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左弦教程连载之- - - “低切”鲜为人知的细节

( 101 )
 
[收藏]
-  第 1 页  -

6727
#1 18-1-22 15:25

左弦教程连载之- - - “低切”鲜为人知的细节

本帖最后由 Salinx 于 18-1-24 13:30 编辑

今年已是2018年了,本论坛建立至今 也已经十九岁了
今年也是本人左弦入坛十年整。今日写篇教程,纪念一下


低切, 这个词大家想必都很熟悉了。  通常也称之为高通滤波器HPF 或Low Cut  
我们在混音各乐器分轨时,绝大多数情况下,首先就会做这第一步“低切”(以及高切)
那么究竟如何做好低切呢?  首先还是需要了解一下低切 很多人不太知道的知识点

这时突然,某小张同学提问: 低切?  切,,, 这不简单! 我早就知道了呀
人声流行风格一般 男声低切70Hz,女声低切90Hz,很多小童声 没有胸腔共鸣音,甚至还可以低切120Hz.
  电贝司 低切30Hz。 军鼓 低切50Hz。  鼓叉低切300hz左右,,,,,, 这些不都是很多混音书籍中 多次说明的吗?


左:其实不然。
首先,你并不知道这些混音书籍中,那个老外作者,实际混音中 他用什么牌子EQ 上的低切?
我们用Waves 插件包中的SSL插件 低切80Hz。 同时换个Neve 插件  低切80Hz。这时,声音是很不一样的!   

小张:What? 那为什么呢?
  左:低切中的斜率是个重要的参量,12dB/oct 表示:每倍频程(八度),低切了12dB。
         而24dB/oct 则表示:每倍频程(八度), 低切了24dB。
         下图中我们能明显看出: 低切100Hz, 斜率为12dB/oct 时,50Hz受到了影响,将被衰减为-12dB
                                                  同样低切100Hz, 斜率为24dB/oct 时,50Hz 却被衰减为-24dB.  
              
              

  有些硬件比方:SSL 4000/9000硬件台子,每个通道条上,原始默认的电路设计,低切斜率内部电路锁死为18dB/oct。(下面是英国SSL 原厂通道条英文说明书中, 对其低切/高切的描述)
     
  The high-pass filter has a 18dB/octave slope
  The low-pass filter has a 12dB/octave slope  

而Neve  88R台子每路上通道条,我查阅了外网资料,原始默认的电路设计, 低切的斜率 却锁死为12dB/oct。
  AMS  Neve  8801通道条的低切/高切斜率 厂家均锁死它们为12dB/oct (是无法在前面板上调整这个“斜率”的)
      
     也就是说:假如在相同低切100Hz前提下, Neve的斜率曲线会相对 平滑、舒缓些。
                     而SSL则会稍比Neve 切的“陡峭”一点。(无论是“平滑”还是“陡峭”,都有各自的优点
      Waves\UAD等公司建模的一些仿真插件、AA采样式插件。他们依然遵循着同款硬件上的原始声音风貌的低/高切。
      混音的低切环节, 即使是相同的低切频点,不同厂牌的硬件,不同类别的插件, 高/低切出来的味道都有所差异。
  ~~~~~~~~~~~~~~~~~~~~~~~~~~~~~~~~~~~~~~~~~~~~~~~~~~~~~~~~~~~~~~~~               
小张同学又提问:
          哇,这样呀!  那如果是两个数字类某些插件。 比如:牛津 EQ和PSP EQ
          我把他两插件上的低切频点,都旋在50Hz, 而且都设置成相同“12dB oct"
            那是不是  这两个插件的声音 , 相互对比之后。声音会基本一致呢?

  左: 其实,还是不一定。
          因为即使频点、斜率全都一样,但“算法”  假如存在差异的话。那声音 还是会不一样的。
         比如ProTools  每个轨道自带的那个EQ插件 含有了Butterworth“巴特沃斯” 斜率曲线。
          而有些比如美国著名的Meyer Sound处理器上界面中的低切, 却还包含了 Linkwitz“林克威治”斜率曲线
          另外,很多EQ插件中,比如SSL、Neve、API  这些低切斜率都是无法调整的。他们都是固定模式的斜率曲线。
           与此同时,又有很多数字类插件,却可以任意调节低切斜率(比如 FabFilter-Q插件)
~~~~~~~~~~~~~~~~~~~~~~~~~~~~~~~~~~~~~~~~~~~~~~~~~~~~~~~~~~~~~~~~~~~~~~~~~~~~~
           所以这看似简单的低切,也会存在很多声音的差异性
         不同电路设计的厂牌硬件,或是不同类别的插件,
          即便频点相同,却都会存在声音的多样性。
           混音中并不是一个牌子EQ上的低切,就能胜任所有歌曲的
           有些风格歌曲适合这个插件的低切,而有些风格 却又很可能适合其他插件上的低切

深究并科普一下:

                 
低切=高通滤波器, 共包含了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高/低切滤波器:

林克威治-瑞利 滤波器(Linkwitz-Riley):以两位电路研发者 林克威治与瑞利命名。(上图灰色线)
这种滤波器具有比较平坦的幅度。 最大特点就是相位失真相对以上三种 是最小的。

现在众多的数字类音频插件 会使用这种类型高/低切的曲线算法、
下面是某个插件厂免费的Linkwitz 滤波器算法的插件
http://www.kvraudio.com/product/dual_linkwitz_riley_filters_by_christian_budde/details
           

贝塞尔 滤波器(Bessel):上图蓝色曲线
   纪念一位德国数学家,他发展了此滤波器的数学理论基础
(少数的D类功放厂、 以及某些音频插件厂如UAD中的剑桥EQ,会使用贝塞尔等几个高通滤波器。  还有些电子合成器厂家,也会使用到它)
            

巴特沃斯滤波器(Butterworth):上图红色曲线
为了纪念,英国工程师(Stephen Butterworth)在1930年发明的这种滤波器电路,
特性为:曲线平滑度适中,相位失真度也适中。Cambridge EQ插件中的高/低切、以及某些音箱数字处理器会使用它。

切比雪夫 滤波器(Chebyshev):也称为C型滤波器,纪念一位俄罗斯数学家 (上图绿色曲线
陡峭的斜率,但瞬态、相位特性都稍差,(这个低切算法,基本很少数硬件或插件的厂家 在使用它了,原因相位失真太大)
可能某些电吉他的箱头效果器上面的高/低切, 可以使用“切比雪夫 "。
~~~~~~~~~~~~~~~~~~~~~~~~~~~~~~~~~~~~~~~~~~~~~~~~~~~~~~~~~~~~
再补充一个全频段的滤波器:
傅里叶 滤波器:简称FFT Filter

Sam\Sequioa 宿主中 自带这个滤波器插件,已经十多年了。
他是个“超”级滤波器,可以非常狠的把任何一个频带切的干干净净,最大斜率相当于100dB/oct ! !
但有时这也会导致声音的痕迹感稍重(慎用)
     

考尔滤波器:以Wilhelm Cauer的名字命名,一个均衡的纹波信号处理滤波器,根据椭圆函数为基准。
极少数硬件、插件中的高/低切会用到这种类型。
~~~~~~~~~~~~~~~~~~~~~~~~~~~~~~~~~~~~~~~~~~~~~~~~~~~~~~~~~~~~~~~~~~
当前,很多硬件、EQ插件的低切 属于“Butterwort”的 斜率曲线。
而Meyer Sound、以及美国Peavey音箱处理器中的高/低切。则都包含了“Linkwitz
  Butterwort 与 Linkwitz  是目前音频类产品中 各厂使用最多的两种。

下图中,左边的PSP  EQ插件的低切,可以调节成12或24dB/oct。 两个档位。
而右边的FLUX  EQ插件的低切, 就始终默认锁死为12dB/ oct .

     
  (FabFilter  EQ插件中的低切选项,可以轻松实现 不同的低切斜率的任意调整。我常会用到它。
PSP的非线性EQ 中的低切, 有的乐器组我有时也会用到。)
~~~~~~~~~~~~~~~~~~~~~~~~~~~~~~~~~~~~~~~~~~~~~~~~~~~~~~~~~~~~~~~~~~~·
小张同学 茫然的继续发问:
   原来简简单单的低切, 竟然还包含了那么多的知识点呀。  
    那我们日常混音中的低切(高切)。 到底才能如何切的准呢???

左: 我们平时的混音中,虽然不会去注重哪种“算法”。 只要声音好听,管他的呢
         但是多学点基础知识,总没坏处。将会提高我们对 混音过程的思维分析力

以下关于EQ 、低切/高切等,这些年的三点心得,我分享给大家,供参考之
~~~~~~~~~~~~~~~~~~~~~~~~~~~~~~~~~~~~~~~~~~~~~~~~~~~~~~~~~~~~~~~~
第一点:保护听力
http://www.audiobar.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3134&highlight=%B6%FA%B6%E4
  (可以参考我5年前写的这篇文章)

第二点:合理优化听音环境、设备
各位初学的朋友,在研读混音的艺术、混音实战、混音各大教程。。。
以及混音视频、PDF,,,等等理论之时,

真心希望大家能够 回归起点,先从听音环境、听音设备入手 。
  这些先决条件满足之后,再谈混音不迟。
很多中小棚子混音间, 我实地上门去声学测试过频谱、以及混响时间
混音时,箱子Bass低频听不准 ,低切 切不准,有些时候 是房间墙角没真正做好, 导致聚集驻波影响的,
  混音时, 高频弦乐组、鼓叉听不准 ,很多时候 是吸音、扩散体的材质、角度、比例失调等造成的,
      混音时,混响调的不准,有些时候  是混音间RT60 自然混响时间 在声学设计时, 各方面就没考虑周全。

~~~~~~~~~~~~~~~~~~~~~~~~~~~~~~~~~~~~~~~~~~~~~~~~~~~~~~~~~~~~~~~~~~
人耳 是有类似运动员“肌肉记忆”特性的, 一旦某人听“不对的声音” 超过几年时间,
就很难再适应正确的声音。 因为听觉习惯的坏毛病 已经养成.... ... ...... 改正 则需要漫长的适应时间。

   能用1000元左右5寸音箱正确混音? 这时混音Bass, 60Hz低频 能听清?有些乐器能低切的准?
           音头动态的时间长短 能听清、调准?    声场Pan的方位感,  混响的残响时间 能清晰辨别?
                 用家里吸音窗帘、吸音地毯、吸音沙发 就能解决声学听音环境的低频驻波?
                     光用一只5000元混音耳机就OK了。 多只不同型号的监听对比,那就不需要了?
                     国外混音高手难道真的不挑听音环境、听音设备? 只要技术高明, 哪里都是马尔代夫? ?

第三点:
在完善以上听音环境、听音设备后,
真诚的建议喜爱录音、混音工作的朋友,一定要加强 每周的EQ扫频练习、一对一盲听练耳!  以及基础乐理的充电。
这一直是我以前帖子中 多次阐明的观点, 但很少有朋友重视。有些朋友重视了 却没坚持下来、、、
(遇到了哪天王磊老师那九棵树全国混音比赛,难道比赛前几日再来扫频练习   抱佛脚 ?  那时已晚矣了,呵呵。)
~~~~~~~~~~~~~~~~~~~~~~~~~~~~~~~~~~~~~~~~~~~~~~~~~~~~~~~~~~~~~~~~~~~~~~~~~~~~
小张同学: Sorry,我最后再插..插.. 一句
  我非常的质疑混音中您说的“针对性练耳” 盲听的重要性。
有这必要吗? 大量歌曲素材 平时在混音时候,不就等同于练耳吗?
针对性不同频段的扫频练习。 某个人声干声,或者乐器干声,每周通过扫频的方式:100Hz 听5遍,500Hz 听5遍,1K 听5遍、5K 听5遍、 10K 等频率,,,听5遍。这种针对性的盲听,有那必要?

左:  呵呵... ...学习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基本功还是要储备的。
混音初期难道不需要从单音节的基本功练耳入手?  一上手就拿个20轨的分轨来边混边练习?

美国一位录音师出的一本教科书“黄金耳练习手册” (8年前 ,本论坛里就发过)
他文中早已阐述了 针对性练习的重要性。还包含了EQ、压缩器练习。 甚至还有聆听混响尾部残响时间的针对性练习!
http://www.audiobar.net/viewthread.php?tid=327049&highlight=%BD%F0%B6%FA%B6%E4

歌手练习初期 不需要视唱练耳?不需要练最低级的 啊 啊 啊 啊,,, ,, 一上来就去练首完整的歌?
再比如:全世界又有哪位天才钢琴调律大师,没有苦练过?广州珠江钢琴厂吴老师,早年是如何练习听力的?
http://yj.southcn.com/content/2016-03/18/content_144277458.htm

               
~~~~~~~~~~~~~~~~~~~~~~~~~~~~~~~~~~~~~~~~~~~~~~~~~~~~~~~~~~~~~~~~~~
曾见过一个同行混音师, 他的各项技术都很全面,做这行快10年了。
有一次在棚子不忙,大家拿个分轨干声,做了个小实验。  
  一个人声干声, U87+红7话放录音,  职业歌手唱的。 音准没有问题,音色没有问题。 棚子声学也OK。   
我把这样一个声音中规中矩 基本上EQ 没什么大问题的干声, 作为一个“小白鼠参考干声”。

这位朋友 眼闭上后,我鼠标把“小白鼠”拉进轨道,
牛津EQ 的800Hz频点  故意提升6dB左右, (Q 值为 不肥也不尖的 “3 " )。
    然后他听了5、6遍,作答:调整了500Hz .  

  接着800归零, 我出下一题,把2500 Hz 衰减 6dB。  这时他反复听了好些遍之后。
      他回答是在1000Hz。        最后第三题低切, 他基本答对。
~~~~~~~~~~~~~~~~~~~~~~~~~~~~~~~~~~~~~~~~~~~~~~~~~~~~~~~~~~·
这个小游戏 无形中产生了一个引申问题:
如果第一步的低切、EQ没调准, 后面的效果器,会不会受其影响?会不会把不好的声音 传递下去?

如同去年 有个论坛朋友发帖, 为什么他混音的歌 会脏呢?
  我远程查看了一下他的混音工程
  (修音准、对节奏之外)他分轨中的某乐器轨,混音第一刀的低切, 他就没切准!
   有的乐器轨 本身应该切120Hz 才干净的 , 他却害怕切多了 伤害细节。保守治疗 只敢切到了90Hz
       这样一来, 后面EQ 压缩、混响等效果器、势必会把 “脏的问题" 扩大化. .“恶性接力棒”,,, ,,,,      
       除此之外,又有的乐器轨,他过分的追求干净,又切多了,,,,,,

如果这时,并没有回到问题源头 来解决修正 低切的频点误差,  而是将错就错的在Master总线EQ 再来微调低切,
或是交给母带环节 来最后切/?    那么, 声音真的能清晰的同时 又不损伤细节??
还比如:有些风格Bass   是高切5K呢? 还是高切10K好声呢??不要去纠结这些 学会找到问题的根源------>
听音环境\设备配置   导致的听不准 ----->会直接影响  日常EQ盲听练习的频点准确度
              日常盲听练习的不准 ----->又会导致 混音时高/低切、EQ插件衰减/提升的频点误差、dB量误调节!
              高/低切、EQ频点误调节-----> 又会导致后面  各效果器某些参数旋钮 存在了误调节现象。
                                
         以上这环环相扣的“蝴蝶效应”, 所导致的连锁反应,  将会  一错再错,越混越糟
第一刀“减法” 没做好,后面效果器 再来靠“加法” 去提升、去弥补、去掩盖,  都是亡羊补牢。
哪怕后面链接的效果器都是顶级硬件, 那也是难上加难 , 难于上青天,,, ,,,

~~~~~~~~~~~~~~~~~~~~~~~~~~~~~~~~~~~~~~~~~~~~~~~~~~~~~~~~~~~~~~·

结语:
日常的科学练耳,养成良好听音习惯,其实就等同于最基本的经验积累
     动一发 而牵全身第一步棋,没下“准”,后面的环节将会是困境
好的混音作品  与不好的混音作品, 往往就差那么1dB, 就差那么100Hz!甚..至..更..低....
多听多练,学习别无捷径。 即使买了5万元一只的ATC顶级箱子,也得老老实实每周坚持几次,每次10来分钟的扫频练习。有空时,还可以多对比几种不同EQ插件,低切后的不同声音变化。以便灵活运用于将来的实际混音中
  
  好了 来吧,还等什么。看完,以上文字的朋友,不妨也来做个盲听小游戏。 让你旁边朋友,随意动一个频点 6或8dB
(如:500hz   说成了600或400  都算对。, 说成900Hz相差很多的话, 那就不能算对了哦) 盲听5题, 你能对几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727
#2 18-1-22 15:26
本帖最后由 Salinx 于 18-1-23 03:24 编辑

这篇教程共计写了6小时, 希望各位2018 开开心心,音频应用越办越好


1810
#3 18-1-22 15:29
占楼!!前排出售广告位!!
左老师 出品一定是精品!!一定火爆!!

3659
#4 18-1-22 15:48
占个楼,出租广告位

9139
#5 18-1-22 16:11
低切 英文是Low Cut 缩写成LC可能比较准确一点吧,LF有点像低通滤波器的感觉
观众反应
:从来都是高通HPF和低通LPF

6727
#6 18-1-22 16:19
kang 发表于 18-1-22 16:11
低切 英文是Low Cut 缩写成LC可能比较准确一点吧,LF有点像低通滤波器的感觉


是的, 还没写完

4606
#7 18-1-22 16:54
支持支持

感谢楼主提供分享!谢谢!!
观众反应

2299
#8 18-1-22 16:57
支持支持

感谢楼主提供分享!谢谢!!
观众反应

2452
#9 18-1-22 16:59
本帖最后由 天一润音 于 18-1-22 17:15 编辑

左老师何不把十年来的文章整理作为引子,写一本混音母带教程。同时出个系列混音视频教程,视频中用你混过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歌曲做教材 ,还可以介绍一些录音棚常用硬件的使用方法和特点。这样不带可以育人,同时商业价值可能也比较大些。辛苦了也应该有好的回报。我只是觉得我们音频的 一些高水平的各领域老师,都应该在国内相关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或者是领军人物,实至名归,这是应该的。我这人平时也都是想什么说什么,左老师别见怪哦。
观众反应

4243
#10 18-1-22 17:03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18-1-23 18:35 编辑
kang 发表于 18-1-22 16:11
低切 英文是Low Cut 缩写成LC可能比较准确一点吧,LF有点像低通滤波器的感觉

低切,也可以:LF FILTER,完整说就是低频滤波器···,LF一般应该可以理解为EQ的低频段,字面意思就是低频(low frequency)···


hi pass filter高通滤波器应该也是一个意思···


1332
#11 18-1-22 17:07
我的titan声卡,自带的低切里有80hz,还有个riiaa不知道什么意思?

9139
#12 18-1-22 17:14
yousing 发表于 18-1-22 17:03
低切,也可以:LF FILTER,完整说就是低频滤波器···,LF一般应该也可以理解为EQ的低频段,字面 ...

可是低通滤波器和低切明明是相反概念的嘛 低通滤波器叫高切更准确一些。

5
#13 18-1-22 17: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243
#14 18-1-22 17:21
kang 发表于 18-1-22 17:14
可是低通滤波器和低切明明是相反概念的嘛 低通滤波器叫高切更准确一些。

低频,我说的不是低通,字面也不是低通···
观众反应
:SSL手机拍的像素不错,谢啦

1515
#15 18-1-22 17:21
技术好文,春节礼物,谢谢左老师技术分享。
观众反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