聊但是的部分。。。。
本帖最后由 忐中忑 于 23-10-10 20:19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76
#22 23-10-11 15:20
耳机因为本身结构问题根本就么有所谓平直的频响,还有我们的耳道结构声音进去耳道根本就么有可能平直。

3300
#23 23-11-2 17:04
继续讨论啊,我正想买个稍微能后期的耳机。现在有900ST

1188
#24 23-11-4 21:51
在频响比较平直的监听音箱系统中的出的混音,兼容性会比较好,这里说的兼容性是指在音响系统、耳机、单声道音频系统、现场大型PA等不同的回放环境,都会的到其混音结果所能预期的回放效果。而耳机做不到,充其量只能在耳机这个唯一的回放系统重做到效果一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耳机系统无法对相位问题做出明确的判断。

如果你只是要做一个人声与现有伴奏的贴混,耳机系统应该还能凑合。但是如果是要做一个整曲的分轨混音,光靠耳机是完全不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