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被误解的音频 之 2-00 模拟处理器音质比 DSP 高

( 381 )
 
[收藏]
-  第 17 页  -

774
#241 15-1-27 17:14

回复 yousing 在 #114 的 pid=4381663 的贴子

这个帖子 已经沦落成人格侮辱!  性别歧视了,。   你全家都是女人胚子!  你满意? ?   从头到尾 第一楼  到114楼,  你看看我三炮 有没骂过你一句,???   你骂Superanalog 关我三炮什么事?
谁她娘是女人胚子?    我是站着撒尿  有血性的汉子!

    这个帖子 你慢慢玩。,在下不奉陪了,永不来了,,,,,  还要给台里录人声,我干活去了,,,,,,,,,,,

[ 本帖最后由 三炮台 于 15-1-27 17:54 编辑 ]

474
#242 15-1-27 17:20

回复 yousing 在 #114 的 pid=4381663 的贴子

哈哈哈,三炮逗死我了。。。初步断定楼主是有男朋友的人,在下就此打住了,楼主随便骂吧~网络人惹不起,拜拜。

1048
#243 15-1-27 17:22
原帖 由 yousing 于 15-1-27 11:29 发表
   【下面展开回复】



你问:什么是精确?是你现实的身高精确,还是体检表上的数字精确?

我答:体检表上的精确,因为现实的身高是数据源,而数据源没有精确度。

你追问:试问不谈数据源,你的精度是相对什么而谈的呢?

我答:数据源不具有任何精确度,你难道可以说某人的身高长得很精确?

你追问:我问你某人跟某明星是不是很像,你说他跟牛不像。源都不要了,
             你凭空谈精度?不要参照?这就是你说的科学和证据?

我答:数据源是必要的,但数据源没有精度。而且我也没有像你这样的比较。

你问:圆周率是现实存在精确,还是3.1415926····精确?

我答:3.1415926····精确,现实中不存完美无瑕的全圆,所以现实中的圆
          周率精确度较低。

你问:你又一次无视数据来源于现实的基本研究态度。既然现实的圆那么的不
          圆,3.1415926·····是谁告诉你的?上帝么?科学?!!!

我答: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祖冲之对于圆周率的计算就已经完全脱离现
          实。使用纯数学模型计算。如果通过实际测量取得圆周率,其准确
          度会被圆形的制作工艺,环境对其的影响与测量器具的精度极大地
          限制。你的数学需要恶补。
            
你问:音频是是连续不间断的电平变化精确?还是每秒采样xxxxx位间歇的
          数字更精确····

我答:若以人耳来收集、感知、评估音频信号,这两种可以做到相同的精
          确度。当精确度达到或超过感知器的最高分辨能力时,对于此感知
          器的精确度达到其上限。继续提升精确度将不会对感知器感知的精
          度有任何作用。就好像没有空气人会死,但是如果给你一万亿立方
          米的空气或者一万亿亿立方米的空气,虽然这两者相差一亿倍,但
          请问这两者对你的呼吸质量有影响吗?
         
你追问:人类生理、心理特征对听觉的主观感受,在你的所谓科学中,只是
            个道具,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反驳别人是唯一的用处吧?

我答:我对于空气的比方并不是主观感受,而是客观的事实。如果你觉得
          一万亿立方米的空气与一万亿亿立方米的空气会对你的呼吸质量有影
          响,你可以继续这样觉得。我没有义务改变你对一万亿亿立方米空气
          的挚爱。

你追问:呵呵···到这会儿,你那么严谨的求精求实的态度居然不要精度了,
           搬出人听不出来就够精准了?你的客观去哪儿了?

我答:这恰恰是对客观最好的诠释。当精度已经达到或超过解析力上限时,
          停止继续提升其精度才是最客观的做法。当你只需要一辆普通家用车
          的时候,我们就没必要在上面装一个千万马力的核反应堆。对自己不
          需要也无法感知的精度你还满腔热情地不懈追求,这在任何有理智的
          人看来都会认为你这是在钻牛角尖。这是强迫症,不要放弃治疗。

你说:····我只能对你科学的态度表示怀疑·····多少空气都不是关键,只是你喜
          欢用“量”的问题掩饰我们谈论的“质”···很容易迷惑一些人···呵呵···
          我的结论:无可比性!

我答:量和质本来就是互通的,量变成质变。量化的精确度虽然是量的问题,
          也能直接影响音频的音质这个质的问题,这就是量与质转换的一个
          好例子。当然量变达到一定上限后就无法导致质变了。所以量与质不存
          在绝对相关性,就像我的例子,空气少了人会呼吸困难,此时加入空气
          会对呼吸品质产生质的改变,而一旦供给的空气达到人类消耗的上限,
          继续提升空气的量将不会继续带来呼吸品质的提升。

[ 本帖最后由 avis 于 15-1-27 17:30 编辑 ]

774
#244 15-1-27 17:55

回复 yousing 在 #114 的 pid=4381663 的贴子

呵呵  算了  不说了  , 我录音去了,

4243
#245 15-1-27 17:56

回复 avis 在 #139 的 pid=4382511 的贴子

很明显我说的是数据对数据源描述的精准度,虽然你很清楚,但是为了顶到我,你的牛角更尖······不过,你如果你无药可治,可以放弃治疗·~···这是脱离现实、罔顾实践意义的臆想症~!

[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15-1-27 18:07 编辑 ]

4243
#246 15-1-27 18:29
【我答:数据源是必要的,但数据源没有精度。而且我也没有像你这样的比较】

数据对数据源的描述准确度都不考虑,拿了数字就去忽悠人,科学~!


【我答: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祖冲之对于圆周率的计算就已经完全脱离现
          实。使用纯数学模型计算。如果通过实际测量取得圆周率,其准确
          度会被圆形的制作工艺,环境对其的影响与测量器具的精度极大地
          限制。你的数学需要恶补。】

你仿佛出生在祖冲之时代,跟他家隔壁邻居呀,你倒是列出来纯数学模型来给我恶补啊,你不是讲证据吗?感情他不知道圆长什么样就搞定圆周率啊···

【我答:这恰恰是对客观最好的诠释。当精度已经达到或超过解析力上限时,
          停止继续提升其精度才是最客观的做法。当你只需要一辆普通家用车
          的时候,我们就没必要在上面装一个千万马力的核反应堆。对自己不
          需要也无法感知的精度你还满腔热情地不懈追求,这在任何有理智的
          人看来都会认为你这是在钻牛角尖。这是强迫症,不要放弃治疗。】



你真能把握火候,你认为刚好那就刚好了?各大厂商的ADDA为什么采样频率每每上翻?你认为刚好了是吧?你确定不会再上更高频率?给我一个刚好的准确值,呵呵···就给个数字吧,不会有偏差,数字准确,我现在特信你!


【我答:量和质本来就是互通的,量变成质变。量化的精确度虽然是量的问题,
          也能直接影响音频的音质这个质的问题,这就是量与质转换的一个
          好例子。当然量变达到一定上限后就无法导致质变了。所以量与质不存
          在绝对相关性,就像我的例子,空气少了人会呼吸困难,此时加入空气
          会对呼吸品质产生质的改变,而一旦供给的空气达到人类消耗的上限,
          继续提升空气的量将不会继续带来呼吸品质的提升。】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你挺能活学活用啊,什么情况下是这么回事儿?······还是这毛病,逮到一个“真理”就拿来武装自己·····

[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15-1-27 18:40 编辑 ]
观众反应

5145
#247 15-1-27 18:38
观战,哈哈。顺便说一句,软件能做到硬件的温暖度不?硬件能做到软件的清澈度不?chu女能做到lang女的风骚度不?lang女能做到chu女的XX度不?

1048
#248 15-1-27 18:52
原帖yousing 于 15-1-27 18:29 发表
数据对数据源的买书准确度都不考虑,拿了数字就去忽悠人,科学~!


买书?谁忽悠人?确实没看懂,如果你的句子里面能多点逻辑,可能大家就能懂了。

原帖yousing 于 15-1-27 18:29 发表
你仿佛出生在祖冲之时代,你倒是列出来纯数学模型来给我恶补啊,你不是讲证据吗?


我不能帮你做学问,且继续对圆周率的讨论无助于本文主题。
你自己去查阅割圆术与勾股定律的资料。

原帖yousing 于 15-1-27 18:29 发表
你真能把握火候,你认为刚好那就刚好了?各大厂商的ADDA为什么采样频率每每上翻?
你认为刚好了是吧?你确定不会再上更高频率?给我一个刚好的准确值,呵呵···就给个数字吧,
不会有偏差!



你对数字音频原理的理解太过肤浅,ADDA 的采样率并不是一直在上翻,请自行学习
delta-sigma 转换相关基础知识。如果你指的是 ADDA 的 IO 采样率上翻,那么这样的上翻其实主要
是为了对抗 aliasing,与其它处理失真。具体的内容我下面有专门的章节解释。到时请多多学习
了解。

原帖yousing 于 15-1-27 18:29 发表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你挺能活学活用啊,什么情况下是这么回事儿?
······还是这毛病,逮到一个“真理”就拿来武装自己·····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这是我在念幼儿园时就开始慢慢明白的事。
而你直到现在还停留在困惑不解的层面,甚至还问到 “什么情况下是这么回事儿?”
你让我怎么跟你解释呢?你念幼儿园时你的幼师都去哪儿了呢?

1048
#249 15-1-27 18:58

回复 yousing 在 #114 的 pid=4381663 的贴子

炮台兄这么容易受伤,玩笑都能当真,你脆弱细腻的感情被暴露无遗啦。
像你这样的性情中人做艺术我觉得会不错,但是说到做技术,咳咳咳......

1048
#250 15-1-27 19:06
原帖佐佐木史朗 于 15-1-27 16:00 发表


今年TEC作品奖的Happy就是ITB混音,Waves + UAD。



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这样的佳作。

[ 本帖最后由 avis 于 15-1-27 19:10 编辑 ]

1048
#251 15-1-27 19:07

回复 ytyz2000 在 #135 的 pid=4382287 的贴子

支持。

1048
#252 15-1-27 19:07

回复 superanalog 在 #134 的 pid=4382234 的贴子

女人是人类繁衍的基础,母亲是最伟大的,我把你们比作女人是对你们
的赞赏与认同。如果你觉得这是对你的侮辱,那么你这就分明是在看不
起我们伟大的女同胞们,你这是要让自己与这半边天为敌的节奏吗?

493
#253 15-1-27 19:10
度娘了一下,祖冲之是利用“割圆术”来求取圆周率。即:多边形去逼近圆,用8边形、16边形、32边形,最终要算到1415926,就必须构建24576边形。在用木棍当计算工具的古代,他是怎么变态的构建那么巨大的多边形来算出这个数,其深层次的推算方法历史已经失传。但毫无疑问,祖冲之的历史定位是数学家,不是艺术家,他肯定是用数学方法完成这一鸿篇巨制。此外,这个是不是,跟数字量化去逼近模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呵呵
感谢你们给我机会提升民族自豪感,让我重新领略我们祖爷的智慧和伟大!
此贴与讨论无关, 你们继续
观众反应

1048
#254 15-1-27 19:13

回复 天戈 在 #144 的 pid=4382658 的贴子

不需要实际构建多边形,只需要按照多边形的面积求其边长。

474
#255 15-1-27 19:15

回复 superanalog 在 #134 的 pid=4382234 的贴子

懂了,你嫉妒女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