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色士浪子 在 #56 的 pid=4013038 的贴子
说了引玉嘛,果然玉出来了耶!!
不过你的意见还是值得探讨探讨哦:我们对声音的认知,往往是从高频多,低频多 中频多 高频少 低频少 中频少 开始的。但对混音的人来说,不止要认知这些,我还有个概念很重要:那就是声音的能量均衡。你大概是看到我1k左右减了3.2个DB就觉得我是在衰中频吧。哈哈。 说说吧:这个人声咋听是这样的感觉:齿音刺耳--不管是怎么造成的、声音不清晰、有发闷的感觉(慕容兄你那版这三个问题都没解决--个人意见)。我们看图就会很清楚的发现,2.5k和5.5左右有缺陷,这里应该就是影响清晰度的地方。那我们就试着提一提这呗,:结果你会发现提多也没用,还会改变你说的基频音色,因为他录下来这里就没有能量,不是有个秘籍说过吗,不要试着提升没有的频率。那么我们把多的频点降下来也行呀(均衡嘛)我们把979hz的位置拉下来就发现清晰多了(这个位置要听着来找)。好 。在Q值7的情况下,发现曲线右边作用的位置还是需要的(也要听呀,如果发现不好就增大Q值啦 呵呵)于是不理它,左边呢,它影响到了600多附件的点,本来那就少了,那就提一提呗,于是就有了对671hz这点的操作。别看250这才动了1DB哦,它让我感觉使声音发闷的那层“膜”被拿掉了。好了,到刺耳的问题了,我们无法改变素材的失真了,不管他叫什么,怎么来的,我们就是要听到舒服的结果,用是解决呢,有很多办法的,EQ啦 C4压啦 DeEsser压啦,还有别的什么插件也可以做啦 好多好多,实践证明,我用DeEsser压,方便快捷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从图看效果也很明显 呵呵。-----语无伦次的就说这么多。 继续引玉,继续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