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新闻] 8款低端话筒横向大对比

( 517 )
 
[收藏]
-  第 13 页  -

863
#181 08-7-29 12:54
从以上的音频文件来听,797的NT2声线清晰,最适合有伴奏的演唱使用,有可能它刚好摆在正中间.

从PK的方法上来说,应该是让每只话筒录一段最佳的片段上来(这可能需要各家代理商支持),

因为每只话筒都有自己的最佳使用方法和用途,

把手持话筒放在半米远的地方用,是不理智的.

84
#182 08-7-29 15:31

回复 athlonxp_0 的帖子

矫情。。。。。打官腔的话直接贴个新闻稿上来好了


那就请你为这件事写一篇新闻稿吧

843
#183 08-7-29 16:37

回复 魏贝勒 的帖子

陶老师想表达的意思,我看了半天应该是说测试条件,测试机构单位,人员,设备器材,环境建筑 ...


顺着你说的,我又重新看到了大头梦的帖子,他愿意来做测试。是我没有理解,那好,我赞成。没说的。有请大头出场!
观众反应
:从拥护国货的角度献花一朵

93
#184 08-7-29 16:52
这种测试最好是第三方做比较合适.

67
#185 08-7-29 20:25
都什么东西啊,这些低档货值得在这里浪费精神吗?

843
#186 08-7-29 21:13
热心的大头梦老弟,我的确是没有看明白你的帖子,没有能在第一时间回应,实属有愧,请你给出个具体的测试方法,大家确认一下,告知时间和场地,我会派人将话筒送上。

3777
#187 08-7-29 21:56

回复 卖艺人 的帖子

那就请你为这件事写一篇新闻稿吧


你已经愚钝到一定地步,无药可救。。。。。。。。。。

241
#188 08-7-29 22:13
hanbao和mymic声线靠前、突出,富感染力震撼力,给人印象深刻。NT2动态表现佳,收放自如失真小,且有一种现场感。其余的话筒都不太如意,有几个是因为声音味道不好。

高频失真确实很明显,老陶说的没错。不过还没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低端的话,得胜貌似专做低端。。。

试听用大改过的Audigy声卡(含Jensen铜箔) + DIY功放(带负载实测失真十万分之五) + DIY音箱(Seas + Scanspeak)。本想拿ER4P耳塞也来听一次的,发现细节表现差很多,就算了。

2998
#189 08-7-30 00:01
设备和声场都不是问题

声源我们只能提供我们的破锣嗓.

另外声音喜好纯粹是个人主观问题,再次提醒.
观众反应
:我們還有訊號發射器

101
#190 08-7-30 01:47
恩,哈哈哈哈

让我想起一段广告,手机广告,半夜播放的那种。

请一些观众来测试手机,你看!!待机40天都还能打也,别人的已经彻底没电了!!!挖!!高像素镜面!!完全防水,传统产品可是做不到的哦!


再看看Nokia做的广告,一个手机就是一个手机,不会公开出现竞品的。



另外,我完全行外人,我不做audio的,我自己做市场策划和培训的,我只是市场的角度这样看。

我想对tt说:新品推出的时候做测试是不明智的,无论结果是否真实可信,也不管测试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做法都不可取的。举例说明:nokia永远不会发布什么测平,无论以什么形式和内容。测评永远是民间的,不涉及厂商的。(事实上,这样的测评不能帮助nb2顺利销售,反之可能有负面影响,假设nb2是一个真正性价比其高的造福产品,那么,这个测试至少让你至少失去了觉得老陶mic好的那部分客人)
               如果你需要测频,应当是对内的,就是说,你自己知道好不好就可以了,测频为了调整自己的产品,任何形式的公开测拼,对自己树立形象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当然,如果你本身不从事销售,就可以,比如我们测试sm58之类的,都无可非议,当你是一个销售者,甚至制造商,公开这种测评的做法都是危险的)
       当然,我严重相信tt的眼光,相信nb-2是好的,但是在市场策划方面,手法需斟酌。这样测试,东西再好,有王婆卖瓜的嫌疑(当然,我的意思是,和瓜瓤没关系,主要是王婆怎么吆喝)。。。

我想对老陶说:对于这种测评,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回应,呵呵,明白我再说什么吧?就好象任何品牌拿nokia来对比,nokia都不会回应,除非点名在中伤品牌。
       你坚持在销售产品的时候不做公开测试,只是给大家听你的产品的录音结果,不对比测试。从我的角度看是完全正确的!我支持你,这是品牌的做法:)小商小贩是不会这么做的,这是品牌建立的初步规则,很对,我也建议您坚持下去。
       无论你的品牌多么的小,产品多么不成熟、或者是奇葩,有多少困难,您都需要慢慢来,即便有缺陷,也可以慢慢修正。不必有任何负担。
        对负面东西有反馈,可以,但是也是对内矫正,出来回应,始终有狡辩的嫌疑。单独看这个测频的事情,我挺你!!(我是说,不管瓜瓤多好多坏,你的营销策略我更喜欢。)

        我说这些,肯定有很多人骂我,但是我是从一个给老外打工的市场人员来看,都是真心的,tt和老陶我都聊过,都是大人!!,我帮老外赚了那么多钱,有时候回头想想,中国人也能做出好东西!!可惜了我们国人自己都不认!tt和老陶都是在为这些事情努力!!我真的很希望,中国的mic市场,不是被neumann,sennheiser,shure,blue什么的瓜分的,我希望看到,tt和老陶能够分到两块大蛋糕!我多希望某一天neumann憋不住要出来“测评”一下u87和大眼睛/nb-2的高下!那时候,你们俩才真的赢了。TT和老陶两位老师+大师+科学家,我为你们加油的

[ 本帖最后由 尤贵 于 08-7-30 02:33 编辑 ]
观众反应
:明智
:支持……
:果然是做市场策划和培训的 高手也
:很中肯,顶了
:支持!特别是最后面一段
:绝对支持
:说的好!
DLL
:很有意义的话

1279
#191 08-7-30 01:55
这是为大家提供一个个人口味的选择机会,好坏各有个的答案,还有人爱芙蓉姐姐爱得死去活来的。
大家的心态要摆正,对于正好要选择这个价位话筒的用户,这是一个很好的免费“试用”的机会。
支持!!

101
#192 08-7-30 02:59

回复 abyss 的帖子

回头想想
也许是有人觉得评测没问题,但是不应该拿音频应用自己出的话筒来参与评测——因为有做广告的嫌疑????因为对彼此的不信任???还是因为别的啥?————那音频应用自己的话筒应该怎样拿出来介绍呢?非得跟上万的话筒去比较???
现在问题出现了:
1、究竟怎样的评测才是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呢?
2、有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信服,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有意思~哈哈

我来回答:

1:事实上,任何由品牌直接参与的对比测评都是有争议的,不建议做,正确的做法:品牌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参数和特性,由中立媒体进行测评(另外,由广告费决定名次的软文性质评选早就没有意义,所以这是论坛发达的原因,大家愿意相信没有利益冲突的消费者的意见,论坛成为“口碑”的集散地,一旦涉及商业,再正确的参数也会遭人质疑)

2:没有必要让所有人信服,但是,要看有多少人信服,如果信服的人仍然是“固定消费给群体’和‘既有忠实顾客”,那么这种测试失去了商业意义,也不具有非商业参考价值(因为商业因素的参与),除非tt在发贴前就说明,nb2不会上市。

没有中伤的意思,我只想说,这个测频真的不可取。我相信,取掉老陶的大眼睛,这个测试将更加有说服力,说明nb2很好,音频很和Xie,哈哈,你说是吧。

如果把老陶大眼睛和nb2都去掉,那么,这个测试就会真的成为很多人选购mic的一个参考标准。只是,老陶和nb2都不会得到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尤贵 于 08-7-30 03:13 编辑 ]

101
#193 08-7-30 03:13
4个打包方案:

公正可信,没有争议的方案:去掉老陶和nb2,和Xie了@!
贬低老陶的方案:去掉nb2,大眼睛迅速失去市场
加强nb2销售的方案:去掉老陶,nb2迅速走红
最最能够占领低端市场的方案:先不说nb2会上市,然后在论坛发老陶和其他mic的对比,就可以了。一段时间后低调的在销售主页(而非论坛)发布nb2面市的消息,然后做单独干声测试的帖子在论坛,就okey了!


哈哈哈哈,我太调皮了!!

[ 本帖最后由 尤贵 于 08-7-30 03:14 编辑 ]
观众反应
:真是的,谁家孩子这么机灵
:唉呀吗也你太坏了
:说得在理
:你太有才了,如果我有企事业就让你兼职

135
#194 08-7-30 04:29

回复 尤贵 的帖子

恩,哈哈哈哈

让我想起一段广告,手机广告,半夜播放的那种。

请一些观众来测试 ...



说的很好...

个人看来...国人最缺乏的就是技术上的追求跟执着....最喜欢做的就是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再就是抄袭模仿....这样是不利于技术发展的,属于恶性竞争...

从商来说,是将利润极大化,那么这个必定跟技术研究跟创新,还有严谨执着负责有一定冲突,就像早产儿一样...很难抵御风险...

为啥会这样呢...说穿了...穷呗...就跟玩天堂2一样..中国人打钱卖给外国人,以为是赚了...但是别人确是赚了你的点卡钱....相对来说只是一种个人利益上的平衡,但是你确是在被游戏所玩...整体看来大家累死累活都只是形成了某种宏观意义上的平衡..对于发展来说,你持平就是亏本...总结下来别人还是赚了...

我很赞同"尤贵"兄说的话...不要盲目的做评测,也不要对任何评测作出快速反应...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自己做好了..产品成熟了,就像U87那样..称为了经典..就不必担心受到冲击...电声产品不比电子类的快速消费品...

从音频角度出发...对比中的麦克没一个是不好的,只是适不适合而已.设计师不是白痴...市场定位跟设计应该是紧密相连的...就拿ISK来说,实在不清楚是否像陶老师所说,国内99%的音头为ISK做,如果真是这样,得胜可能也包括在列,那么为什么同为低端麦克...得胜就性价比高,ISK就被喷的一无是处呢....原因在于市场定位..

个人看来得胜是在做录音用的话筒,因为价格低,成本低,只能做成这样..ISK确是在做唱K用的话筒.(ISK的做工..唉.不上图了..反正一般消费者是不敢拆的..)..所以对于玩音频的人来说.ISK是很XX..自己试听起来很像加了2段EQ版的得胜..用于录音当然是不行的了,但是用于网络环境里的K歌,其EQ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引用前面兄弟的话:好听不一定是真实的,真实的不一定好听,如果人人都喜欢真实还原,HIFI耳机就没得市场了)....

我给普通人听万元级话筒录出来的声音..十有八九都说..不过如此...呵呵...为了钱为了市场为了迎合消费者..ISK设计的初衷是有道理的,起码目前的火爆证明了它的设计跟市场定位做的不错...但是这种产品是否能称为经典呢?能持续走红呢?很显然了...不然ISK不会电话给音频的...说穿了ISK是在做市场,而不是在做产品.....

所以总结下来....做好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跟进步来坚定自己的路,将自己的正确观念转化成为一种行业标准才是王道.....比来比去.只会导致整个市场的混乱,越是混乱就越体现出那些经典产品的价值....加上自己又没有产品能做为经典与之抗衡 ...结果就是自己把自己给比死了....得不偿失...

个人看法,长篇大论....不针对任何人跟产品...有错漏的地方还请指点..包含...多谢
观众反应
:哎,说的太对了.

135
#195 08-7-30 04:53

回复 尤贵 的帖子

4个打包方案:

公正可信,没有争议的方案:去掉老陶和nb2,和Xie了@!
贬低老陶的方 ...


...兄弟的帖子...让人受益非浅...

从市场角度看来...以上做法可以因某种层面上的胜利而得到获利...

但从技术发展角度看来,..以上做法对于行业来说是一种打击跟压制,也就是窝里斗...十分不可取.....

很多国外的名牌都是由作坊做起来的,说穿了就是DIY产品...各展所长,互相提高,各有不同的市场定位跟风格才是良性发展的道路...

既然已经形成了现状,在群众心里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那么以上4法个人看来已经失去了运用的必要了.不再属于市场营销策划的范畴了...应该转化为危机公关了.去处理好因为不当操作而导致的市场策略运用失败所带来的后果跟影响......不知这样说合不合理..个人愚见.....

兄弟这个帖子,很可能被吸收运用.带来的深远影响.....说成是蝴蝶效应是否有点杞人忧天?嘿嘿...

本人才疏学浅,说的不合理的地方请兄弟你多提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