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请各位老师推荐几款录音用的电筒MIC吧~~

( 20 )
12
 
[收藏]
-  第 1 页  -

2068
#1 05-7-5 17:33

请各位老师推荐几款录音用的电筒MIC吧~~

性价比要高一点的。价格两三千左右的吧~~~~谢谢了

350
#2 05-7-6 10:58
nova,s3600,nt2

1206
#3 05-7-6 12:18
电筒买这么贵怎么舍得用呀.
话筒的话要看您录什么冬冬了,感觉NEUMANN的KMS105还不错,电容的人声话筒,拿它录些弦乐也是不错的大约3700元.
EV的RE20动圈的,但是可能拿到要4K,
另外sennheiser的MD421也是3K左右可以拿到,它做语言就是灵敏度稍低点,但是录鼓什么的都很好.

350
#4 05-7-6 12:43
EV...........说实话这两年EV确实很垃圾

1206
#5 05-7-6 12:46
所以EV又把停产的RE20开始做了,RE27,RE38声音都好难听.

350
#6 05-7-6 13:19
其实还不如用SM58。。。。。。。

1206
#7 05-7-6 14:32
呵呵,不争论了.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凭空讨论到底是SM58好还是RE20好是没结果的.就像离开应用光讨论是NEUMANN好还是DPA或是SCHOEPS好,各有各的特点,但是有时候还是需要动圈才合适呀.这么点钱也买不到比较像样的大振膜话筒

2068
#8 05-7-6 18:14
SM58已经有了~~想弄个电容的MIC录唱用。。。你们觉得AKG的C3000B怎么样? 价钱是多少呢?

1206
#9 05-7-6 18:24
C3000声音有点怪,C3000B没用过.

1206
#10 05-7-6 18:28
反正驻极体的靠不住,电容话筒本来就容易坏,又加上.....我们这里70年代的MKH805还能用呢.

1162
#11 05-7-6 22:49
请问到底大震膜和小震膜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或者各自的特点,大概的适用范围等!

212
#12 05-7-7 00:24
Originally posted by alian0475 at 2005-7-6 22:49
请问到底大震膜和小震膜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或者各自的特点,大概的适用范围等!

小震膜比大震膜的顺态响应好!

1206
#13 05-7-7 10:16
应该说牵扯到极头与放大器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并不是大振膜就一定是大的味,小振膜就一定是小的味,不同牌子差异更大.但是就现在一般的认识来讲如下:
一,小振膜受声面积小,声阻抗大,转换效率一定的情况下输出小,给话筒整体信噪比容易造成劣化的趋势.大震膜则反之.    与此相对,小振膜对于高声压级的情况下振膜尚不容易产生其它模次震动形式所以小振膜对于稍高声压级有优势(但有点要注意,大部分小振膜为提高灵敏度,改善信噪比会把极头的放大器设计得比较压一些,对小信号表现好,对大信号很可能是放大器阻塞了,而不是极头振膜失真了,这个需要注意,对于这样可以采用预衰减比较有效.而大振膜尤其是像U87,SM69一样中间引出的极头本生就对高声压级不行).

1206
#14 05-7-7 11:37
二,大振膜的指向性不如小振膜平滑.主要是小振膜受声面积小,把高频的干涉的临界频率有希望做到可听频率的高端甚至带外,而大振膜则中高频波长已经可以与振膜直径可以比拟了.另外小振膜话筒尤其是心型和超心型指向的话筒,后声路比较好做,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后声路来微调指向性和频响.但是大振膜尤其是双振膜却不太容易做到这点,两个振膜的后背声路相互有牵制.

1206
#15 05-7-7 11:46
三,近讲效应不同,膜片的大小与后进声回路的形态与近讲效应都要关系.因为变化因素太多所以变化为具体描述.
1,振膜越大近讲效应越明显
2,单膜片有后近声孔的话筒近讲效应比几乎同样尺寸双膜片共用背极(声路相通)的利害.什么原因我无法找到理论上可以从推导的解释,估计可能是背面的膜片也有相似的近讲效应,最后被抵消了一部分低音.这也就可能是电容双振膜在8字指向时候,低音加重不如铝带话筒明显的道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