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射雕电视剧研究

( 24 )
12
 
[收藏]
-  第 1 页  -

13894
#1 01-5-31 22:23
我花了两天两夜连续复习完了《射雕英雄传》电视连续剧,得出以下研究成果:

此剧是经典,不可以重拍,尤其是绝对不能让大陆来拍。并不是因为此剧难拍,或者难编,而是因为现在已经找不到能够合适的演员了。翁美龄= 黄蓉,黄蓉=翁美龄,郭靖=黄日华,黄日华=郭靖,这是一个百年奇迹,要想等到下一个适合演黄蓉和郭靖的人出现,恐怕还要过一百年。

此剧经典就经典在演员上面,演员的形象和表演实在是太精彩了,想想吧,郭靖、黄蓉、东协、西毒、红期工、老顽童、杨康、欧阳刻,哪一个不是栩栩如生,还有给我留下深刻映像的裘千丈和裘千仞,没有哪一个角色是让你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郭靖傻的让我直拍桌子,黄蓉可爱的让我一遍一遍r eplay,黄老邪酷得一踏糊涂,杨康……(很奇怪,据说大多数女生对杨康这个角色最欣赏)。现在国内绝对找不出一个这样的阵容了,首先黄蓉和郭靖就别想,国内的帅哥美女都只会摆造型卖笑,象洪七工、黄老邪也是找不到演员,不过我看国内的跑龙套水平倒是比香港高,《射雕》里面的跑龙套的水平都很差劲,除了周星持等少数几个跑龙套的外,其他的都太业余了。大陆的职业演员太多,跑龙套是不愁找不到人的。

第二个经典就是音乐!这三套主题音乐简直太贴切了,建议大家好好听听,整部电视剧里面的背景主题虽然也有滥用的地方,但总的来说是跟电视画面融合在一起。这三套主题音乐绝对是经典,第二部《东邪西毒》的主题音乐多么“邪”和“毒”,多么传神!现在是没办法做新的了。国内一向是乱做音乐,而且也没有“主题音乐”的概念,只知道搞个片头曲和片尾曲就完事。

第三个经典是配音!这点大家没有想到吧。如果你对比中央台的《笑》和这个《射雕》,就会发现中央台的人声说话的腔调和语气以至于速度控制是显得那样的“现代化”,没有古典味道,而《射雕》里的说话听起来就感觉象是古典的而不是现代的,感觉就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

下面说一说缺点:

看过《射雕》后,尤其是象我这样不吃不喝连着看完59集,你就会发现,这绝对是一个低成本的制作,所花费的成本低得不可想象。我仔细研究过,这部片子的拍摄场地的主要面积加起来不会超过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而且绝大部份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

为什么呢?一来是我发现有不少道具、布景和场景的重复使用,甚是匪夷所思。例如,同样一个小树林被用在了各种情节中,同样一条小路一直在使用,同样一个湖湾出现在各种有“海”的场面中,同样一条船用了好多次,同样一个坟用了几次,同样一条街道出现在各个情节中,同样一座山使用了多次,同样一个树洞从头用到尾,同样一个“桃花阵”翻来覆去使用……

(中间剧情中杨康的坟和结尾剧情中郭靖娘的土坟是一模一样的,连拍摄角度也是一样,只是换了个木牌牌,肯定是一起连着拍的)

(还有那条船,说起来我都有气,那么小一条船,还不如公园里给人玩的船大,在剧中却还担任“出海”的任误,还有那个木筏,两次的木筏实际上是同一个木筏,还那么小,根本不能出海。)

(那有那座山,在一开始郭靖少年时候爬的那座山跟他在晚期时爬的那座山竟然是一样的,)

几乎没有远的和宽的镜头,都是近距离拍摄,说明没有基本上都是在摄影棚里,而且因为场景都一样,所以不敢拍全景,怕露馅太明显。

跑龙套的数量太少,好多情节本来应该有很多人,很多“群众”,可是却只是寥寥十几个人。还有在后期的军营里的那些蒙古包,太小太小,那根本只能当作我们现在旅游用的简易帐篷嘛!根本不像真的蒙鼓包,而且多个蒙古包挤在一起,估计是摄影棚面积太小的原因,那个“雪峰”太假了,只有几层楼高,山顶是白雪,山下却是绿的树木花草,山顶的戏是在摄影棚拍的,山腰河山底的戏是在户外拍的,接不上。

要我来总结一下《射雕》和《笑》的不同点,那就是:

《笑》是场景真,人假
《射雕》是场景假,人真

但是对于一个电视剧来说,显然人是最重要的,大陆要拍《射雕》,不管场景有多么华丽(反正用的都是民脂民膏,不在乎),人却是糟糕之极,要怪就怪大陆长期的“计划艺术”的特色吧。什么时候大陆能从“计划”转变到“市场”上来,才有可能和香港的演员相比。

所以大陆不管怎样有钱,只要演员不行,只要导演狂妄自大,就别再拍《射雕》找骂了。

《射雕》场景漏洞再多,但是人演得好,就是经典,因为人是不能找回来的。

------------------

3852
#2 01-6-1 02:43
已阅√

1487
#3 01-6-1 04:05
油西

177
#4 01-6-1 08:37
半仙你真听过古人说话,那么象?

281
#5 01-6-1 09:14
射雕》已经深入人心!
在85年的这个时候第一次播放,那时电视还没有普及,每星期六时间一到全家出动就去看射雕,有老有小还有我的老师。这电视剧太有人情太有中国味了。里面的一首〈铁血丹心〉好象就是我们江南的民歌!我在前两年为市里搞节目跟一个二胡手上台演奏这首曲子,还获过一等奖~ !电视台的人说我们演奏的太好了!大概他们受到感染!第二天在电视上又放起了〈射雕〉。
不知道这次中央台又要制造什么样的垃圾!!!

13894
#6 01-6-1 10:25
不是象,而是没有现代的味道,所以感觉就好。

<BLOCK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Courier New">引用:</font><HR>引用我是卖木梳的发表的贴子:
半仙你真听过古人说话,那么象?[/quote]


13894
#7 01-6-1 10:55
哈哈,我终于找到周星持了,他还是有两句台词的嘛!

------------------

854
#8 01-6-1 13:42
“很奇怪,据说大多数女生对杨康这个角色最欣赏”
不说大多数女生,就连翁美玲都迷恋苗侨伟啊、

谁说的笑熬江湖的编剧和演员连小说都没看过,我真的无话可说了。

------------------
我是菜羊

854
#9 01-6-1 14:02
剧中三首曲子,三个风味。配合剧情很贴切。
我最喜欢其中的东邪西毒,百听不厌。

------------------
我是菜羊

854
#10 01-6-1 14:29
还有“肯去承担爱”。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
查老大真是了不起,无线也对得起我们,众多演员也很不错(原来东邪是曾江演的。很久后才知道“我本善良”啊,这些大作中有个演技,给我们创造了个经典。

其实老版的射雕也有许多的缺点,不过可以是最忠于原著的。即使剧中有遗漏、缺憾,大家会不自然的用原著来弥补。没有拍好的,可以从原著中发挥想象。这样,当然就是无敌的经典了。
现在的笑剧,大家不是那原著来弥补剧中的缺陷,而是来批评。当然拍得再好也不行啦。

------------------
我是菜羊

8
#11 01-6-1 15:53
西西
看了再说也不迟

721
#12 05-3-21 03:15
条件差不等于水准低,不说先入为主,我认为是理念问题。
神态、对白、音乐,这一切的一切早就了他的经典!
中痒台的尽管名气大,但只是空壳,成不了经典,百姓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13 05-3-21 06: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551
#14 05-3-21 08:49

!

里边的歌曲各个经典

2352
#15 05-3-21 09:20

奇怪,十一楼以上的人都没有名字

翻拍本来就奇难无比,老版忠于原著,所以人们看了都舒服,并且那时看过这书的人都少,就是不忠于原著,人们也会被人物和情节所吸引,有电视的人也少,一部烂剧也可以成为经典。更何况有这么多经典的演员,他们早已深入人心。如果再把他们原班人马拉来演一遍,照样被人骂,老版已成为经典中的经典,那时看电视的心情已经无法再现了,虽然场景奇烂无比,但那时有谁愿去注意这个呢。

更别提央视这个射版,射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