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关于混完音是否过一遍模拟设备

( 57 )
 
[收藏]
-  第 1 页  -

979
#1 05-11-19 20:36

关于混完音是否过一遍模拟设备

前两天一个国外的朋友告诉我,国外很多棚里混音都是在pt里混好后再将信号从高档的台子上过一遍(当然很多棚都是直接在顶级模拟台上混),说这样听起来温暖自然一些,我表示怀疑,再怎样高级的设备多过一遍就会降低一次信噪,还有可能出现其他的问题,不知各位高人怎样认为?难道我每次混完音以后都要在我的SSL上过一下?

12588
#2 05-11-19 21:36
这个问题,一直在争论,老外也没有定论,不过,我很喜欢过模拟设备的声音,用牺牲一些的信噪比获得更好听的声音是值得的。
观众反应

979
#3 05-11-19 22:26
我曾经从事过5年的模拟录音工作,用的是SSL的台子和STUDER的24轨机,后来单位改用数字录音设备后,以前繁杂的剪带工作倒是再也没有了,声音也干净了许多,但声音总是少了些东西。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用数字录音后的结果再过一遍模拟的设备,似乎有点得不偿失,不知KING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5860
#4 05-11-19 22:42

我刚才试了一下

把一首恐龙混的一首歌曲FOR YOU MMM 用我的美奇的台子过了一遍(电平基本一致),对比听了后觉得底噪明显增加,声音好象变软了点,我的台子是美奇 /24,感觉总之差不多,就是多了低噪。有可能是台子一般的原因

3777
#5 05-11-19 22:49
一般过模拟设备是过开盘机。

4722
#6 05-11-20 00:38
要的就是磁饱和效应??

2996
#7 05-11-20 03:01
争议话题,理论上是ADDA的次数越少越好,越少越干净。但是不是越干净就越好,有个听觉习惯的问题。
实际处理上过模拟SUMMING的声的确和直接从DAW导出的有很大区别,理论上是模拟设备HEADROOM大(实际PT的HEADROOM也不小了,但的确声音不一样)。至于在MASTERING的时候过开盘机,很多美洲和澳洲的MASTERING STUDIO爱这么用,欧洲相对少点。追求的是磁带的过载后由HEADROOM产生的温暖不失真感(比什么LIMITER都管用),算是一种效果器,至于效果器适合不适合用则是两说。
另外一点是可以把DAW里的波形放大看,再高的采样平率下放大了看DIGITAL的波形用远是一格一格的,90度的拐弯点。这些硬拐弯点对应在频响上产生的是奇数谐波。这也是通常为什么数字的声音听起来“冷”的原因。

13891
#8 05-11-20 05:09
我的研究成果:

很多发烧友受不了没有噪音的音乐。在音乐厅里欣赏现场演奏时,现场的噪音是非常大的(相对于录音棚来说)。而且老的模拟录音,底噪也是大于今天的数字录音。所以现在太干净的录音是很多发烧友无法忍受的。所谓“数码味”其实就对声音太干净的一种误解,过一遍模拟台子就好了。假如模拟台子也能做到像专业 AD 那样低的底噪,那发烧友又会说模拟台子也有“数码味”了。

其实我在很多年以前第一次听 CD 时也是受不了。觉得还是磁带好,后来才慢慢接受了 CD 的声音。

12588
#9 05-11-20 10:30
原帖由 lonelydog 于 2005-11-19 14:26 发表
我曾经从事过5年的模拟录音工作,用的是SSL的台子和STUDER的24轨机,后来单位改用数字录音设备后,以前繁杂的剪带工作倒是再也没有了,声音也干净了许多,但声音总是少了些东西。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用数字录音后的 ...


对啊,就是那些少掉的东西,让人感觉没有音乐感了。而作为音乐来说,音乐感,或者说可听性,是很重要的。而且,好的模拟台子,比如ssl之类的,本地噪声都能控制在-80db以下。根本就无所谓。我们用L3的dither到16bit,噪声都比这个大,但是也没感觉什么不对啊。

12588
#10 05-11-20 10:32
原帖由 驴半仙 于 2005-11-19 21:09 发表
我的研究成果:

很多发烧友受不了没有噪音的音乐。在音乐厅里欣赏现场演奏时,现场的噪音是非常大的(相对于录音棚来说)。而且老的模拟录音,底噪也是大于今天的数字录音。所以现在太干净的录音是很多发烧友无 ...


不用说发烧友,很多录音师都无法接受。声音的好听远远比声音的真实更重要!好的模拟台子追求的不是频响曲线的平直,而是经过染色的好听。

12588
#11 05-11-20 10:35
原帖由 周军 于 2005-11-19 14:42 发表
把一首恐龙混的一首歌曲FOR YOU MMM 用我的美奇的台子过了一遍(电平基本一致),对比听了后觉得底噪明显增加,声音好象变软了点,我的台子是美奇 /24,感觉总之差不多,就是多了低噪。有可能是台子一般的原因


老兄,能够成功做到好听的染色的台子都是很贵的。普通的模拟台子还是比较追求频响曲线的平直,所以你感觉没什么区别。不过,如果你把软件里面的分轨,分成24路,在台子上合成,我想你会听到区别的。

3286
#12 05-11-20 12:32
说得很有道理

979
#13 05-11-20 14:06
如果过模拟设备仅仅是为了增加偶次谐波,那我觉得似乎还不够,因为我从SSL台子为开盘机录的东西作后期时(尤其是管弦乐作品),在高频的细节上要比数字录音多很多细腻的东西,完全不像我以前认为的数字录音的细节可能更干净,还有其他很多声音变化的方面,所以说过模拟设备应该还有其他一些未知的物理方面的变化

373
#14 05-11-20 14:49
演奏/演唱, 混音, 和Mastering都属于声音的"创造"过程,一切以好听为追求; 高保真是声音监听/传输/转换过程中的追求。 将这两者区分清楚就少了很多疑惑。

Lonelydog讨论的属于前一范畴, 把Protools和SSL的两个版本做一下AB对比,选听起来更舒服的就行了。 我玩Hiphop和Lounge经常要特意加一轨噪音,还有人使用8bit的样本编曲呢。

2943
#15 05-11-20 15:37
如果有好的模拟设备,(一般的就算了,没多大区别)最好在缩混出最后结果前就分组过一下, 比如所有的缩混都结束,把bass,drum编一组, 人声单独一组, 所有的混响编一组, 其他器乐一组,然后过ad/da录出最后的结果.         模拟设备因为没有0110的锯齿, 所以在声音的光滑程度上,前后的层次上都会比直接数字设备导出要好. 前提是模拟设备要上档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