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2002年中国十大音乐新闻

( 1 )
 
[收藏]

13
#1 03-3-26 23:18

2002年中国十大音乐新闻

一、谭盾获得格莱美最佳电影原创音乐专辑奖
  2月28日,第四十四届格莱美奖在美国洛杉矶颁奖,谭盾凭借《卧虎藏龙》电影原声音乐获得本届格莱美最佳原创音乐专辑大奖。虽然获得提名的汤沐海与王健最终与格莱美擦肩而过,但中国人的实力已经让世界瞩目; 4月,和慧获得意大利第42届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9月,秦文琛获得德国卡赛尔国际管弦乐作品比赛第一名;10月,中国女指挥家张弦折桂第一届马泽尔/维拉指挥大赛;中国音乐家的成功带给音乐界内外无限喜悦。
二、首届中国现代音乐论坛在上海举办
  中国现代音乐论坛4月5日至7日首次在上海举办,今后将每年举办一届。首届论坛包括了3场作品音乐会和10场学术报告会,由上海广播交响乐团主办,国内音乐名家悉数到场。国内外15位重要作曲家的力作展示了现代音乐发展的概貌,学术报告和主题讲座则直指中国现代音乐现状和问题,随即引发了业内关于现代音乐全方位的辩论和深刻剖析,有力推动了中国现代音乐的进程。
三、文化部颁布《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
  6月17日,文化部《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开始执行。该办法是文化行政部门对艺术考级工作依法行政、加强监管的法律依据。“办法”规定艺术考级归口国家文化行政部门管理,并明确了各地文化行政部门在艺术考级中的具体权限,同时规定了艺术考级主体和考官的条件、考级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违规的处罚办法。
四、首届中国唱片“金碟奖”颁奖
  6月22日,中国唱片行业的专业大奖“金碟奖”在浙江慈溪颁奖。这一由中国音像协会设立的奖项,与其他众多媒体操办的音乐奖项不同,是由唱片界专业人士打分的大奖。该奖旨在鼓励原创音乐,扶持民族音乐艺术和繁荣正版音像市场,对行业起到示范与引导作用,获奖唱片直接由中国音像协会推介参加世界唱片协会评奖,其设立对中国唱片业意义深远。
五、陈曦、居觐、吴碧霞获第十二届柴科夫斯基音乐比赛大奖
  6月23日,为期两周的第12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在莫斯科落下帷幕。中国选手吴碧霞和陈曦分别获得声乐比赛和小提琴比赛第二名,另外两名中国选手居觐和刘洋分别获得钢琴比赛第三名和小提琴比赛第六名。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音乐赛事之一,每4年举办一次。自1958年首届比赛举办以来,每届都能吸引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高手参赛,此前,共有6名中国人获奖。此届比赛,中国选手获奖面广、获奖人数多,创历届之最。他们的获奖是对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极大肯定。
六、音乐剧《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预热中国音乐剧市场
  6月22日至7月7日,《悲惨世界》在上海联演27场,场场爆满;12月20至24日,《巴黎圣母院》在北京演出,随后南下上海。8月份,第26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暨第三届全国歌剧(音乐剧)观摩演出举行,国内音乐剧各方人士前往,探求中国音乐剧发展之路。一方面是国外音乐剧在中国受到欢迎,一方面是中国原创音乐剧创作的低迷,两者对比发人深省。
七、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举行
  8月19日,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在北京落幕。“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是文化部主办的重要赛事之一,其中“桃李杯”舞蹈比赛已举办6届、小提琴比赛已举办7届。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的举行,是文化部为适应专业艺术教育以及业余艺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旨在检验和展示我国民族乐器独奏的教学水平,丰富和完善“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的内容。比赛在民乐界引起高度重视,吸引了众多专业和青少年民乐独奏选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人才,同时极大地调动了我国青少年学习民乐的热情。
八、第二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举行
  10月25日至11月5日,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金嗓子杯)声乐比赛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乌克兰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212名选手报名参赛,60余名选手来京参加了初赛、复赛和决赛。比赛引起了国内声乐界的极大兴趣,几乎所有的音乐院校的声乐系都前往观摩比赛和演出,并进行了热烈探讨,对比赛中暴露出的中国歌手的优势、劣势都进行了认真地反思。比赛成为了声乐界的一次大聚会、大交流,是一次圆满的比赛。
九、谷建芬、郭颂遭遇著作权官司
  元月24日,谷建芬被诉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及其19首插曲侵权一案,由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谷建芬胜诉,原告诉讼请求被驳回。12月28日,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诉郭颂《乌苏里船歌》侵权一案由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郭颂在使用《乌苏里船歌》时,应当注明“根据赫哲族民间曲调改编”。这两起著作权案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音乐创作者的责任、权利、义务等音乐人关心的问题亟待《著作权法》予以切实的法律支持。
十、流行音乐蓄势待发
  经过了2000“疲劳期”、2001“沉思期”之后的流行音乐终于还是步入了“过渡期”:多样化和实验性的尝试正在悄然进行,窦唯和王晓芳在做扬琴加电子乐的尝试,宝罗和苏放在一起把各种打击乐融合了,他们的共同点是向好听回归,绝不另类。相信有了这些尝试,流行音乐一定有成功作品出来。

2834
#2 03-4-2 14:43
我只爱NEW AGE音乐,我只写NEW AGE音乐


不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