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作曲家会被AI替代吗?

( 14 )
 
[收藏]

3
#1 24-8-2 19:01

作曲家会被AI替代吗?

作曲家会被AI替代吗?

1374
#2 24-8-2 19:07
行活会,AI目前都没有创新能力

559
#3 24-8-2 19:31
目前AI已经可以生成一些还算可以的配乐了,不过还没有那个电影和电视剧采用AI作曲。估计过段时间会有的,那时可能有的作曲家会被替代了。

1083
#4 24-8-2 19:44
现阶段还不行,以后是必然行。

275
#5 24-8-2 20:37
下沉市场的作曲家会最早被替代
如果他们配叫做作曲家的话

469
#6 24-8-2 22:44
现在已经可以替代相当一部分了

211
#7 24-8-3 11:01
别妄想了 就这AI的智商水准 回答个问题还凑合

就举个例子 我棚里来个客户 要求修改10处地方 并且某一段落重新编配成 他现场表达给我的意境

AI这玩意 又不是活的 它没办法完成的~~  想着AI来掌控这样一个有感情的艺术行业  着实难~~

不用杠  这是实话 我还没在举些刁钻例子  它就一辅助  真让它干点正事 一塌糊涂!

一些做不到AI那个水准作品的制作人会被淘汰~~

这个没办法  但是行业里的前端  不用想了 AI啥时候也发展不到那个程序 因为它不灵活 就那么简单~~


每天拿个破钢琴在那11 22 的 肯定被淘汰 就现在AI出来的水准 真的比很多菜鸟强多了


但是依然一二线的 它还是淘汰不了


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不要做了几首歌就觉得自己是二线了  醒醒吧~  一个AI就想打败一二线制作人 做梦呢




AI 最先淘汰的 就是做的不如AI的那群人

AI最不能淘汰的 就是那些高技术灵活的制作人~


机器人说到底发展到今天了 和10年前没有特别大区别 我真没看到这玩意对人类产生什么巨大影响了 只不过是算法的整合而已

本帖最后由 我想不好名字 于 24-8-3 11:13 编辑

211
#8 24-8-3 11:10
指望AI改变音乐高端产业的人醒醒吧

老老实实 脚踏实地的吧
技术不高的产业一定能被改变 因为那种本来技术含量就不高

稍微整合一下资源和算法 就可以轻松击败音乐制作爱好者~
本帖最后由 我想不好名字 于 24-8-3 11:13 编辑

1208
#9 24-8-3 18:48
我想不好名字 发表于 24-8-3 11:01
别妄想了 就这AI的智商水准 回答个问题还凑合

就举个例子 我棚里来个客户 要求修改10处地方 并且某一段 ...

现阶段同意,不过AI的进化能力还是被看低了。个人看法,干活的不等同于搞艺术的,被挤压是一定的,当然最后剩下的都是精英,与AI齐头并进。

1871
#10 24-8-3 20:06
现在用suno出来的东西同一个风格 太过于雷同了,我觉得将来 AI将会是助力工具,然后经过人的调整,加入一些人味,协同出来的东西就很棒了

1253
#11 24-8-4 02:16
不会!

345
#12 24-8-5 20:11
以前拍视频需要 导演 摄影师 剪辑师 , 现在基本上过大学的 都会视频剪辑拍摄,都能当导演, 海报设计也是如此,
广告公司目前还是有业务的,而且价格也不低,只是客户要求高了而已
音乐行业也会如此,很快就可以全民创作了,只是那些水平差的制作人会被淘汰掉

就好比水平差的摄影师拍完,会被美女骂: 你拍的还没我自己手机拍的好看,你连适合我的角度都找不到

848
#13 24-8-7 21:38
宫崎骏看了ai作的动画,说是对人的侮辱,诺兰大导演也对ai作电影嗤之以鼻,

视频ai技术发展更早更完善,也没见代替,音乐就更了,,,,,


凡是多了解些音乐艺术啥的,也不至于这么无奈的认为 会被代替,


或者对自己的创作实在没什么自信吧。

664
#14 25-1-17 02:08
看你按什么角度来看,如果从艺术,灵魂这类比较玄学的角度,估计AI要取代人类还是有难度的。
但是,换一个角度,人是靠什么来写曲子,如果是从经验中提取,从周边环境,社会经历,最后在大脑中生成的数据,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数据训练,这和AI和大数据训练差不多原理,毕竟人脑和处理器一个性质,就是储存已有的数据,然后人类是通过自己的想象,我们的想象也是属于基于已有认知,特别是艺术本来就是以人为本的,他和凭空想象的实际生产力,例如工业或者科技产品这类还是不同的。
以下是GPT的回答:
AI的能力与优势
  • 快速生成音乐:
    AI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大规模的音乐作品,适用于背景音乐、广告音乐、电子游戏配乐等需求较大的领域。
  • 模式识别与创新:
    AI擅长分析大量的音乐数据,提取风格特征,并在已有风格的基础上生成新作品。例如,AI可以模仿巴赫或莫扎特的风格,甚至融合多种音乐风格。
  • 辅助创作:
    AI已经成为许多作曲家的工具,帮助他们进行旋律、和声的创作或优化。
  • 定制化音乐:
    AI能够根据特定的参数生成适合不同场景的音乐,这种功能非常适合企业和个人的需求。


AI的局限性
  • 缺乏情感与灵感:
    音乐不仅是技术的产物,更是情感和灵魂的表达。AI无法真正理解人类情感,也不具备灵感的火花。
  • 创造力的深度与突破:
    AI的创作基于现有的数据,难以跳出已有的框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或突破性创新。
  • 文化与哲学的内涵:
    音乐常常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哲学思考,而这些维度目前难以被AI完全掌握。
  • 个性化表达:
    AI生成的音乐可能在技术上无懈可击,但往往缺乏人类作曲家独特的个人印记。


作曲家的未来角色
即使AI能承担一些音乐创作的任务,作曲家依然可以发挥以下独特的作用:
  • [color=var(--tw-prose-bold)]艺术指导:将AI生成的音乐进行编辑和提升,使之更符合艺术标准。
  • [color=var(--tw-prose-bold)]新领域探索:作曲家可以利用AI工具探索全新风格或音效,这是AI无法自主完成的工作。
  • [color=var(--tw-prose-bold)]情感共鸣:人类作曲家可以通过与观众的共鸣来赋予音乐更深层次的意义。

总结
AI可能会在某些领域取代人类作曲家的部分功能,特别是工业化需求较高的场景,但它难以完全取代作曲家的角色。未来,AI和作曲家更可能是协作关系:AI作为工具,提升作曲效率;而人类继续在音乐的深度和情感上引领方向。

本帖最后由 灰.灰 于 25-1-17 02:14 编辑

329
#15 25-1-17 09:40
“作曲家”一定不会被替代。但商业上不需要作曲家。所以,吃商业这碗饭的一定会被替代。

很简单啊!如果做音乐是为了自娱自乐,那当然不会被替代。如果是非常高端的私人订制,也无法被替代。但如果是流水线式的商业产品呢?比如听个响系列的游戏BGM,甲喜弦的广告宣传片BGM,网红歌等等之类的作曲编曲,可能甲方99%的人连单声道跟立体声都听不出来。AI一键生成,不满意再生成,生成100遍也不怕他甩脸子闹脾气,还便宜。比较可悲的是,听个响系列的需求在商业领域是压倒性的存在,极少有商用音乐会要求个性化私人订制的。AI作曲就是为了方便产品里有音乐需求但不求精的那群人,像是视频博主,自媒体人,独立游戏,主播之类。

所以啊!靠作曲编曲吃饭的,包括我在内,要么成长为领域知名专家,即真正的“作曲家”,要么转行干别的,一直在商业赛道上走,没活可干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