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不是全网第一个
我97年就使用MIDI线串联电子琴、合成器一起工作
那会儿很多东西都是合成器里的音序器通过midi线输出给电子琴
当时我发现电子琴在使用自动伴奏和改变效果器的时候,会发出一些编码信息
合成器的音序器都可以记录到。然后我自己研究出来原来是16进制编码
我再倒推,记录各种电子琴发送出来的信号,然后反过来让音序器去控制电子琴进行各种功能
当时我的合成器只有24复音,电子琴32个。单独都不足以对付大作品的丰满度
就是通过midi线进行联动工作。之后2000年有了电脑。就更简单了。这些信号都可以由电脑发出来
把合成器电子琴还有后来增加的硬件音源组成联合生态
然后我才发现16进制编码可以制作出各种复杂的音色和效果变化。玩过电子琴的人都知道
以前的电子琴直接演奏是没有音色变化的,都是固化的rom音色,不像如今的软音源那么多效果
但是用音序器编入16进制编码,就可以产生奇妙的复杂变化
下载
这个是我1997年电子琴做的。吉他如今听起来很假,但是在当年,已经是电子琴能制作出来的极致了
本帖最后由 朱旦旦 于 25-9-3 00:54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