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教程] 入门级大膜片电容麦克风的设计

( 295 )
 
[收藏]
-  第 10 页  -

139
#136 10-11-18 03:11
哇~这贴看的我好累啊!本来是想学习下的,但我感觉看到后面什么也没看懂!
不过还是很受益的啊!

293
#137 10-11-22 17:35
外壳终于到了,可以上照片了。

A.心形12



可以比较的对象:小瓶子

B.
心形67



可以比较的对象:TLM103

C.多指向12



可以比较的对象:比NT2A亮一点

D.多指向67



可以比较的对象:比Kiwi高频少一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93
#138 10-11-22 17:39
原帖呢要怎样 于 10-11-18 03:11 发表
哇~这贴看的我好累啊!本来是想学习下的,但我感觉看到后面什么也没看懂!
不过还是很受益的啊!


对音乐人来说曲线和图表太枯燥。晚几天我将用便于理解的文字来描述。

293
#139 10-11-23 16:38
标准配置,如下图



可选附件




至此本设计告一段落。


后面要谈的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是如何理解电容麦克风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93
#140 10-11-24 15:37
对本设计的简单总结

长期为西方用户设计电容麦克风,自认为对西方人的喜好有所了解,也知道某些西方电容麦克风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原因。这4款大膜片电容麦克风是本人首次针对国人的欣赏习惯专门设计,对市场是否能够接受并没有十足的信心,所以在设计时不得不留下了足够的更改空间。这是本设计的难点之一。

本设计的难点之二是要达到足够低的市场价格而又要保证优良的性能。而要保证麦克风拥有优良的性能,音头和电子线路没有降低成本的空间。本设计是通过以下途径降低成本的:

A.
简化配置。
B.
简化包装。虽然用木盒包装,但不是实木。
C.
降低外壳成本。本设计没有采用价格昂贵的黄铜外壳,而是采用价格低廉的压铸锌合金。
D.尝试降低市场环节成本。

293
#141 10-11-24 17:42
对本帖的总结兼回答质疑

前段时间一直忙于调试,发帖。没有顾上回答质疑,在这里就一并回答,如果没有照顾到的问题,欢迎拍砖。

下面就进入总结和答疑。


大膜片电容麦克风分类

1.
按指向性

按照指向性可以分为固定(单一)指向性和可变(多)指向性两种。

A.固定(单一)指向性的特点是音头和电子线路结构简单,价格相对低廉。固定(单一)指向性电容麦克风多为心形。当然也有其它的指向性如圆形超心形8字形等。

B.可变(多)指向性电容麦克风通常采用双膜片音头,正向膜片的极化电压固定,改变反向膜片极化电压的大小和极性,从而达到改变指向性的目的。通常是三种指向性:圆形、心形和8字形。如果在圆形和心形之间加一个宽心形,在心形和8字形之间加一个超心形,就是五种指向性。再多加还可成为九种指向性。还有的电容麦克风的指向性可以从圆形平滑地变化到8字形。原理都是一样的。

2.
按电子线路
按照电子线路可以分为晶体管无变压器,晶体管有变压器,电子管无变压器和电子管有变压器。电容麦克风的音色主要取决于音头,变压器和电子管用来染色。所以人们常说音头是电容麦克风的心脏(The capsule is the heart of a condenser microphone

变压器和电子管的染色来自于它们的低频失真和瞬态响应。

至于“找一个手机用驻极体音头,里面添加一些均衡线路”的想法,可谓无知者无畏也。

3.
按音头

我之所以把大膜片电容音头分为12型,47型和67型,实在是因为C12,U47和U67太有名气了。如果你从事录音工作而不知道这3款电容麦克风,赶紧找资料了解一下。

我没发现如此归类大膜片音头的文章,就试着做了一下。Shure的KSM大膜片麦克风,我把它们归类到12型了。

电容音头的换能原理都一样,但12型,47型和67型音头的声学结构不同,造就了它们各自不同的音色。

有的人,分析电容麦克风电路确是高手,不知道是否真正懂电容麦克风。辛辛苦苦把不同声学结构的电容麦克风的频率响应曲线画在一起,于是得到了风马牛不相及的结论。就好比硬是把驴、骡子和马牵到一起对比,然后得到了一系列似是而非的结论。

[ 本帖最后由 MICS 于 10-11-25 02:05 编辑 ]

616
#142 10-11-25 03:28

回复 tsestudio 在 #72 的 pid=2838400 的贴子

你错了 是中国人录音只认识电容话筒 而且狂追。完全忽略动圈  铝带就更加不知道是啥用了

245
#143 10-11-25 15:31

回复 MICS 在 #86 的 pid=2856363 的贴子

LZ 说:“找一个手机用驻极体音头,里面添加一些均衡线路”的想法,可谓无知者无畏也。

搂主老兄,“找一个手机用驻极体音头,里面添加一些均衡线路”是从您的这篇文章里面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某人杜撰的。
无知不无知自有天知道。
从您的文章里面,得到的结论就是:只要频响“满意”,就可以出"好声音"。
所以才问您:“如果找个驻极体音头,弄一套均衡线路就,做出与您的高水品的话筒一样的频响、一样的指向、一样的灵敏度,那么是不是声音就能与您的“中国第一”的话筒的声音一样了?
可惜啊,如果哪天您买出去的话筒的数量达到中国第一电容话筒的797的产量的1/10,您就非常了不起了。

本人水平不高,因为欣赏画的人不需要会画画,喜欢听歌的没有必要会唱歌,品酒的没有必要去造酒。
但是如果一个话筒“技术人员”说不清自己的设计理念,说不清如何设计话筒才能让话筒“声音好”,只能是XX。
我见过的某专业电容话筒厂家的随便一个流水线上的工艺的话筒理论以及知识水平都不比您老低。

“音头和电子线路没有降低成本的空间”
单单从这么一句话就知道,您根本就控制不了音头,还居然大言不惭地“设计话筒”,也就不过是从某个地方买个音头,“整”一个话筒出来而已,与广东、江浙那边很多的所谓的电容话筒厂家有什么本质区别吗?潍坊的手机用驻极体音头厂家的水平都比您高一筹,因为人家可以控制音头的音质,而不是您所说的简单的频响控制或者“中国第一”的噪声控制。

245
#144 10-11-25 15:40

回复 MICS 在 #86 的 pid=2856363 的贴子

“有的人,分析电容麦克风电路确是高手,不知道是否真正懂电容麦克风。辛辛苦苦把不同声学结构的电容麦克风的频率响应曲线画在一起,于是得到了风马牛不相及的结论。就好比硬是把驴、骡子和马牵到一起对比,然后得到了一系列似是而非的结论。”
您自己在自己的整个帖子里面找找看看,那一句话能说明您的设计与音色有关,除了“整”个什么什么频响,还有别的什么花招吗?
哈 至少我还能懂一些线路,所以,看一眼图片就知道您老抄袭的是 某位教授没有见过的 "Lanse 的 liao er"的线路。

293
#145 10-11-25 18:11
大膜片电容麦克风的噪声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设计出低噪声麦克风马上暴跳如雷。就因为你自己设计不出来?前段时间没空理你,你还得瑟了。我现在花点时间来肃清你在这个帖子里的流毒。

“膜片面积增加一倍,信噪比提高XdB左右”。你知道指的是什么吗?我来告诉你,这说的是音头。

知道是什么主要因素决定了电容麦克风的本底噪声吗?还是我来告诉你,是电子线路部分。

你怎么就不知道抓主要矛盾?如果听起来像轰隆隆的坦克车一样的电子线路部分,即使配上个锅盖大的音头,本底噪声也不可能降下来!

要得到低噪声的电子线路部分,必须要有精心设计的线路,合理的布线,优质电子元器件,高品质线路板。这几点如果都做到了,你告诉我为什么做不出低噪声麦克风?

高品质线路板在国内并不难得到,因为全世界大部分线路板都是中国制造。你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得不使用质次价高的线路板,能告诉我吗?

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优质电子元器件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又不是军用微处理器。悄悄告诉你,我用的晶体管都是欧美日的名牌产品。你说这你也搞不到?也太笨了。

精心设计的线路,合理的布线。这可是个技术活,需要积累。

245
#146 10-11-26 00:46

回复 MICS 在 #87 的 pid=2858109 的贴子

得了吧LA,  吹什么大牛啊,您不就是抄袭一下那个lanse的鸟儿的线路,还大言不惭什么低噪声。 要知道鸟儿的线路是从TLM103来的,牛啥啊,可笑。
lanse的鸟儿的厂家连测试噪声的仪器都没有,您老也买不起那样的仪器,就直接把lan色鸟儿的参数放到您的所谓的“中国第一”的话筒上,可笑。

“知道是什么主要因素决定了电容麦克风的本底噪声吗?还是我来告诉你,是电子线路部分。”
您自己回家找一个20mm的音头,再找一个1寸的音头,接到同样的一个线路上,您老自己就知道音头是不是影响话筒的整体噪声了,难怪某位教授水平那么样,原来是一个师傅出来的徒弟,可笑。

吹牛有啥用处啊,哪天让行业里面知道您老的大名才是正道。 有能耐的多做几个话筒卖卖,别老是卖几个话筒给那些狗屁小公司就以为如何如何了,可笑。

245
#147 10-11-26 00:52

回复 MICS 在 #87 的 pid=2858109 的贴子

“电容麦克风的音色主要取决于音头”
你老看来也不是非常那个那个,既然知道音头的重要性,
就您老这样,出去找个厂家买几个音头,就以为可以做出“中国第一的”话筒? 贻笑大方。
随便抄个线路就可以做出好话筒,如果真的这样,您就轮不到“中国第一”了

201
#148 10-11-26 10:15
LZ感觉外形不是非常好看能改改吗,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个人纯属菜鸟小建议而已)哈哈

201
#149 10-11-26 10:27
其实看到大家在论坛上因为一些专业问题争论,个人感觉挺开心的,至少有你们这些人的专业精神,中国电容话筒的未来肯定是一片光明的(好像言语口号了点)

0
#150 10-11-26 15:37

回复 MICS 在 #87 的 pid=2858109 的贴子

看的好笑,帖子起那么大个标题还以为真有业内人士呢,进来冒了一眼还是个商人,搞名气好卖东西呢?。看音头,哪里买来的是好是坏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区分,还大言不惭来给下定义分类。整天就知道膜啊膜,知道音头原理不?知道空气阻尼是什么不?压环材质无所谓?知道中心引出和边缘引出会对信号有什么区别么?看这板子,铺铜铺的粗燥到极点,抄个线路都抄不好,线路还有死线,知道死线会有什么影响么?就这样子还低噪声?再看外型,自己设计不起外型了?还是开不起模具?那2个型号的拼起来就是新品了?贴2张频响就来吹嘘音质了?还是500Hz起的,来贴张图看看你的设备行不?不伦不类,唬唬用户的话劝你放网站上别放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