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业余玩录音混音20周年,发表一下心得体会和近期作品

( 29 )
12
 
[收藏]
-  第 2 页  -

154
#16 24-6-20 17:57
gxhj 发表于 24-6-20 17:20
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后来觉得正因为生理结构不同,才相互有吸引力,一起学习心跳会加快,情绪更激昂, ...

你最好是在说学声乐。

300
#17 24-6-20 18:11
确实好

162
#18 24-6-20 18:29
这个贴耳感,是抬300hz抬的,还是染色染的?

1993
#19 24-6-20 21:57
第一耳朵就是人声太顶了,跟大部分老师的看法一致,一是音量大了,二是人声中频中高太顶一些了,可以削一点
观众反应

1702
#20 24-6-21 00:00
挺好,有过母带硬件吗?

529
#21 24-6-21 00:18
楼主此歌我听了20分钟, 女声非常棒,  这一点很赞。  唱功很不错。 音准节奏都是上乘的。远比很多歌手强。

我也对比了原陈慧娴的录音室版本、以及红磡体育场版本、告别演唱会版本。不同几个混音版本
我个人觉得,你这个后期混音,有一点“两层皮”的感觉,  人声相对于乐器  突出、顶了不少。 包容感 不太河蟹。 实话实说,见谅


281
#22 24-6-21 22:07
我和你差不多,2002年开始接触电脑混音的,当时混音还是cool edit 1.2,声卡也是创新,当时单位的797 NT2还是用自带的供电加自己焊的转接线接的声卡录音。那时基本没有什么插件,最多也就UL3和cool edit自带的这些效果器,人声也没有什么校音软件,录歌基本都是一句一句抠出来的。当时留存下来录混的歌就剩下一首,其他的经过几次换电脑,大多都遗失了,贴出来与大家共勉。软件插件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主要还是培养审美和对基础效果器的理解和应用。下载mp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93
#23 24-6-22 21:22
唱功没问题,人声混响再多些,这样音量比例和融合度相对会好些。附上一首22年前用两个MP3对录,然后去网吧用COOL EDIT编辑的翻唱歌曲,呵呵,回忆满满。
下载mp3 本帖最后由 xiaochaoxuan 于 24-6-22 21:30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2
#24 24-7-9 18:41
听了两遍,我觉得歌手音色 技巧 音准都非常好,但是混音不太有时代感,声音有点靠前,湿度不够,声音和伴奏融合度不够,个人观点

1664
#25 24-7-9 20:17
唱的非常好 请问下 老师都教你怎么练声 可以教教我吗

2138
#26 24-7-9 20:56
动态?

2151
#27 24-7-13 12:52
没有在现场感受,没法评互联网传过来的声音品质,但业余时间能玩成这样,论坛还有谁

584
#28 24-7-17 10:51
楼主牛逼

1人声与伴奏的压缩比不一样,显得貌合神离,人声太贴耳朵了。人声还可以再处理一下。这版90年代伴奏风格与现在的贴唱不合。
2非母语常见的问题,以歌手母语发音习惯唱非母语,咬字吐字不够地道和准确。。“粤语人俗称:北姑唱腔。”

319
#29 24-7-17 11:18
大多数人的听感是对的,人声中频是有点顶的也有点大导致这样一个听感,大概800上下,如果不改善,这个还是没那么耐听的,其实到了副歌会好一些,因为乐器掩盖了一些人声顶的地方。混响是有点干,但是这个不是硬性问题,这也是一种感觉,可以算做个人爱好,其他没什么了。

虽然说每个人都有各自审美偏好,很难达到每个人都喜欢,但是真正好的东西,大家还是能听的出来的,只是形容词会变一些,比如这个那个地方怎么可以更好一点,而不是会说这个哪里有问题。

忠言总是逆耳的,很多人不爱听的,所以成长也是艰难的、漫长的。

57
#30 24-8-5 23:05
楼主是不是听HiFi,喜欢很突出的人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