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用黑泽明的包装包装出来的美国内战电影;
这部电影的立意有问题。这是一部描写以弱抗强的故事,但它却不具备一般以弱抗强故事的普遍性质:如抵抗外族,被压迫者的起义等等。它讲的是一个落后思想对抗一个先进思想的故事。而这种落后思想的坚持只会让日本民族更惨(落得如清朝的下场)。要为它唱赞歌实在有些困难。所以剧情的立意就象将其悲壮化:想给最后的武士--胜本,加上一些“为民请命”和“坚持民族灵魂”的崇高意义;而在结尾,通过天皇的下定义,想将故事升华为——表现日本人为了进入先进文明而壮士断腕,痛别过去又不忘根本的巨大自我更新和自我反省精神;但在电影开头对于武士道不着边际的渲染和故弄玄虚,让这些东西东西都变得经不起推敲和伪崇高。
看来,西方人对自己感兴趣却不甚了了的东方文明,表现起来还是不够得心应手。
片子很美。美得让人心中不平——因为日本的古文化不过是抄袭中华文化,但却被西方人当作了东方文明的代表;
武士的刀配置很合理,短刀可近刺可投掷,长刀主拼杀,长短结合得当;
日本古文化是简约的东方文化;中国印度是繁复的东方文化。所以日本古文化能形态长存并容易被理解;
西方人还是对东方文化的神秘性和复杂结构感兴趣。这也是为什么:黑泽明的电影能被西方推崇;北野武的座头市能得嘎纳;《卧虎藏龙》能得奥斯卡;而张一某那浮夸浅显的《英雄》只能得狗屎。
日本是东方文化的学习基地,谁好跟谁学,同时也传播;中国是成为东方文明的制造基地,造了几千年,造到清朝,终于造累了。
看到,那些全身甲胄的武士在枪炮前如割草般被击杀,突然很难过,想起当年的大清铁骑在洋人的枪炮也是如此悲壮地被屠杀;
如果当年清人没有入关,明朝的继续发展,也许中国会和日本一样发展;清人为什么后来会停滞了?因为对于从穷山恶水里出来满人来说,能有中华的富裕生活——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日本人抛弃了武士道的形式,但却保留了它的精神。比如等级制度。等级制度对于人口众多的国家最好,但前提是要有民主的基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